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山
對于大多數70、80、90后男生來說,《七龍珠》一定在我們的少年時代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這部被奉上神壇的熱血格斗漫畫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章節無疑就是悟空目睹小林被弗利薩殺害時變身超級賽亞人的瞬間,隔著書本我仿佛都感受到了氣場的巨大變化,相信每個男孩子小時候都模仿過超級賽亞人變身的動作,當然,我們以前只能靠想象,而今天我們就用Blender來實現這個小小的童年夢想吧!
超級賽亞人最顯著的特點有兩個,其一是角色頭發的變化,其二就是圍繞全身燃起的金色氣焰團,我們今天的目標就是制作這個氣焰團。看過動畫的都知道,這個氣焰團就像火焰一樣不斷向上噴發,所以我們的制作就需要以此為核心來進行設計。
基本邏輯是讓物體的頂點全都向上產生形變,以模擬氣焰燃燒的效果,首先我們刪掉系統默認的立方體,新建一個經緯球,這就是我們的氣焰團來源,然后我們需要使用“表面細分”修改器來添加更多的頂點,以增強視覺效果,接下來加載“置換”修改器,并將置換的紋理設置為“云絮”,就可以得到如圖1的效果了。

根據圖像進行置換時,置換的方向默認為法向,而經緯球的法向是朝四面八方擴散的,所以咱們的置換就像個仙人掌或刺球一樣,如果想要置換的方向朝上,就需要我們重新定義法向方向,這時候就需要使用另一個修改器“法向編輯”,并把它放置到“表面細分”和“置換”中間,而且要在物體數據屬性的“法向”選項卡里點選“自動光滑”,這樣才能讓編輯生效。
接下來我們新建一個空物體,然后將“法向編輯”的目標選擇為該空物體,接下來再在“置換”修改器里將方向設置為“自定義法向”,這時候移動空物體,就能看到咱們的經緯球置換方向發生變化了,我們只需要把空物體放在經緯球下方位置就行,具體設置可以參考圖2。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圖2里我使用的是立方體不是空物體,兩者可以隨意替換。

氣焰團的制作到這里就基本完成了,但它只是一個固定的形狀而沒有變化,這時候我們其實只需要替換“置換”里的坐標就能實現這一目標,此時我們再新建一個空物體,將其命名為“控制器”把它放到氣焰團上方,在第1幀給其位置打上關鍵幀,然后到第10幀,沿Z軸往上移動一段距離,再給位置打上一個關鍵幀。
在時間軸上全選這兩個關鍵幀,右鍵選擇“插值模式”,改為線性,然后保持全選,再按“Shift+E”選擇“線性外插”(圖3),這時候播放視頻就能看到“控制器”這個空物體持續向上移動了,想調整移動速度可以通過拖動第二個關鍵幀來實現,關鍵幀之間距離越近,移動速度就越快,反之亦然。

最后,我們回到“置換”修改器,將坐標切換為“物體”并選擇為剛剛制作的“控制器”空物體,此時播放視頻,就能看到氣焰團向上迸發燃燒啦!
第二步完成后我們就需要進入著色器編輯器環節了,這時候我建議大家使用Cycles渲染器,因為在這個渲染器下的效果會明顯更好,而且考慮到咱們的頂點數量并不算多,渲染壓力并不會特別大。
簡單來說,咱們的著色器只需要利用層權重結合顏色漸變來作為蒙版,將其設置為透明度和發光顏色值就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如果要做動畫效果,可以結合角色的動作,通過控制透明度蒙版來實現超級賽亞人“爆氣”的效果,具體的設置可以參考圖4。


“超級賽亞人”最終效果
其實本期的內容從制作角度來說依然是比較初級的,既不涉及復雜的建模,也沒有特別煩瑣的節點,主要還是通過修改器的設置來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這也是Blender學習最有趣的地方,你需要打開腦洞去思考怎樣組合各項功能,很多巧妙的組合就能實現看上去非常復雜的效果。當然,這需要我們對功能模塊有充足的認知才能正確組合,所以勤加練習是Blender,也是其他設計類軟件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