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1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結束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取得了解放戰(zhàn)爭的決定性勝利。針對如何統(tǒng)一全黨思想和意志,爭取全國最后的勝利,1949 年3 月,中共中央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強調在關鍵時期我黨更應該加強理論學習,并確定了12 本“干部必讀”的馬列著作。
早在1944 年初,毛澤東就提出要學習5 本馬列著作。當年3 月5 日,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解釋說:“指定讀五本理論書,是學習世界革命的經驗,我們過去沒有做過認真研究理論和研究歷史的工作。”1945 年4 月24 日,在中共七大上,毛澤東又鄭重提出全黨要讀5 本馬列主義的書:“馬克思的一本是《共產黨宣言》,恩格斯的一本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列寧的兩本,一本是《在民主革命中社會民主黨的兩個策略》,一本是《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此外,還有斯大林寫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比較厚一點。如果讀了這五本書,就差不多了。”

七屆二中全會確定的12 本“干部必讀”書目
1948 年9 月,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提出,要提高干部的理論水平,就要精讀一些馬列著作:“如果要求大家讀全部馬列選集也不現實,可以挑選一些……華東局印了五本,說是有人在讀。如果五本不夠,可以選十本,但是不要太多,多則不靈。”當年10 月,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九月會議的通知》,提出要“提高干部的理論水平”,并認為這是完成各項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開展理論教育工作,毛澤東指示中宣部負責挑選一些理論書。
10 月、11 月,中宣部兩次開會討論9 月政治局會議決定的提高干部理論水平的指示,并開始著手選擇理論書。時任中宣部黨內教育組負責人張仲實回憶:“1949 年3 月間,七屆二中全會時,中央叫我提出一個干部學習理論的計劃,我就同胡喬木(毛澤東秘書、中央政治局秘書)同志商量,擬定了一個學習書目,經中央批準,這就是‘干部必讀’12 本書(分別是《社會發(fā)展史》《政治經濟學》《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國家與革命》《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論列寧主義基礎》《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列寧斯大林論社會主義建設》《列寧斯大林論中國》《馬恩列斯思想方法論》)。”
據曾任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的逢先知介紹,“毛澤東在這個目錄前面加了‘干部必讀’四個字”,并請周恩來即刻印發(fā)給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參會人員。“干部必讀”是毛澤東正式為干部學習馬列主義基本材料定下的名稱。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后,中央決定出版“干部必讀”,報經毛澤東批準。該任務由剛成立不久的出版委員會承擔。
1949 年1 月31 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2 月22 日,由中央宣傳部出版組、新華書店、新中國書局等組成的出版委員會于北平成立。出版委員會由華北局宣傳部代為領導,之后由中宣部直接領導。1949年11 月出版總署成立后,出版委員會改組為出版總署出版局,黃洛峰任局長。至11 月底徹底停止使用“中共中央宣傳部出版委員會”的名義。中共中央宣傳部出版委員會從成立到結束,僅存在了不到一年時間,是一個帶有臨時性、過渡性的機構,但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履行了“準國家出版管理機關”的職能。
出版委員會對出版“干部必讀”非常重視,數次開會討論“干部必讀”的開本版式、封面設色、紙型等出版細節(jié)。
曾任出版委員會出版處印務科科長的王仿子回憶,出版委員會出版的書籍,凡是政策文件和理論讀物如“干部必讀”等,用解放社名義出版,其他圖書用新華書店名義出版。
為了迎接新中國的到來,全黨干部興起了學習熱潮。從1949 年6 月到1950 年6 月這一年間,據統(tǒng)計,“干部必讀”初版每卷印3 萬冊。1950 年9 月16 日,時任出版總署署長的胡愈之在第一屆全國出版會議上的報告中稱:“由于全國洶涌的學習運動高潮,一般干部和新解放區(qū)的讀者對于政治理論書的要求比對于文藝讀物的需要迫切得多。包含12 種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的‘干部必讀’已經全部出齊,印行的總數達300 萬冊。”
1950 年10 月1 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葉圣陶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一年來的出版工作時說:“這一年,通過全國規(guī)模的學習運動,我們在思想戰(zhàn)線上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出版業(yè)實際成了思想戰(zhàn)線的武庫,以大量武器裝備了一切干部與學習人員。12 本‘干部必讀’的出版與大量發(fā)行,是這一年出版工作方面應該特別提起的。”
“干部必讀”給新中國成立前后黨的理論教育提供了較為權威的讀本。1983 年3 月13日,胡耀邦曾談及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學習熱潮:“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曾經提出過重新學習的口號……那一次重新學習,保證了我們黨由革命戰(zhàn)爭勝利地轉入掌握全國政權,保證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確立和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