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濤,孟振期,鄧鳳義,錢 鋒,崔樹清,李 萍
(1.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測井技術研究院,北京 102206;2.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天津 300457;3.中國石油集團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4.中國石油國際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北京 100034;5.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華北油田分公司,河北 任丘 062550)
華北油田楊稅務潛山巖性復雜,沙三下、沙四—孔店組含雜色礫巖、玄武巖,可鉆性差,機械鉆速低、單只鉆頭進尺少,3500m以下井段平均機械鉆速在1m/h以下[1-3];沙四段地層含膏泥巖,垮塌漏失并存;孔店組地層含雜色礫巖,巖石強度低,易吸水膨脹和掉塊造成事故復雜;石炭—二疊系地層含煤層易漏失;潛山地層縫洞發育易導致井漏等事故復雜[4]。前期鉆井楊稅務潛山沙四、石炭—二疊及奧陶系地層均發生了漏失,其中WG 2 井發生四次漏失,漏失量高達820 余方,嚴重影響了鉆井安全,降低了鉆井效率。
因此,本文從井身結構[5]、個性化鉆頭[6-8]、提速工具[9-10]、防漏堵漏[4]技術方面出發,開展了優快鉆井技術攻關與現場試驗,以期解決楊稅務潛山目前存在的鉆井難點,加快勘探開發進程。
楊稅務潛山位于廊固凹陷河西務構造帶,鉆遇地層自上而下:平原組、明化鎮組、館陶組、東營組、沙河街組、孔店組、石炭—二疊系、奧陶系。其主要特征為:①巖性復雜。明化鎮組含雜色砂礫巖、含礫砂巖,館陶組含雜色礫巖,東營組含泥巖、砂巖,沙一、沙二段主要為泥巖、砂巖,沙三段上部有含礫砂巖、中部見玄武巖,沙四段含玄武巖、雜色礫巖、含膏泥巖,孔店組含雜色礫巖偶夾泥巖,石炭—二疊系含煤層,奧陶系含灰巖、白云巖,并且不同地層之間含有多種過渡性巖石;②井深、井底溫度高。前期楊稅務潛山有探井WG 1 井、WG 2 井和WG 4 井,地溫梯度大于3℃/100m,井深均超過5000m,井底溫度大于170℃;③沙二、沙三段地層壓實程度高,物性差,地層滲透率約0.02mD,孔隙度約4%;④奧陶系地層裂縫發育。
(1)明化鎮組、東營組地層成巖性差、膠結疏松,井眼尺寸大,攜砂困難易造成鉆頭泥包和縮徑卡鉆。
(2)沙二段地層存在異常高壓,館陶組地層含雜色礫巖易發生漏失。
(3)沙三段含玄武巖,沙四段+孔店—石炭二疊地層孔隙壓力、坍塌壓力較高(沙四段地層孔隙壓力系數預測最高1.29),含灰色含礫砂巖、玄武巖及黑色煤層、含膏泥巖等復雜巖性,厚度不均,硬度大、研磨性強,機械鉆速慢,易發生漏失、掉塊、垮塌、易卡等。
(4)奧陶系地層裂縫發育,易導致井漏等事故復雜;井底溫度高,對定向儀器及鉆井液抗溫性能要求高。
楊稅務潛山井WG 1 井1986 年6 月8 日開鉆;WG 2井1999年9月9日開鉆;WG 4井2010年12月15日開鉆。三口井均采用四開井身結構,一開?444.5mm鉆頭,鉆深400~1205m;二開?311.2mm 鉆頭鉆至沙四頂,?244.5mm 套管坐入沙四上地層;三開采用?215.9mm 鉆頭鉆至奧陶系3~5m,?177.8mm 套管坐入奧陶系2~3m;四開采用?152.4mm 鉆頭鉆奧陶系,裸眼或套管完井。
以上3口井的井身結構存在的難點有:①在不同開次,不同工況下均發生了漏失:WG 2井、WG 4井三開、四開發生漏失;WG 1 井二開漏失,在四開發生井涌復雜情況;WG 1井二開固井過程中發生漏失、WG 4井三開下套管漏失。漏失主要原因為地層巖性復雜,漏失類型主要有砂巖、礫巖孔隙型漏失,玄武巖、泥巖裂縫型漏失,奧陶系灰巖裂縫型漏失;漏失地層承壓能力低,未能滿足下套管、固井的承壓能力要求。②井壁穩定問題突出:WG 1 井、WG 2 井三開井段垮塌嚴重;③井控風險較大,WG 1井在四開發生溢流、井噴;④沙四段的巖石可鉆性差,機械鉆速低。
根據已鉆井的井身結構,楊稅務潛山推薦使用四開井身結構,主要優化之處為:①二開選用?311.1mm鉆頭鉆進,將原來井身結構的鉆進至沙四上地層改為鉆進至沙四段約500m,下入?244.5mm套管坐入沙四,這樣可以提高上部地層承壓能力,同時縮短三開裸眼段長度;②四開選用?152.4mm鉆頭鉆奧陶系目的層,實現潛山專打,以減少復雜及保護油氣層,下入?114.3mm套管封固目的層,有利于后期酸壓改造作業。
2.2.1 巖石力學實驗分析
(1)巖石力學實驗條件。室內巖石力學三軸強度實驗裝置由高溫高壓三軸室、圍壓加壓系統軸向加壓系統、加溫恒溫系統以及數據采集控制系統等五個主要部分組成。設備參數分別為圍壓140MPa、孔壓140MPa、溫度200℃、軸向壓力1500kN,測試項目有彈性模量、泊松比、抗壓強度等。
(2)巖石力學參數室內實驗結果及分析。由表1可知,下第三系地層抗壓強度值不高,適于PDC 鉆頭鉆進,沙四段含特殊巖性地層井段采用牙輪鉆頭鉆進。奧陶系地層在選用PDC鉆頭的基礎上,備用牙輪鉆頭鉆進可能遇到的玄武巖、礫巖等。

