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 李揚名 王玉輝 李金紅 李志
支原體肺炎是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重要病變之一,具有發病迅速,持續時間長,胸片可見肺部間質性改變,大小葉肺、淋巴結腫大等特點[1]。支原體肺炎的基本病理過程為間質性炎癥,可通過呼吸道傳播,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氣喘,可伴有干濕性肺啰音等[2]。中醫認為小兒支原體肺炎的基本病機為小兒形體稚嫩,尚未發育完全,肺臟不足則營衛虧虛,病邪乘虛而入,侵襲肺體,可形成風寒襲肺、風熱犯肺、痰熱閉肺、肺脾氣虛、陰虛肺熱等證型[3]。其中以痰熱閉肺最為多見,貫穿整個肺炎支原體病理進程,本文擬對44例痰熱閉肺型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結果總結如下。
選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間臨泉縣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支原體肺炎痰熱閉肺患兒,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研究組中45例,脫落1例,剩余44例,其中男29、女15,年齡1~11歲,平均(7.83±1.90)歲,病程7~14天,平均(10.32±1.08)天,體質量(22.38±4.19)kg,病情分輕癥26例、重癥18例。對照組中45例,脫落2例,剩余43例,其中男27、女16,年齡2~12歲,平均(7.61±1.72)歲,病程7~14天,平均(10.10±1.24)天,體質量(22.01±4.45)kg,病情分輕癥28例、重癥15例。兩組的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文通過臨泉縣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滿足兒童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中的診斷標準[4];(2)滿足兒童支原體肺炎中西醫結合診治專家共識中痰熱閉肺證的診斷標準[5],主癥包括咳嗽、發熱、咯痰、痰黃粘稠,次癥為面赤口渴、咽痛、氣急鼻煽、小便黃、大便秘、汗出、口周發紺,舌紅苔黃,脈滑數;(3)患者的直系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1)近1個月進行抗生素、激素、免疫調節劑的相關治療;(2)哮喘、壞死性肺炎、呼吸衰竭、肺結核、腫瘤等其他肺部病變;(3)原發性心腦血管、肝腎功能、骨髓功能等嚴重病變;(4)易過敏體質;(5)依從性差,不配合治療;(6)自身免疫性病變;(7)參加其他臨床研究。
(1)患者監護人主動要求退出本研究;(2)病情發生改變,需修改治療方案;(3)失訪者;(4)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或并發癥。
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包括退熱、止咳、祛痰、補液、退熱等,靜脈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悅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0.25 g,批號:12090206YA、12090303YA、12090502YA),劑量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連續治療5~7天。
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麻石宣肺湯聯合穴位按摩治療,處方:石膏30 g、麻黃6 g、黃芩10 g、前胡15 g、苦杏仁10 g、蘆根10 g、魚腥草15 g、紫蘇子19 g、白屈菜10 g、梔子10 g、防風6 g。隨癥加減:腹脹者,加炒山楂10 g、炒麥芽10 g;咳嗽甚者,加前胡10 g;煩躁不安者,加白芍10 g、酸棗仁10 g。選擇江陰天江藥業生產的免煎顆粒劑,每劑100 mL溫水沖服,早晚各服用1次。同時結合穴位按摩治療,取去枕俯臥位或平臥位,主治醫師清潔雙手后,站于床右側,選取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1.5寸)、膻中穴(胸骨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中點),肺俞穴進行兩手握成空心拳叩擊,膻中穴拇指指腹施加壓力按摩,每日2次,每次10分鐘,連續治療7天。
1.6.1 臨床療效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臨床療效擬定[6],對主癥、次癥進行量化評分,根據輕中重記為1~3分,各癥狀評分總和為中醫證候評分,包括:(1)治愈,癥狀、肺部體征完全消失,體溫恢復,中醫證候評分較治療前降低≥95%;(2)顯效,癥狀、肺部體征明顯好轉,體溫恢復,中醫證候評分較治療前降低≥70%;(3)有效,癥狀、肺部體征好轉,體溫恢復,中醫證候評分較治療前降低≥30%;(4)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中醫證候評分較治療前降低<30%??傆行?%)=(各組總病例數-無效病例數)/各組總病例數×100%。
1.6.2 癥狀改善時間 記錄兩組患者主要的癥狀改善時間、 體溫恢復時間、 止咳時間、 肺啰音消失時間、 祛痰時間。
