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亞靜,繆 武,孫佳杰,杜培粉
(湖南湘研種業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100)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高品質辣椒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樟樹港辣椒作為高品質辣椒已成為湖南省湘陰縣樟樹港鎮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已申請成為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它因早熟、耐低溫弱光,又受亞熱帶季風性溫暖氣候條件的影響,早期辣椒有特殊的清香味、口感好,價格是普通辣椒的10~100倍,其優良的口碑轉化為品牌效應,使得樟樹港辣椒成為連年遞增的“天價”辣椒;但是,該品種抗病性、抗逆性較差,因生長環境限制不能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種植,產量也不是很高;因此,以自交系RN16-424為母本,以RX16-497為父本選育出一個種植范圍廣、產量高的高品質小牛角椒——龍福椒,在湖南長沙、岳陽、邵陽試種,表現產量高、抗性好、辣味中等、風味佳,深受種植戶歡迎。
母本RN16-424為穩定的自交系,是于2011年在湖南省岳陽收集到的當地牛角椒(編號424)與高抗疫病的材料RN15-191雜交,再自交分離,以果實風味、熟性、辣度、抗性、坐果能力、一致性等為標準,并結合分子標記輔助育種,選出抗疫病的單株,后經過3年6代的自交純化選育而成的牛角椒自交系。母本RN16-424植株長勢中等,莖節較長,葉片淺綠色,葉脈清晰,葉尖尖;露地栽培株高60 cm左右、株幅75 cm×80 cm;中早熟,始花節位第9~10節,花柱紫色,果實牛角形,果長22.0 cm左右,果寬2.3 cm左右,果肉厚0.2 cm,單果質量20 g;青熟果綠色,老熟果紅色,果表微皺,果皮薄,肉質脆,味辣;耐低溫寡日照能力強,抗疫病和炭疽病能力強。
父本是2012年秋從岳陽樟樹港鎮收集的小牛角椒(編號497),以熟性、果形、辣度、抗性、一致性等為標準,采用三亞—長沙交替選擇,如此1年2代單株—株系選擇法經過3年6代的自交純化選育而成的牛角椒自交系,最終編號為RX16-497。父本RX16-497,早熟性好,植株整齊一致,生長勢弱,株型較矮,露地栽培株高50 cm、株幅50 cm×50 cm,葉片披針形、深綠、表面平整;果實小牛角形,果長12.5 cm,果寬2.0 cm,果肉厚0.2 cm,單果質量18 g,果柄長3 cm左右,青熟果深綠色,老熟果紅色,果表微皺,果尖鈍,皮薄,肉質脆嫩,口感風味好,味辣;耐低溫弱光能力強,抗疫病及細菌性斑點病能力強。
龍福椒于2017年冬在海南三亞配組,配組代號為H18-2424,2018年春夏季在湖南長沙基地,2018—2019年冬季在海南三亞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19—2020年在湖南和廣西不同生態環境、不同栽培習慣和不同管理水平的區域進行試驗,結果表明:龍福椒F代穩定性好,坐果率高,群體整齊,果實小牛角形,果實風味好,熟性早,商品性優。2022年通過湖南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為:GPD辣椒(2022)430225。
2.1.1 品比試驗
2018年在海南三亞科研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對照品種為鎮源一號,湖南播種期為9月20—26日,定植期為11月2—8日;試驗選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塊進行,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9 m,每個小區24株,雙行定植,株距0.4 m,行距0.5 m,四周設保護行。結果表明,龍福椒667 m產量為2 089.6 kg,比對照鎮源一號增產9.7%。
2.1.2 區域試驗
2019—2020年在湖南長沙、岳陽、邵陽進行區域試驗,播種期為2月13—20日,定植期為4月9—30日。小區面積100 m,株距0.40 m,行距0.45 m,試驗采用地膜覆蓋或蓋草栽培,其他管理措施與大田生產基本一致。結果表明(表1):平均667 m前期產量為823.9 kg,比CK增產5.4%;平均667 m總產量為2 139.1 kg,比CK顯著增產8.3%。

表1 龍福椒區域試驗產量表現
2.1.3 生產示范
2020年在海南三亞、湖南長沙和廣西南寧進行生產示范試驗。以鎮源一號作對照,小區面積1 334 m,株距0.40 m,行距0.45 m,重復3次。結果表明(表2),龍福椒平均667 m前期產量為812.3 kg,比CK增產7.2%;平均667 m總產量為2 108.1 kg,比CK增產8.2%。

表2 龍福椒生產試驗產量表現
2019—2020年在多點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對龍福椒進行田間抗病性和抗逆性調查。結果表明(表3),龍福椒辣椒抗疫病和炭疽病,耐病毒病;田間表現抗倒伏、耐寒性、耐旱性強于CK,耐熱性及耐澇性與CK相當。

表3 龍福椒田間試驗自然發病調查統計結果
2020年由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對龍福椒進行品質鑒定,青果綠色,老熟果紅色,果表微皺,味微辣,皮薄,肉質脆嫩,較辣,品質好。鮮食果實中VC含量高達1 521 mg/kg,辣椒素含量為0.10%,干物質含量16.2%,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表4)。

表4 龍福椒營養及風味檢測結果
龍福椒為早熟高品質小牛角椒,始花節位第8節,屬早熟品種,從定植至始收45 d左右;株高51.8 cm,株幅64 cm×66 cm;植株生長勢較強,株型較散,葉小、綠色;果實小牛角形,果長14.8 cm,果寬2.3 cm,果肉厚約0.2 cm,以2個心室為主,單果質量15.3 g;果實由綠色轉紅色,品質好,坐果集中,連續坐果性好,耐寒性強,平均667 m鮮椒總產量高達2 139.1 kg。適合在湖南、廣西等地早春或秋延后大棚種植。
一般采用大棚或溫室育苗,湖南露地地膜覆蓋豐產栽培播種時間為1—2月,湖南春提早設施栽培或廣西無霜凍地區越冬栽培播種時間為9—10月,湖南秋延后設施栽培播種時間為7月底—8月初,其他地區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適時播種,每667 m播種量為30~40 g,最好采用營養盤育苗。
湖南露地地膜覆蓋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中旬、夜溫在13 ℃以上時定植,廣西越冬栽培于10月下旬—11月上旬定植,春提早或者秋延后根據苗子大小適時定植,每667 m根據栽培習慣定植2 500~3 000株,參考株行距40 cm×40 cm,定植前充分煉苗,坐果前期注意提苗。
每667 m施用復合肥50~70 kg,磷肥100 kg,農家肥2 000~3 000 kg,每次采收后及時追肥。
果實長到10~12 cm時及時采摘,風味最好。
辣椒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疫病、炭疽病、青枯病、臍腐病等,主要蟲害有小地老虎、蚜蟲、棉鈴蟲、紅蜘蛛等。病蟲害防治要做好預測預報,做到早防,采用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