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馬嘯天

2022年3月1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批復了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上報的平陸運河項目建議書,平陸運河項目正式立項。
2022年4月21日,“欽南區平陸運河沿線鄉鎮供水項目工程設計”完成招標工作,成為平陸運河項目在欽州完成招標的首個工程設計項目,標志著平陸運河項目進入開工準備階段。
進入2022年,平路運河這一被廣西稱為“世紀工程”的重大項目連連取得新進展。這個跨越百年的宏偉規劃,正從圖紙走向現實,其背后所承載的“通達之夢”也離廣西越來越近。
平陸百年運河夢助“桂”破局
平陸運河,是廣西內河水運規劃中重要的一條出海通道,起點位于橫州市西津水電站庫區的平塘江口,沿沙坪河向南跨越分水嶺,經靈山縣陸屋鎮入欽江南下至欽州沙井出海,抵達北部灣欽州港。因為起點為平塘、終點為陸屋,故簡而稱之為平陸運河。
為何稱平陸運河為“世紀工程”呢?其實早在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便提出了打通珠江、西江及北部灣,開通平陸運河的構想。1949年至1979年,廣西至少勘察了五次,但是礙于資金技術等原因,平陸運河的建設遲遲無法付諸行動。
為何跨越百年,都要在廣西建設平陸運河呢?這就不得不涉及到廣西作為沿海省區的尷尬之處了。廣西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境內的西江是華南地區最長的河流,航運量僅次于長江,居全國第二,有“黃金水道”之稱。但西江在廣西并沒有直接的出海口,這就導致云南、貴州等西南省份的貨物若想出海,需在進入廣西境內后“一路向東”,沿西江(下游為珠江)東下,通過珠江港口入海。同時,雖然廣西有“欽北防”三個出海口,但出海口均在南邊,大宗貨物若從“廣西港”出海,需經過海鐵聯運或陸路交通出海,其成本相對于低廉的水路,優勢終究不夠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過去“廣西貨不走廣西港”的尷尬局面。
然而,平陸運河的建設有望給現有格局帶來轉機。
平陸運河建設規劃終落地
伴隨著廣西“大能力運輸通道建設”“通道物流提升”等行動的開展,廣西交通網日趨完善,運力穩步提升,為通過平陸運河直接出海奠定了路網基礎;而在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下,廣西以及地處中國西南的云南、貴州、四川等地區贏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多個城市產業持續發力,為平陸運河的建設提供了市場需求;而中國成功竣工港珠澳大橋、北盤江大橋等高技術難度項目所積累的經驗,同時也為平陸運河的開通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基礎。今時今日,平陸運河項目的落地已萬事俱備,廣西作為其主要推動者也已做好萬全準備,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這陣東風下,平陸運河的建設水到渠成。
2021年11月1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印發《廣西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規劃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加快推進建設溝通長江、珠江和北部灣的水運大通道。根據規劃,平陸運河工程總投資達680億元,全長約140公里。
平陸運河的成功建設可以連通西江“黃金水道”和北部灣港口,形成廣西內河中一個新的出海通道,屆時廣西首府南寧經平陸運河由北部灣港出海里程僅有291公里,較由珠三角出海縮短560公里,由此實現真實意義上的“通達江海”。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按照內河通航標準將運河劃分為7個等級,平陸運河屬于Ⅰ級航道,為最高等級。平陸運河建成后可以承運行駛3000噸級貨船,兼顧5000噸級船舶,整條運河與上海—武漢段運河的通航水平相當。
構筑中國西南產業新格局
平陸運河的建成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據專家統計數據計算后可知,平陸運河項目建成后,貨物經平陸運河由欽州港出海,可節約大量的運輸費用,預計到2035年可節約運輸費用至少37億元,到2050年則可節約至少50億元。
低成本下,傳統的制造業,或對水運需求量比較大的產業,會沿著南寧向左右江方向去轉移。廣西借此機會便可以沿著運河兩岸布局相關產業,南寧、貴港、崇左的化工、能源、林漿紙、冶金、糧油糖、新材料等產業的發展均能享受到通江達海的便利和紅利。
而對于地處中國西南部的云南、貴州等省份,平陸運河的開通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平陸運河可以更好地服務中國西南、中南地區向南入海直達東盟,實現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進而形成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格局。
令人欣喜的是,平陸運河項目落地的同時,百色樞紐通航設施也正式開工,而龍灘水電站升船機工程亦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書。上述三個項目的共同發力未來將極大地釋放珠江上游沿線工礦企業的運輸需求。廣西北部灣的水運腹地將跨出廣西,覆蓋云南、貴州,連接四川、湖南,直達東盟,使北部灣港加速成為中國另一個南方大港,邁向國際樞紐海港的陣列。
助力中國—東盟合作的新支點
眾所周知,東盟在2020年超越美國和歐盟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向南與東盟之間的經濟聯系變得無比重要,而未來平陸運河的開通,便是維護中國與東盟之間最穩定、最安全、最便捷的貿易生命線之一。屆時北部灣港將是距東盟最近的港口,而廣西將在國家經濟目光向東盟聚焦的背景下,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中連接東盟與中國內陸的重要交通樞紐。
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加持下,東盟向中國出口的水果、海產品、橡膠制品、紡織品等均可通過北部灣港經由平陸運河便捷地打入中國內陸,而中國加工生產的服裝、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等亦可高效地運輸到東盟各國,實現互惠共贏。
在產業鏈、供應鏈日趨區域化的大背景下,中國—東盟區域內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合作愈發緊密,中間產品在雙方貿易中的比重日益提升。隨著平路運河的開通,這條便捷、暢達的新通道將成為拉緊中國—東盟區域產業鏈分工合作的又一有力鏈條,進一步擴充中國與東盟之間產業鏈、供應鏈的互補空間。地處中國西北腹地的內陸城市也有了與東盟國家開展深度合作的可能。
從東向西,疏通的是產業脈絡;由南向北,暢達的是市場機遇。中國—東盟合作的經緯在廣西交織,而平陸運河這個跨越了世紀的偉大項目,將成為區域合作的有力支點。隨著項目的穩步建設,我們期待未來它能在中國—東盟合作的網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聯系編輯:3134643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