1.6.3 血清檢測指標 采集患兒治療前后的空腹靜脈血3 mL,靜置30分鐘后,經3000 r/分鐘離心15分鐘后,采集上層清液,使用全自動酶標儀運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中白細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鐵蛋白、白細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水平,試劑盒由上海研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研究組治療7天的總有效率為95.45%(42/44),對照組為81.40%(35/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總有效率對比
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中醫證候評分顯著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的中醫證候評分比較分)
研究組的體溫恢復時間、止咳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祛痰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治療前,兩組的IL-8、鐵蛋白、IL-2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的IL-8、鐵蛋白、IL-2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IL-8、鐵蛋白、IL-2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3 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的體溫恢復時間、止咳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祛痰時間比較天)

表4 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的IL-8、鐵蛋白、IL-2比較
目前現代醫學治療支原體肺炎,以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為主,但隨著病原菌耐藥性的增強,抗生素的療效受到限制[7]。支原體肺炎患兒的病情若不及時有效的控制,可發展為肺不張、支氣管擴張癥、支氣管炎等后遺癥[8]。如何提高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成為廣大兒科醫生研究的熱點。
中醫學將支原體肺炎歸為“肺炎喘咳”的病癥范疇,其根本病因為痰熱閉肺,其主要病因分為內因和外因[9]。內因為正氣不足,肺衛不固,外因為邪毒侵襲,導致肺氣失宣,氣機運行不暢,痰熱互結,阻塞肺絡,導致肺失肅降,肺氣不通,出現咳嗽、喘促等癥,氣機升降失常,影響脾胃功能,肺熱熾盛,充斥全身,出現肺氣郁閉,加重氣機阻滯[10]。臨床治療當以宣肺降氣,清熱祛痰,以使郁閉調暢,氣機運行正常。本文選用麻石宣肺湯治療,方中以麻黃、石膏用作君藥。麻黃歸肺經,能宣肺解表,發汗降逆,降氣平喘,還可降上逆之氣,可使肺臟肅降恢復。石膏歸肺經,能解肌透熱,生津瀉火,清肺胃二經濕熱。二藥聯合可宣可降,使肺宣降功能恢復,開肺氣郁閉,調暢氣機。以葶藶子、前胡、紫蘇子用作臣藥。葶藶子能發散泄熱、清肺熱、平喘、祛痰、降氣。前胡能祛痰解表,清熱降氣,可解肺之郁閉。紫蘇子能入肺,潤肺降氣,平喘祛痰。以苦杏仁、魚腥草、梔子、黃芩、防風用作佐藥??嘈尤誓芙禋馄酱⒅箍龋霍~腥草能散邪泄熱,祛痰;梔子能燥濕清熱,清三焦火熱;黃芩能清熱解毒,燥濕瀉火;防風能祛風,解表發散。蘆根用作使藥,能生津止渴,清熱瀉火,利尿,祛痰排膿。全方以調暢氣機為主,共同發揮宣肺解表、清熱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穴位按摩是具有中醫特色的治療手段,通過對患兒體表腧穴進行按壓,可發揮疏經通絡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局部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按摩檀中,能寬胸理氣,祛痰止咳。按摩肺俞,能健肺養肺,通經舒暢。本文顯示,研究組治療7天后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中醫證候評分、癥狀改善時間低于對照組。提示,麻石宣肺湯聯合穴位按摩可提高兒童支原體肺炎的療效,促進臨床癥狀的改善。
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可誘導大量炎癥介質和毒性產物的產生,直接作用于支氣管上皮細胞產生炎癥介質、活性氧毒素等,引起支氣管細胞損傷,進而影響疾病的進展[11]。IL-2具有較強的生物活性,能促進淋巴細胞增殖、分化,調節免疫炎癥反應,在支原體肺炎患兒機體中呈高表達[12]。IL-8主要是由內皮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分泌的趨化因子,與機體相關受體結合,發揮多種生物學功能,能促進中性粒細胞活化,加重活性氧、超氧陰離子的產生,加劇局部炎癥反應[13]。鐵蛋白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感染發生時鐵蛋白呈高表達,可由腫瘤壞死因子誘導產生,其水平與炎癥反應程度成正相關[14]。本文顯示,研究組的IL-8、鐵蛋白、IL-2低于對照組。提示,麻石宣肺湯聯合穴位按摩有助于降低兒童支原體肺炎的炎癥反應,對控制病情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麻石宣肺湯聯合穴位按摩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痰熱閉肺證的療效確切,可提高癥狀改善率,降低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