尹勝 高杰 朱棟梁
腦梗死好發(fā)于45~70 歲中老年人,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人口現象的加劇,臨床中腦梗死疾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使其成為了臨床中的一種常見神經科疾病。其中腦梗死主要是由各種原因使得部分腦組織發(fā)生缺氧缺血,引起部分腦組織出現壞死,這會導致患者對應神經功能受到影響,使患者出現各種功能障礙[1]。因此大多數腦梗死患者會出現猝然昏倒、半身不遂、言語及智力障礙等臨床癥狀。為了有效改善患者相關癥狀,臨床中常常應用阿司匹林以及硫酸氫氯吡格雷為腦梗死患者進行口服治療,以此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實施常規(guī)治療過程中,同時結合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及時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及運動功能[2,3]。為了研究個性化干預在阿司匹林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治療腦梗死中的應用效果,本文將收治的腦梗死患者隨機進行分組,并分別實施不同的干預方式,現將研究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于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實施阿司匹林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治療的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 例。觀察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43~84 歲,平均年齡(64.73±7.25)歲。對照組,男16 例,女14 例;年齡44~83 歲,平均年齡(64.36±6.7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阿司匹林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治療,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3635),100 mg/次,1 次/d;硫酸氫氯吡格雷(樂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115),75 mg/次,1 次/d。治療時間為1 個月。在以上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干預,觀察組患者實施個性化干預,具體方式如下:①心理疏導:腦梗死患者受到相關癥狀的影響,容易出現焦慮、緊張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緒,這會影響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的依從性。對此,還需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可以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鼓勵患者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并根據患者的具體心理狀態(tài)實施不同的心理疏導,并給予患者適當鼓勵與安慰,以此來減輕患者心理負擔。②健康教育:由于腦梗死好發(fā)于老年人,因此大多數患者對于疾病的相關知識了解程度不夠,容易出現緊張感。可以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將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及治療方式等與患者進行詳細講解,以提高患者對于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③并發(fā)癥干預:患者在進行疾病治療期間,可以對其進行呼吸道干預,首先應該保持病房內溫濕度適宜,并定期幫助患者翻身叩背,在必要時可給予患者霧化吸入,以幫助患者排痰,從而保持呼吸道的通暢,能夠有效防止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對于行動不便者來說,需要定期幫助患者清洗身體,并保持床單的干凈、整潔、無褶皺,指導患者進行各種伸展運動,以防止壓瘡的形成。④飲食干預: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會影響疾病的恢復,對此,需要根據患者具體身體狀況及病情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患者需要多食用易消化及蛋白含量豐富的食物,并且多吃粗糧,多飲水,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以保障患者營養(yǎng)物質攝入的充足。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滿意度、干預前后的NIHSS 評分、FMA 評分。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NIHSS 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經缺損程度越嚴重。FMA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的運動能力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總滿意度96.67%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滿意度對比[n(%)]
2.2 兩組干預前后的NIHSS 評分、FMA 評分對比干預前,觀察組NIHSS 評分(22.44±2.57)分、FMA 評分(47.48±3.57)分,與對照組的(22.47±2.43)、(47.26±3.54)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47、0.240,P=0.963、0.811>0.05);干預后,觀察組NIHSS 評分(8.37±1.26) 分低于對照組 的(15.73±2.25) 分,FMA 評分(86.48±5.76)分高于對照組的(60.33±4.26)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5.632、19.993,P=0.000、0.000<0.05)。
腦梗死是臨床神經內科的一種常見疾病,通常情況下,患者在發(fā)病時具有起病急切以及病情發(fā)展迅速的特點,并且常在情緒激動或者是過度勞累狀態(tài)下發(fā)病。患者的部分腦組織由于缺血缺氧后出現壞死現象,同時患者還會伴有惡心、嘔吐以及頭暈頭痛等癥狀。如果在患病以后沒有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不僅會造成患者出現各種功能障礙的現象,同時還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出現死亡現象[4]。就目前來說,臨床中在為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時,一般情況下會利用藥物進行治療,例如常見治療藥物為阿司匹林或硫酸氫氯吡格雷。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對于腦梗死治療中的臨床干預也越來越重視。根據相關研究顯示,臨床中在為腦梗死患者進行阿司匹林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期間,同時實施個性化干預可以提高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缺損現象[5,6]。
個性化干預是一種新型的臨床干預模式,將這種干預方法用于腦梗死患者的疾病治療期間。由于心理狀態(tài)會影響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的依從性,從而影響患者疾病治療的效果,因此患者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對于疾病治療非常重要[7]。醫(yī)護人員通過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后,能夠及時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并且還可以提高患者對于治療的依從性。之后再為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后,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掌握程度,這樣也能夠促使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疾病治療。通過干預后,可有效預防肺部感染、壓瘡等并發(fā)癥的形成,能夠加速患者的疾病恢復[8-10]。最后通過為患者實施飲食干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身體素質,并且能夠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有利于加速患者身體恢復。因此臨床中在為腦梗死進行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同時結合個性化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及時改善患者相關臨床癥狀,最終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疾病恢復,緩解患者相關臨床癥狀[11,12]。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FMA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個性化干預在阿司匹林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治療腦梗死中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相關臨床癥狀,并且還能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