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序順并不定一影閱響讀——比如當你看完這句話,才發現字全是亂的,為什么你還能看得懂?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容易“眼花”呢?其實這跟我們的閱讀習慣有關。
研究表明,人們在閱讀時并不是逐字閱讀,而是會直接掃視關鍵字,然后大腦會憑借經驗進行“腦補式”的理解。比如給你一個中間殘缺的漢堡圖片,你在看的時候就會將殘缺的部分補充出來,想象成一個完整的漢堡。人在理解漢字時也是這樣,當你讀到這行字時,大腦也會自動將文字排序,幫助你更快閱讀。
其實,這種情況不僅僅在于漢字,英語、法語等也適用這個規律。但漢字是二維圖形式的文字,因此我們閱讀漢字時,會同時自動加工語言和圖形信息,而大腦獲取圖形信息時更加關注整體,因此我們可以更加容易理解亂序漢字。
這種大腦的“經驗主義”雖然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地獲取信息,卻容易讓我們審錯題、檢查不出錯別字。因為自身對某句話太過熟悉,因此大腦會通過以往的經驗把錯誤自動補充修正。正因為人們更加傾向于關注整體而忽略細節,很多的錯別字、審題錯誤正是由此而來。我們在檢查自己寫的PPT或發言稿時,也因此很難檢查出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