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 Comprehensive News
菲律賓候任總統馬科斯在菲中友誼日致辭:
菲中關系未來可期
2022年6月8日,菲律賓候任總統馬科斯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菲律賓與中國間“數個世紀的友誼”將繼續造福兩國人民。
馬科斯在致辭中說:“從貿易、藝術、文化和體育到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再到為我們的人民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為我們提供所有的非常慷慨的努力,我們兩國的合作伙伴關系不斷達到新的高度。”
中國和菲律賓于1975年6月9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2002年,菲律賓政府宣布每年6月9日為菲中友誼日。馬科斯展望,他期待未來菲中兩國交往更加持續且富有成果,兩國應該繼續“享受多年來建立的友誼”。與此同時,菲律賓候任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向菲華商聯總會8日活動去信表示,她期望通過兩國間正在推進的項目來實現兩國“共同和持續的繁榮”。
通信? Communication
泰國人移動支付
在東南亞國家中遙遙領先
2022年6月3日,據《泰國中華日報》報道,VISA消費者支付趨勢研究顯示,新冠疫情趨于穩定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尤其是在支付方式方面,無現金的移動掃碼支付成為了當下的主流付款方式。在東南亞國家中,泰國人無現金支付比例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頻率高達89%,其次是越南83%,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均是78%。泰國人對數字平臺支付的安全信任度也比其他鄰國更高,約合86%,越南、菲律賓、印尼和馬來西亞分別是80%、79%、79%和75%。
文化? Culture
福建寧德與菲律賓比尼揚締結友城
2022年6月14日,福建省寧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市外辦主任孫志妹和菲律賓內湖省比尼揚市市長對外特使許自福在寧德市交換締結友城意向書文本,并舉行座談交流,賡續中菲傳統友誼。
日前,寧德市市長張永寧與比尼揚市市長阿曼·迪馬基那簽署了建立友好城市關系意向書。雙方同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同促進兩地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開展經濟、貿易、教育、農業、物流、環境保護、科技、旅游、文化、藝術和體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這標志著兩市的交流交往開啟了新的篇章。”寧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外辦主任孫志妹表示,希望今后雙方共同推進友好往來和務實合作,造福兩市人民。
農業? Agriculture
馬來西亞政府密集施策保障糧食安全
2022年6月14日,繼13日主持經濟行動理事會會議討論糧食安全問題后,馬來西亞總理伊斯梅爾·薩布里14日又會見該國農業組織負責人,進一步探討確保糧食安全的舉措。
伊斯梅爾14日會見了馬來西亞全國農業協會(NAFAS)及馬來西亞合作社組織(ANGKASA)負責人。據其在會見后發布的聲明,這兩個組織將進入馬來西亞肉雞養殖業從生產到運輸、銷售的全產業鏈,預期合計一年新增1.7億只肉雞供應。此前,馬來西亞受國內外綜合因素影響,一度遭遇“雞荒”,肉雞供應嚴重不足,為此還暫停肉雞出口。據伊斯梅爾介紹,兩組織除了進軍肉雞養殖業,還確認將擴大種植1.6萬公頃以上的玉米,緩解馬來西亞養雞業對國外進口玉米的依賴。
在此次經濟行動理事會上,馬政府還針對電子行業面臨的技術工人短缺問題推出多項措施,如推行“工程師與技術人員培訓和安置計劃”、改善及加速雇用外籍專才及移工等。
貿易? Trade
越南榴蓮將正式對華出口
2022年6月15日,據越南《工商報》報道,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植物保護局稱,越南已建議中國海關總署完成簽署允許越南榴蓮對華出口議定書的程序。目前,越方已完成所有技術文件,包括議定書的英文版本和越文版本,并已發送給中方,等待中方同意、完成手續,提出雙方簽署議定書的時間即可。
為了將榴蓮果出口到中國市場,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植物保護局局長黃忠表示,各企業和種植園需要滿足三個基本要求:即有合適的辦法清除中方關注的害蟲問題;符合食品安全衛生要求,無農藥殘留超標;符合包裝和包裝信息要求。
交通? Transportation
中老鐵路開通半年客貨運輸量強勁增長
2022年6月3日,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獲悉,截至6月2日,中老鐵路客貨運輸呈現量質齊升態勢,國際黃金物流大通道作用日益顯現,累計發送旅客327萬人次,其中,國內段286萬人次、老撾段41萬人次;發送貨物403萬噸,其中,跨境貨物64.7萬噸。
國鐵集團國際部負責人介紹,中老鐵路2021年12月3日開通運營以來,國鐵集團所屬中國鐵路國際公司、昆明局集團公司會同老中鐵路公司,切實維護好、運營好中老鐵路,全面提升客貨運輸品質效率,服務兩國民眾便捷出行,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國際物流黃金大通道,有力促進了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為區域互聯互通、中國與東盟外貿保穩提質、中老經濟走廊建設注入了強大動能。
旅游? Tourism
泰國再放寬防疫措施:7月起取消通行證系統和入境登記
2022年6月17日,泰國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中心在曼谷舉行大會,決定從多個方面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會議決定從7月1日起,全面取消“泰國通行證”系統,即境外游客入境泰國前無需在“泰國通行證”系統上注冊;暫免入境游客填寫出入境登記卡。不過,入境游客需要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或新冠檢測證明。此外,會議還批準取消公共場所檢測體溫措施、允許在全國范圍內正常運輸勞工、允許在非人員密集場所可自愿不戴口罩等。
發言人表示,根據衛生部報告,隨著境內各項疫情數據的回落,7月份泰國有可能將新冠肺炎定義為地方性傳染病。從7月份以后至2023年年底,將被視為“大流行后”時期,這一時期仍有可能出現群聚性疫情的可能,仍需要采取一定的防疫措施。
泰國旅游和體育部部長皮帕當天表示,預計7月1日放寬入境措施后,每日入境旅客將超過2.5萬人次;進入2022年第四季度旅游旺季后,入境游客將達到每日5萬人次。預計全年入境游客將超過75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