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爍寧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移動新時代背景下,新聞傳媒行業的發展方向發生了變化,從以往的紙媒與門戶網站模式轉變為短視頻新聞形式。針對新媒體視域下短視頻新聞制作創新發展進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次研究中所開發的短視頻新聞制作平臺是一套可支持全臺融媒體新聞制作需求的新聞生產系統,系統運作期間需要與新媒體平臺就新聞制作業務與工具進行功能性融合[1]。制作平臺開發時,主要是在新媒體平臺中既有的應用支撐服務層進行技術開發,擴充出專用于短視頻新聞制作的支撐服務層。系統擴充的支撐服務層在內容設定上,包括對新聞基礎素材資源、服務資源的擴充,促使其轉型為能夠應用于短視頻新聞制作平臺的基礎服務資源,以此達成短視頻新聞制作平臺與新媒體平臺的技術和業務聯動[2]。
平臺開發中,需要完成內容庫的集成工作,確保其對本地的素材庫、新媒體內容庫以及第三方內容庫具有訪問權,并將短視頻新聞內容與傳統的電視臺節目素材進行內容聯動,將電視臺的新聞簡化,有利于后續新聞素材的快速檢索[3]。此外,短視頻新聞制作平臺的開發,也可以為新聞制作提供更多的定制版的廣電媒體模板,為短視頻新聞的制作品質提供保障,有利于縮短新聞制作時間。具體的短視頻新聞制作平臺的架構如圖1 所示。

圖1 新媒體視域下短視頻新聞制作平臺架構
應用軟件工具層包括了短視頻新聞制作所需的各個前臺應用軟件,同時還有新媒體平臺的運作工具,例如新聞素材庫、文稿工具、輿情分析等。各個運作工具及模塊功能的實現均需要平臺中基礎資源庫和支撐服務體系的支持[4]。應用支撐服務層主要是對短視頻新聞制作平臺與新媒體平臺進行服務提供層面的聚合處理。聚合期間,用戶可經由系統設定的統一訪問入口登錄系統,隨后就可按照新聞制作的實際需求調取不同應用支撐服務[5]。此外,短視頻新聞制作平臺與新媒體平臺在應用支撐服務層的有效對接可以進一步拓展原有應用支撐服務層的范圍,對于服務類型的全面提升也具有促進作用。在基礎資源服務層功能解讀中可發現,該服務層主要以服務提供為主。當系統用戶需要調取新聞制作相關的基礎素材資源時,該服務層可及時將虛擬化處理后的計算資源、網絡資源以及存儲資源等不同新聞素材資源提供給系統用戶[6]。此外,當新媒體平臺已經完成了基礎新聞素材資源的建設工作時,再進行短視頻新聞制作就可直接調取新媒體平臺內資源。
電視臺的新聞制作網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新聞類素材,所有素材均可借助后臺轉碼的渠道生成低碼文件。對于短視頻平臺而言,在進行新聞制作時只需要獲取電視臺的低碼視頻文件即可,可以顯著提升視頻制作成效及速度。對電視臺制作網中的對接口業務流程進行分析后,技術人員需要結合短視頻新聞制作平臺需求做好相應的對接口業務流程的調整工作,確保短視頻平臺可以順利與電視臺制作網、與媒體資源等各類業務系統之間實現順利對接,提升電視臺內部新聞素材共享的安全性。此外,在短視頻新聞制作平臺內還可以建立支持獨立運轉和相互連通的新式短視頻業務形態,確保短視頻新聞制作整個過程的內容安全。
1.3.1 智能分發應用構建
短視頻新聞制作完成后,利用智能化短視頻平臺將新聞同步分發至本地廣播電視臺新聞App、門戶網站以及各類第三方新媒體平臺上,短視頻新聞分發渠道的有效聚合全面提升了新聞傳播的效率及宣傳效果。同時,新聞一鍵分發模式的應用也可確保新聞內容能夠在多個渠道中統一推送,并能夠結合所分發平臺自身的短視頻經營特征進行平臺屬性提取,結合提取結果編制契合平臺屬性的獨立、統一等多形式的新聞編目,最大限度地發揮短視頻智能分發功能的作用。
1.3.2 短視頻傳播效果分析
利用短視頻平臺對新聞傳播效果進行分析時,可先對視頻的傳播數據進行匯集和分析。統計新聞分發至各個平臺中的數據,關鍵點包括新聞播放量、評論量、點贊數、App 下載量等,結合統計出來的數據結果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營造本臺媒體號的品牌效應。進行一系列新媒體運營數據統計時,以7 天為一個周期,對Top5 的視頻新聞進行傳播趨勢分析,從中獲取新聞傳播的“流量密碼”。與此同時,利用短視頻平臺對短視頻新聞進行傳播效果分析,還可在多個維度聯動新聞傳播數據與短視頻生產流程,制作更多契合受眾觀看興趣、滿足受眾信息需求的短視頻新聞。
短視頻新聞的制作中,所有制作流程均可在移動視域下完成,同時在確保移動設備所連接網絡安全的基礎上可以順利地將短視頻新聞內容上傳至互聯網。短視頻新聞制作時的編輯工具也可從傳統的PC 端延伸至移動客戶端,而且新聞的素材可以在PC 端和手機端實現數據同步。
短視頻新聞制作時,可以對所有選中文件展開智能化分析,將新聞所包含的音頻和視頻內容自動形成字幕文件。此時,還可同步為字幕參數的調節、一鍵應用、字幕內容的修改提供技術支持,借助手動分段和段落合并等智能化操作完成短視頻新聞的唱詞制作。
制作短視頻新聞期間,利用智能化技術可將需要美顏的人臉框選進來,并利用短視頻開發平臺對其進行臉部智能識別美化,還可手動進行畫面人臉的各項參數單獨調整(如磨皮、美白、瘦臉等),無須二次對短視頻新聞中的人物進行逐幀剪輯,提升短視頻制作效率。此外,利用短視頻平臺制作新聞時,其還支持任務模型庫數據的添加,以此實現畫面中的多人美顏處理。
短視頻新聞制作時,平臺還支持對新聞中出現的人臉自動進行場景切換,并結合平臺的識別結果對整個視頻素材進行分割切片處理。此外,短視頻平臺還支持對視頻的批量化分割、切片、刪除以及再次分割等處理工作,且最后可將所有處理后的切片保存至指定目錄,便于下次短視頻新聞制作時調取和應用。
人們在觀看短視頻時,經常會看到部分畫面與音樂旋律十分契合的新聞,其屬于短視頻新聞制作中比較常用的一種音頻卡點制作方法。制作者在音頻切片試聽時手動處理獲得契合新聞內容的關鍵卡點音頻素材,然后將新聞制作所需的各類素材切片導入視頻,即可完成新聞的制作。此外,為了更好地提升新聞制作時的音頻卡點效果,還可利用音頻鼓點自動定位技術提升卡點的精準性,在提升新聞畫面與音樂節奏契合度的同時,也提高了短視頻新聞制作效率。
新媒體視域下,要想更契合人們的閱讀需求,就必須充分融合時代特征不斷開發更新穎、更智能化的新聞制作平臺,同時做好智慧性的短視頻新聞數據分析工作。在短視頻新聞制作的創新發展方面,相關人員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發更具智能化的新聞制作功能,從而促進短視頻新聞領域的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