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瑩
摘 要:游戲是幼兒認識周圍生活環境的一種方式,成人注重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感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兒游戲應當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貼近真實、自然的生活實際。如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及社會發展的影響,幼兒游戲發生了變化,教師和家長是幼兒成長的陪伴者,因此要認真審視游戲的變化,在變化中進一步加強對幼兒游戲的認識。
關鍵詞:幼兒游戲;游戲變遷;教育啟示
隨著社會的進步,幼兒游戲發生了變化,與傳統游戲相比,現在游戲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幼兒游戲場地范圍縮小、游戲材料去自然化、游戲中的同伴互動機會減少。在幼兒游戲變遷背景下,成人應該注重幼兒的游戲性體驗,多為幼兒創造自然條件,提供低結構的有趣材料,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成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一、注重幼兒的游戲性體驗
游戲性體驗主要表現為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例如,在“老鷹捉小雞”游戲中,“老鷹”“雞媽媽”“小雞們”來回跑動、互相躲閃,幼兒在游戲中可以獲得積極的游戲體驗。幼兒會玩電子游戲,幼兒在游戲中掌握的經驗可以被同化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這有利于豐富幼兒已經掌握的經驗。幼兒把游戲中的模擬場景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逐漸建構對社會的認知,也可以獲得游戲性體驗。
例如,電子游戲“打地鼠”,幼兒可以在游戲中通過地鼠的躲閃獲得快樂的體驗,增強自我認知。玩電子游戲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幼兒進行知識拓展,但也會存在一些不足,即幼兒長時間專注于屏幕對視力不好,與玩伴面對面情感交流的機會也會減少。因此,在組織與開展游戲活動時,成人要關注幼兒積極情感體驗的獲得以及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成人、幼兒與周圍環境的互動。在游戲過程中,自由愉悅的情感體驗是幼兒的一種表達方式,成人只有關注幼兒的情緒、情感體驗,才能走近幼兒。
二、創設游戲環境,增加與同伴互動的機會
成人需要注重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緒、情感獲得,也需要為幼兒游戲開展提供充足的外部支持條件。美國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的生態學理論系統闡述了環境與人發展的關系,強調微觀環境對兒童發展的直接作用。由此理論可知,良好的支持性游戲環境(游戲場地、材料、方式等)對幼兒有直接的、重要的影響。
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幼兒可以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在游戲前,成人應為幼兒提供合適的游戲場所,無論是戶外游戲還是室內游戲,游戲場地都要滿足游戲的要求,盡可能讓幼兒不受限制。安全是選擇游戲場地需要首先考慮的因素,但成人不能因為麻煩而剝奪幼兒自由游戲的權利。另外,成人要提供豐富多樣的玩具材料。投放開放式低結構的游戲材料,會誘導幼兒發生游戲行為,而投放封閉式高結構材料,會誘導幼兒進行個別化作業活動。成人不能讓材料控制幼兒,而應該讓幼兒操縱材料。因此,成人投放材料時要盡可能考慮材料的來源、結構、質地等,使幼兒有條件、有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世界,讓游戲變得更加自然。要在游戲場所多投放低結構材料,如廢棄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幼兒多接觸大自然,讓幼兒去大自然中玩耍,去大自然中發現游戲材料,增加與同伴互動的機會。
游戲的開展不僅要有游戲場地、材料,而且涉及游戲的方式、內容等,這些都會影響幼兒游戲的質量。成人要認識到游戲方式的重要性,玩伴之間的合作是幼兒喜歡的、有效的互動方式。在游戲中,幼兒與同伴會有大量的語言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觀點選擇能力,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想要幼兒進行真游戲,成人需要盡可能地創造開放性的游戲條件,而不僅僅是提供有限的條件,成人可根據游戲結構要素為幼兒游戲創造條件,保障幼兒游戲的順利開展。
三、尊重幼兒的興趣,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在游戲中,幼兒是導演,成人在幼兒游戲中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幼兒才是游戲的主體。幼兒游戲的特征有對象性、社會性、主體性及發展性,其中主體性要求成人認識到幼兒是游戲的主體,讓幼兒獲得真正的游戲權,積極創設環境,實現幼兒與游戲的雙向建構。因此,成人既要為幼兒提供樹立規則意識的環境條件與機會,又要尊重幼兒的主體性,適當放手,讓幼兒在自己的“游戲劇”中自由發揮,自主選擇活動方式。
皮亞杰認為,兒童游戲即“把真實的東西轉變為他想要的東西,從而使他的自我得到滿足”。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可以自由發揮,能夠滿足情感、興趣的需要,從中習得一些知識與行為。在游戲活動中,成人應注重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性,從幼兒的視角出發,關注幼兒的游戲自主性,充分尊重幼兒的心愿,并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成人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幼兒,而應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自愿自主性,做幼兒游戲中的欣賞者、引導者與支持者,為幼兒游戲提供安全、自然的場地,滿足幼兒自由游戲的需要。
四、結語
雖然幼兒游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演變,但不變的是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兒童”是因為“游戲”而成為“兒童”的。幼兒在游戲中才是真正的幼兒,成人應讓幼兒在游戲中盡情地彰顯自己的天性。作為幼兒成長的陪伴者,成人應尊重幼兒愛玩的天性,正確地認識游戲對幼兒的價值,既要掌握一些傳統游戲的玩法,盡可能回歸自然游戲,又要結合一些現代游戲材料和形式,考慮幼兒游戲中的自然性,積極引導幼兒參與游戲。總之,成人應在游戲過程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注重幼兒的游戲性體驗,多為幼兒游戲創造條件,提供有價值的材料,給他們營造自主空間,讓幼兒在自由、愉快的游戲中健康成長,感受童年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張詩函.論兒童游戲核心元素的嬗變[J].幼兒教育.2017(03).
[2]張海雯.淺談幼兒園戶外游戲環境創設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