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冰洋
(中央民族大學 理學院,北京 100081)
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國極端降水事件的強度和頻率不斷增加,大雨和暴雨量呈現顯著上升趨勢。2021年,鄭州特大暴雨洪澇災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這些極端事件給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及時預測洪澇災害,使得群眾能夠提前規避危險,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洪澇災害預防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典型問題有:防御堤防潰缺、道路積水、低洼受澇、房屋倒塌、地下空間進水。首先需要對水量、水位進行實時監測;其次要結合對城市排水系統的分析,綜合調度和管控道路交通;同時相關部門應基于降雨信息、管網系統運行情況提前做出響應。在此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搭建水位監測系統,及時準確地掌握水情才能把握受災地區的安全情況,讓人員和物資得到更合理的調配,提高對極端降水天氣的應對能力。
目前,對水情的監測和相關預警有多種方法,以衛星遙感監測技術為例,它具有覆蓋面積廣、周期短且時效強的優點,主要運用模型和遙感等技術進行分析,但會受到復雜天氣條件和時效性的影響。現有的防汛監測是通過檢測終端、水位計、工業相機組合以及云臺麥克風等設備實現的,以圖像資源分析水情,存在設備昂貴、架設條件高等問題;同時相關洪澇模型研究、調用降雨情景庫、運用仿真輔助等預警技術,存在著地形多變、模型數據不足的問題。而本文搭建的水位監測系統擁有著多時空、多地點以及實現水位實時檢測和預警的應用特點。
嵌入式系統是當前的熱門概念之一,無論是在工業控制、交通管理、信息家電、安防,還是手持設備領域,都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本文開發了基于物聯網的ARM嵌入式系統,設計了一個低成本的水位監測和預警裝置,用以準確掌握復雜城市管網遭遇暴雨時各點的水情。此系統以STM32F103ZET6芯片為核心控制器,通過WiFi無線模塊實現無線通信功能;結合硬件系統、數據通信、服務器和客戶端,實現水位計監測、物聯網通信、水位遠程監控和預警等功能。此系統具有簡潔、易操作的特點;同時ARM本身在性能、功耗、代碼密度、價格等諸多方面都具有優勢。
本文搭建的基于物聯網的ARM嵌入式水位監測系統,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易于改進的優點,能夠做到實時監測、自動處理數據、自動預警。一方面,該系統能夠準確地檢測各點水情并設定自動預警,并且得益于嵌入式的優點,水位監測點的擴展更為方便簡潔;另一方面,水位的實時監測數據也可以用于其他的如模型構建等應用。另外,基于物聯網和ARM的嵌入式系統有助于各種水位監測和處理系統間的互聯和升級。
綜上分析,系統應具備以下幾項功能:根據水位信息的變化判定降水強度;根據排水系統的水位信息和降水信息處理分析,判斷是否預警;根據單點水位信息,判斷區域安全情況;提供實時數據變化情況,輔助防洪對策的制定。以上需求主要由通信模塊和采集控制模塊結合實現,具體情況如下:
(1)處理中心:包含STM32F103ZET6芯片和WiFi模塊。
(2)標準數據庫:包含多點水位的允許值。
(3)實時數據庫:包含當前多個水位的實際數據。
(4)水位:第處水位由第個液位傳感器檢測。
(5)用戶數據端:采用一個數據庫進行實時數據儲存和管理。
(6)屏幕:展示某一反應水池用水信息的數據和可視化監視工作進度。
為使硬件電路實現數據傳輸和數據處理功能,本文設計了數據傳輸單元、控制單元、電源模塊、設備調試模塊這四個單元。本文通過WiFi透傳模塊實現設備間的數據傳輸;通過FLASH和EPROM實現數據處理過程中的閃存、讀寫和擦除;通過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下載拷入的代碼和WiFi傳輸的數據包,使得STM32按其代碼流程對數據包進行處理、分析和執行;通過BOOT的設置來控制整個嵌入式硬件芯片的啟動;通過設置復位模塊應對實際生產和仿真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用以對整個硬件部分進行重啟;通過電源電路USB 5V供電構成電源模塊;在源代碼通過數據傳輸模塊進入控制模塊后,需要先進行仿真測試,通過設置串口模塊對數據進行在線調試,并判斷其是否可以正常運行。
主控模塊主要是由STM32F103ZET6和ARM處理器構 成,還 包 含IS、USB、GPIO、UART、JTAG、Timer、ADC/DAC、FLASH、SDRAM。外接5 V電源、WiFi模塊、復位電路、輸入和輸出電路。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主控模塊框架
2.1.1 芯片的選型
主控模塊選用的芯片是基于ARM Cortex-M3處理器的集成主流型32位微控制器STM32F103ZET6芯片,優點是靈活、支持擴展的MCU,支持與其他外部電路連接,易于實現聯網;另外三種供電方案對應的三種模式使其具有低功耗的特點。
2.1.2 電源電路
對于整個硬件系統,由于芯片內部供電電壓不同,外接電路也需要滿足各自的電壓要求,所以本文需要設計一個使不同模塊傳遞信號的電源電路。將5 V直流電壓經過濾波電路,通過LM7805三段線性穩壓器穩定輸出電壓。LM7805的VCC和OUT端口外界電路均為濾波電路。濾波電容一般取值為0.1~10 μF,其取值與電路中負載電流以及雜波頻率有關。
2.1.3 啟動電路
啟動過程中,如果STM32中代碼已被拷入程序,則重啟芯片,BOOT引腳值在上升沿被封存。用戶可以通過BOOT引腳狀態來選擇啟動模式。對應到STM32中有三種啟動方式,見表1所列。其中,ISP模塊下載數據就是將其燒錄到系統存儲器這個模塊。系統存儲器是STM32出廠時被預置的一段BootLoader,不可更改;用戶閃存存儲器是STM32的內置存儲器,JTAG模塊下載時就是將數據拷入這個存儲器;SRAM啟動的是內置SRAM,不具備程序存儲能力,一般用于程序調試。