表1 復雜層段巖芯力學參數測試結果
2.2.2 鄰井鉆頭使用情況分析
WG 4 井三開沙四中部含有玄武巖、凝灰巖、含礫砂巖特殊巖性,可鉆性差,導致鉆頭使用數量達22 只;其中9只PDC,平均進尺99.9m,平均機械鉆速2.02m/h;13只牙輪鉆頭,平均進尺48.9m,平均機械鉆速1.14m/h;PDC 鉆頭指標較好的是TH1364L 鉆頭(3739~4348m),進尺609m,機械鉆速2.54m/h,在砂泥巖井段使用。
WG 4井四開巖性以灰巖為主夾白云巖,使用效果較好的TH1365A 鉆頭,進尺277.35m,機械鉆速2.58m/h。
2.2.3 形成個性化鉆頭優選序列
明化鎮組、東營組地層:明化鎮組、東營組以上地層松軟可鉆性較好,使用HAT127鉆頭或PDC 鉆頭較為合適,一般使用PDC 鉆頭。調研鄰井中,鉆頭多為19mm復合片,四刀翼,后傾角10°~13°之間。上部地層鉆速較快,對于泥巖地層泥漿處理不及時易造成鉆頭泥包。針對該問題需要優化水力設計,采用鋼體設計,增大排屑槽,使鉆頭水力及井底流場更加合理,提高切削齒冷卻及排屑效率。
沙河街組、石炭二疊系地層:沙河街組至石炭二疊系地層相對較硬,有軟硬交錯地層,使用5 刀翼16mm齒PDC 鉆頭,有效提高機械鉆速;沙四段下部地層含玄武巖、凝灰巖;孔店組地層含砂礫巖、礫巖,地層可鉆性差,對PDC鉆頭磨損很高,推薦使用布齒密度高,穿夾層能力強的PDC鉆頭或牙輪鉆頭。
奧陶系地層:優選進口抗研磨性及抗沖擊性俱佳的切削齒PDC鉆頭。
通過對二開、三開、四開井段進行了鉆頭優選,確定了楊稅務潛山鉆頭優選序列(見表2)。

