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有人問:“怎樣才能算是一名好老師呢?”
有人說:“關心學生的老師是好老師。”也有人說:“能夠真正教會學生東西的就是好老師。”
在我看來,對于好老師的界定,從來都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的。在從事教育工作的這些年里,我只想努力做一個這樣的老師。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
易卜生說:“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我們不僅要做好掌舵的準備,更要有獨當一面的理想和愿望。
我國有句老話叫做“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次。”也就是說,只有掌舵的準備,有獨當一面的意愿,我們才能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真風采,最大限度地呈現出自己的育人價值。
在教授小學語文課程的時候,有一個孩子有非常扎實的語文功底,在語文課上也學習得非常認真。然而,在和他數學老師的一次交流中,我發現,他在數學課上的表現卻非常差強人意。
看著他潦草的數學作業本,我的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擔心,孩子這么小就偏科的話,那整體成績肯定會受到波及。我不希望他因為數學這一塊“短板”而失去了大好前途。于是,我下決心認真和他交流了一番,讓他真正地放下了對數學的偏見。
看到我的到來時,他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然而,在聽到討論的話題是數學時頓時蔫了下來:“老師,你不是負責教語文的嗎?”我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是不該管他的數學,便換了另一個話題:“這么喜歡語文課,那你以后想要做什么呢?”他頓時來了精神,大聲說道:“老師,我想成為一名作家。”
看著他躊躇滿志的樣子,我及時說道:“你可知道,寫作、出版、包括書籍的裝幀設計等都需要精確的計算呢!”說完,我將自己在網絡上搜集到的一些知識內容講給他聽。說著說著,他的表情逐漸從歡呼雀躍變得安靜嚴肅,又變得羞愧、愧疚。我知道他真正聽懂了我的意思,于是我便在最后對他說:“其實,你的數學并不是很差,只是你一直沒有認真學才會陷入越來越差的泥潭。只要認真、努力一下,你一定會在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引導下發現一個更加優秀的自己。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老師也真的非常希望你能站在更高的平臺,看到更加廣闊的風景。”在那一刻,我看到他非常鄭重、認真地點了點頭:“老師,我知道了,謝謝您。”
后來,再和他的數學教師交流時發現,他真的在不斷進步。那一刻,我忽然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沉甸甸的收獲。
做一個有使命感的老師
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喜歡一句話“不用心只能把事情做完,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完美。”
然而,想要真正地做到“用心”,我們就必須有一種“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使命感。
在教育教學期間,我經常學習一些先進教師事跡,在他們的事跡的感染和帶動下時時自省,努力地完善和提升著自己。在這些優秀教師中,張桂梅老師的事跡令我尤其感動。
為了孩子們的前途和未來,她奉獻了自己所有的時間、精力、熱情、以及青春,同時,毫不吝嗇地拿出來自己所有的積蓄。同時,為將一批批幼苗培育成參天大樹,無所顧忌地燃燒著所剩無幾的生命,只為燃燒一瞬能夠給更多的孩子帶來希望和未來。
可以說,在張桂梅老師的眼里,學生就是她的天,就是她的地,就是她生命中全部的希望和惟一的理想。為了踐行一名師者教書育人的使命,切實履行一名師者的職責和義務,張桂梅老師將自己賴以生存的資源耗損降到了最低,衣食住行都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就這樣,張桂梅一邊近乎吝嗇地壓縮著自己的生存成本,一邊揮金如土地為學生打通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
我想,張桂梅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為人師者的使命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就讓我們如張桂梅一般在強大使命感的驅策下不斷向前,創造出更加優秀的育人成績,為自己的階段性的教育工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做一個有育人技巧的老師
想要教好學生,竭盡忠誠地履行一名師者的職責,教師不僅僅要有責任心,使命感,更要有科學、高效的教育管理技巧。
只有這樣,我們的一腔熱情才能更好地傳遞給學生,才能及時為處在困惑、迷茫中的學生指明道路和方向。
在了解歷史的時候,一名老師曾經感嘆道:“中國共產黨能夠建立獨立、自由、富強的新中國,除了先進的科學理論指導,正確的方針、路線也至關重要。”對此,我深以為然。
還記得我曾遇到過一個非常聰明,但是卻非常淘氣,也不愛學習的孩子。出于關心,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他溝通,找他的父母溝通。然而,結果卻是,我身心俱疲,孩子不為所動,甚至對我還有些厭惡。
在一開始,我還為此而感到難過、委屈,為什么付出許多卻沒有回報。直到后來,我才發現,問題的癥結不在于關心與否,熱愛與否,而是方式方法的正確與否。在掌握到這個技巧后,我才真的走到了孩子們的心里,成了值得他們信任和期待的好老師。
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順利地送走了上一屆學生,又滿懷熱情地迎來了下一屆的學生。在這一“送”一“迎”的過程中,我收獲了從未有過的滿足和幸福。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會繼續努力,做一個有責任心,有使命感,有育人技巧的老師,爭取用自己的努力為孩子創造一片晴空,讓他們勇敢、堅定地追逐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