表1 啟動模式
2.1.4 復位電路
復位模塊功能分為上電自復位功能和上電按鈕復位功能,用于將電路當前狀態恢復至原始狀態。它決定電路系統是否能正常工作。
2.1.5 JTAG接口調試
JTAG接口主要用于實現芯片測試、調試、配置、下載等功能。本文通過JTAG接口對各個寄存器的變化和程序運行情況進行在線調試。
WiFi傳輸模塊具有成本低廉、傳輸速率快、覆蓋范圍廣、傳輸容量大、技術成熟、布設方便等優點,還具有低功耗的優良性能。
本文運用WiFi通信協議,實現通過無線網絡進行數據傳輸的目的。采用的ESP8266串口通信模塊,其高度集成,所占空間資源和能耗均較低,只須通過編程串口就可以實現WiFi透傳,具有UART、GPIO、IC、IS接口,可以與外部設備進行數據通信。
正常工作狀態下,數據采集端采集由各個傳感器產生的數據,經由對應的WiFi節點傳入通信服務終端匯總,最后在PC上呈現具體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具體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傳輸模塊工作流程
選取HDL300型液位變送器用于產生水位數據,其裝置如圖3所示。基于所測液位靜壓與液體高度成正比的特性,將壓力轉化為電信號,即轉化為標準的電流、電壓的輸出以及RS 485信號的輸出,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圖3 HDL300型液位變送器
系統基于HDL300型液位變送器,利用擴散硅壓阻效應,將壓力轉換為電信號;經過溫度補償和線性校準,將其轉化為標準電流輸出,接入主控模塊。以0~1 m液體深度、4~20 mA電流輸出為例,HDL300水深與輸出電流的關系如圖4所示。

圖4 HDL300水深與輸出電流的關系
數據的處理上傳基于WiFi模塊和STM32F103ZET6芯片。數據采集工作需要在系統上電的情況下完成,等待WiFi模塊初始化并成功與上級節點建立通信,再開始數據模塊的正常運行。通過獲取來自通信模塊的指令,采集數據并上傳,同時保持通信實時更新指令。其正常工作流程如圖5所示。

圖5 數據模塊工作流程
在某河流設置了四個液位采集點,連續采集1 h的數據,同步呈現在監測界面上,驗證多點采集協同監測的可行性。
無線液位監測界面示意圖如圖6所示。通過實驗可得到以下結論:

圖6 無線液位監測界面
(1)節點對應區域信息:系統能夠以地圖坐標形式顯示節點的具體位置。
(2)節點水量信息:監測界面能夠直觀簡潔地展示當前各監測節點的液位信息。
(3)水位動態信息:監測界面能夠直觀展示各節點的水位變化趨勢。
(4)水位預警信息:系統能夠根據所設定預警水位線實時判定水位風險。
(5)水情對比情況:系統能夠按照周、月、季度對比同期節點水位,提高預警能力。
隨著我國極端降水事件的增加,復雜地形環境中時常會有多點水位難以實時監測的問題,從而引發經濟損失,且威脅人身安全。本文依托ARM嵌入式設計,構建了水位監測預警系統。此系統以STM32F103ZET6芯片為核心控制器,附帶WiFi無線模塊實現無線通信功能;結合硬件、數據通信、服務器和客戶端完成了水位計本體和物聯網通信、水位遠程監控預警等功能。通過對多點水位的實時監測和呈現,能夠準確、有效、實時地提供相應地點的水位預警服務;同時,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幫助管理者制定洪澇應急對策,對洪澇災害進行輔助預測,為救災資源的調配提供決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