表2 楊稅務潛山鉆頭優選序列
旋扭沖擊器屬于高頻扭轉沖擊鉆井工具。在鉆進過程中,能提供高頻的(750~1500 次/min)、周期性的機械沖擊力(約2kN),類似于周向的沖擊鉆,降低粘滑效應。該工具結構簡單、工作安全可靠、安裝使用方便,能滿足匹配鉆頭的使用時間;延長鉆頭的使用壽命;不影響MWD的信號傳輸,可與MWD配合使用;工具內部無橡膠活動部件,抗高溫性能強,最高可適應200℃溫度;可以消除PDC 鉆頭在深井、超深井難鉆地層粘滑問題。
依據楊稅務潛山的地層可鉆性及地層溫度情況,結合旋扭沖擊器的性能特點,推薦旋扭沖擊器在三開穩斜段使用,同時配合優選的PDC 鉆頭,以期實現保護鉆頭,提高機械鉆速的效果。
楊稅務潛山3口井均發生了漏失,漏層井段巖性復雜,承壓能力低,漏失風險高,特別在四開井段主要目的層漏失時,儲層保護難度大,防止堵漏材料對儲層造成污染,針對這些特點,制定了楊稅務潛山防漏堵漏方案。
(1)三開井段防漏措施。使用強抑制性的復合鹽鉆井液體系;針對沙四—孔店、石炭—二疊特殊巖性段漏失,滿足攜巖前提下盡可能控制粘度,避免激動壓力過大誘發井漏,在進入沙四下段前,隨鉆加入2%~3%BZ-ACT+2%超細碳酸鈣,可在井壁上形成致密的封堵層,對于砂巖孔隙型漏失或微裂縫均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2)三開井段堵漏措施。一旦漏速突然加快或失返,則應立刻停鉆,使用水化膨脹復合堵漏劑BZ-STAⅠ和BZ-STAⅡ配制堵漏鉆井液進行靜止堵漏。這兩種材料復配后,可對6mm以下的裂縫進行有效封堵。
(3)三開井段提高地層承壓能力。三開完鉆后,使用10%~15%承壓堵漏劑BZ-PRC(該堵漏劑對于0.5~1mm以下的微裂縫有極佳的封堵效果,同時可承受7MPa 以上的壓差)配制堵漏鉆井液,對發生漏失的井段進行承壓堵漏,提高地層承壓能力。
(4)四開井段鉆井液堵漏措施。四開鉆遇漏失后,使用酸溶型堵漏劑BZ-SRCⅠ和BZ-SRCⅡ配制堵漏鉆井液,進行靜止堵漏。這兩種材料復配后,可對5mm以下裂縫進行有效封堵,同時酸溶率在50%以上。
如鉆遇大裂縫、甚至溶洞,發生失返型惡性漏失時,可使用酸溶型水泥,采用“BH-CFS 靜凝膠溶洞堵漏技術”進行堵漏。
在楊稅務潛山完成了AT 1x 井、AT 2x 井和AT 3口井的現場試驗,取得了較好的試驗效果。
通過表3 可知,試驗井AT 1x 井、AT 2x 井、AT 3井與鄰井WG 4 井對比,三開機械鉆速提高83.1%,提速效果明顯;三開單只鉆頭平均進尺大幅增加,鉆頭使用量大幅減少;PDC 鉆頭占比增高,PDC 鉆頭進尺占比大幅提高,接近100%,說明PDC 鉆頭在楊稅務潛山三開的使用范圍大幅擴展,效果良好。

表3 三開鉆井情況對比
通過表4 可知,試驗井AT 1x 井、AT 2x 井、AT 3井與鄰井WG 4 井對比,四開機械鉆速提高84.2%,提速效果明顯;四開單只鉆頭平均進尺大幅增加;鉆頭使用量大幅減少;PDC 鉆頭占比增高,PDC 鉆頭進尺占比大幅提高,接近100%,PDC 鉆頭在楊稅務潛山四開的使用范圍大幅擴展。

表4 四開鉆井情況對比
由表5 可知,AT 1x 井、AT 2x 井、AT 3 井鉆井周期較WG 4井縮短14.8%,全井機械鉆速較WG 4井提高52.6%,事故復雜時效由0.8%降為零。

表5 全井實鉆情況統計表
(1)楊稅務潛山井身結構優化合理、防漏堵漏措施應對得當,確保了井身質量、保證了井下安全,降低了事故復雜,為鉆井提速奠定了基礎。
(2)優選的旋扭沖擊器和個性化鉆頭系列適應楊稅務潛山的復雜地層,解決了楊稅務潛山機械鉆速低、單只鉆頭進尺少、PDC鉆頭應用范圍窄等問題,明顯縮短了鉆井周期,形成了一套針對華北油田楊稅務潛山的優快鉆井技術。
(3)楊稅務潛山下第三系地層含玄武巖、礫巖等復雜層段,可鉆性差,研磨性強,建議不斷開展鉆井提速技術研究,進一步提高機械鉆速。
(4)3 口試驗井井深均超過了5400m,AT 1x 井、AT 2x 井和AT 3 井的井底溫度分別為177℃、195℃、185℃,嚴重影響了鉆井液的攜巖能力,有必要針對楊稅務潛山開展抗高溫鉆井液體系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