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師傅
芯片賽道,烏云密布。
近日,據多家外媒報道,因為需求不如預期,臺積電遭蘋果、AMD與英偉達三大客戶集體砍單,下修全年營收目標的雜音涌現。
這一兩年紅得發紫的芯片市場,凜冬將至?
相當長一段時間,缺芯成為行業的關鍵詞。
萬萬沒想到,復雜的國際關系令全球通貨膨脹加劇,從而誘發了需求不振,悲觀氣氛蔓延之下,砍單風暴籠罩著芯片市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臺積電遭遇利空,蘋果公司下調iPhone14首批9000萬臺出貨目標,砍單規模達到一成;AMD大砍7nm與6nm制程訂單約2萬片,時間點落在第四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英偉達原本9月將推出臺積電5nm新品,但因挖礦熱潮退燒,傳將延后一個季度拉貨。
對此,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近期手機與PC等消費性電子需求確實疲弱,但對臺積電而言,車用、HPC需求相當穩定,甚至有些超出供應能力,臺積電也正好調整產品組合,整體來看,2022年全年產能仍是維持滿載。”
這意味著,高景氣的芯片市場有了微妙的變化。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手機芯片廠商聯發科和高通已削減2022年下半年的5G芯片訂單。聯發科主要削減了中低端產品,將第四季度訂單下調30%-35%;高通將高端驍龍8系列訂單下調10%-15%。”
而群智咨詢半導體器件資深分析師徐晶晶表示:“根據群智咨詢5月最新數據預測,2022年預計全球智能手機攝像頭芯片終端市場需求量約為49.5億顆, 同比去年下降約2.7%,較年初的預測數據下滑了3.4%。”
有機構預測,全球CMOS芯片今年出貨量可能會降四成,只有去年出貨量的60%左右;CCM(攝像頭模組)與鏡頭出貨量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減幅將達20%~30%。以CIS(CMOS圖像傳感芯片)為例,中國位居前五的供應商總庫存量已超過5.5億顆。
一名顯示產業鏈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今年訂單受很大的影響,砍單較明顯,現在行業整體訂單需求下滑比例在百分之十幾。”
更為不妙的是,微控制器(MCU)開始出現報價雪崩,意法半導體、英飛凌、德州儀器等國際一線MCU大廠紛紛砍價。
譬如,意法半導體部分通用型MCU價格從3月的70元下跌至32元,上演了腰斬。
一名業內人士表示:“從下游情況來看,消費電子需求疲軟,因此MCU的虛單被砍正常,但是汽車電子依然處于緊缺中,砍單?不存在的。”
換而言之,針對新能源汽車MCU依然堅挺。
西南證券建議關注汽車電子和數據中心芯片,并表示新能源汽車依然是目前半導體確定性最強的應用領域。
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A股不少芯片公司將受到沖擊,但仍不乏值得關注的公司。
中芯國際是國內晶圓代工龍頭,被譽為全村人的希望,其發展已駛入快車道,2022年年底將增加等效8英寸產能13萬片/月。

展望未來,中芯國際的產能將爆發。
中芯京城、中芯深圳、中芯臨港三座晶圓廠建設約10萬片/月、4萬片/月、10萬片/月的12英寸產能,折合8英寸產能約54萬片/月,與2020年年底8英寸當量的52.1萬片/月產能接近。
如此一來,未來的業績將有所保障。
2022年第一季度,中芯國際的營業收入為119億元同比增長63%,凈利潤為28.4億元,同比增長175%,毛利率為41.2%,遠超此前36%~38%的業績指引。
東方證券表示:“當前半導體步入結構性缺貨行情,物聯網、電動車、中高端模擬 IC 等增量市場存在較大結構性產能缺口,公司順應行業趨勢,智能手機占比下降,智能家居、其他類晶圓收入合計占比 48%,環比提升3pct。 受益于產品結構的改善與價格上漲的驅動, 第一季度單片晶圓 ASP(約當 8 英寸片)達到 926 美元,環比進一步增長 13%。”
揚杰科技是一家功率半導體的頭部公司,在汽車電子、清潔能源等新興應用領域持續快速放量:PSBD芯片、PMBD芯片已成功應用于新能源汽車三電領域,而6英寸TSBD芯片在清潔能源領域獲得大規模應用。
此背景下,揚杰科技的業績數據頗為靚麗。
據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揚杰科技2022年實現半年歸母凈利潤5.16億元至6.2億元,同比增長50%至80%,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5.06億元至6.09億元,同比增長51.93%至82.96%,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為900萬元至1200萬元。
首創證券表示:“公司傳統產品二極管、整流橋以及保護器件等產品向汽車和新能源領域不斷擴展,新產品MOS、IGBT、SiC在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發電等領域持續布局。2022年,公司在汽車電子、清潔能源等新興應用領域持續快速放量。”
斯達半導是國內IGBT行業龍頭,市場份額在國內排名第一,且切入了新能源汽車市場,車規級IGBT成為公司未來的增長極。

浙商證券表示:“第三代半導體因其優異性能得到廣泛應用,帶動SiC芯片市場崛起。智能電網、軌道交通和風力發電行業快速發展,支撐高壓IGBT需求。公司2021年定增募資加碼SiC和高壓IGBT,把握新能源市場機遇,為業績持續增長儲備動能。”
需要注意的是,中芯國際、揚杰科技與斯達半導的漲幅頗大,獲利盤巨大,警惕后續的獲利盤涌出導致的股價下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跟本報無關。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作參考,實際盈虧自負。
董師傅,105.46元買了點贛鋒鋰業,心里一直有點忐忑,不知道后續還能不能漲。
前不久,贛鋒鋰業坦承因涉嫌A股某上市公司股票二級市場內幕交易,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導致其股價有了較大的波動,或許這是忐忑的原因。2020年,贛鋒鋰業意欲收購江特電機,但最終因為技術不成熟、成本達不到要求,從而選擇了放棄,不過在洽談并購事宜期間,江特電機上演了暴漲。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是陳年往事,對當下的影響不大,畢竟贛鋒鋰業的業績很硬:2021年營業收入為111.6億元同比增長102.07%,凈利潤為52.28億元同比增長410.26%;2022年第一季度業收入為53.65億元同比增長233.91%,凈利潤為35.25億元同比增長640.41%。

董師傅,牧原股份是不是否極泰來?豬周期又要來了?
近期,牧原股份表現搶眼,資金頗為追捧。其實,以牧原股份為代表的豬企早就觸底反彈了,現在只不過預期兌現,有了加速的跡象。事實上,2022年生豬價格已累計上漲近30%,從2021年9月以來每噸上漲近10000元。中信證券表示,前期產能有望陸續于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傳遞到供給端,疊加屠宰體重、進口、凍肉庫存短期難有增加,供給第三季度同比、環比均有望減少,2022年供需整體偏緊,豬價景氣可期,預計本輪周期大概率可支撐70%以上的價格漲幅。從這個角度來看,牧原股份的后續行情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