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凱鳴
流年
瓦屋昏黃,沒有窗子,
唯有鏡子照見自己。
枯丫與鳥巢
在寒流中集聚。
我凝思:低沉的云,
縱橫的阡陌上——
一陣呼叫的大雁,
一扇扇打開的木門。
小木屋
誰意欲將樹枝折為兩段
犀牛,還是韃靼人?
你沒有草葉的感受。
我懂了,白雪在臺基下不再耀眼。
蘆屋
七八間瓦房,竹林
枕著丘埂,
窗外響起蟬鳴聲。
松濤,夜靄,草地
落下白色的霜。
我與父輩們守護在這里。
池塘邊,雞鴨歡騰,
孩童們奔跑,
母親的喚叫聲,
我記住了這些。
太平湖
時間的坐標變得黯淡,
它將鏡框推向遙遠的海里,
我追逐我身體的木筏沉入水底。
慢慢地,我劃過傾斜的湖面。
是時候了:一輛汽車穿行,
頭頂上星星牽著我漫步。
光陰
光陰飛渡。晨輝
喚出鳥鳴,
馬路上響起汽車的轟隆聲。
我們的愛流轉——
和風輕拍枝葉,
有人啟開湖面的壇子。
畫像
我置身在群山的懷腹里,
冷杉靜寂,風掠過湖面
像一首首戰艦向遠處航行。
波濤推送著波濤,陽光
灑落其中似抖動的繁星。
我打探著它們,如盜墓者
盯視面前的財寶:
麻川、秀湖村、金家塝……
一串閃光的名字。誰?
在湖畔演奏,竹笛聲飄忽
停靠岸邊,那些
從波濤中走失的親人
在暗處看護著,給我們養分。
他們的名字被遺忘,這些
不死的無名之輩。
一條長廊,展覽的碑林
墻面被布滿,墨跡變得模糊。
我不認識但他們是我的朋友。
他們涂抹腐蝕的銅銹,
像冊頁里凹凸不平的畫像。
我們在不同階梯上
和睦共處。
那些想從族譜里消失的人
歸于寂靜,
但這是一場溫和的測試:
跨越邊界,卻永不停歇。
湖畔
風的手指遺落
山谷間,鷹隼回旋
唯余我獨自徘徊
湖岸邊,看天上的繁星。
群山靜候,明月
發出幽藍的光
在那兒,仙人醒來
看著我,比我更了解自己。
他在背景中微笑。
瞬間
白露從銅鏡里飛升。
等候
我們終會回到光芒中。
五月清晨的鳥鳴聲
此起彼伏,你仍沉入睡鄉
做著純潔的美夢。
我弄不清,是誰
在清晰的夢中,
還是在初夏的槐樹林
撥弄古老的琴音?
或在現實的密林中探行。
和風輕拍窗欞,初日
晨曦懸掛天際,那么安靜
在將要打開的手勢中。
心中的哀怨早就消散。
愛在幻想的林徑
歡愉地踱步,日復一日
迎候你的光芒的蒞臨。
阻擋
跨過一道圍欄,冬天
展露蘿卜、白菜,
在冰雪的菜地里,
我看見一個旅行者
步入鏡框,他
窺見了河谷
斷裂的年歲。
雀兒如煙霧沖撞視線。
我拖著木靸逡巡
又一場風雪覆蓋
坡埂,林地
響起雪粒的擠壓聲。
記得有一次
我掀起門簾,用雙臂
阻擋迎面的風雪。
逸事
鄉村是安寧的。
幾排瓦房坐落在山凹里
聽秋蟲喚鳴。
門前一口水塘,不大,
樹叢圍裹著它,
后山壟被披散的云霧遮擋。
土坯的圍墻,石砌的步道上
喜鵲在歡愉地聒噪。
如果我擁有一個安靜的靈魂
或許也是這樣。
下面一爿金色的稻田,
遠處,松林的山岡。
暗影
我們不過是一粒塵埃陷入煙靄里。
陽光穿透云層,照進院落
那些靜謐的年歲。
楹聯高掛堂屋中,聽得見
鐘在案桌上來回擺動的聲音。
姊妹們忙碌著,為了生計。
偶爾,會倚著門框嘮嗑:
“祝老屋埂上,一個傻子整天叫個不歇。”
“那個孩子真不懂事,明明知道
見了面也不吱一聲。”
“我也不曉得她在想啥?”
黑夜悄然降臨,村莊
在一片沉寂中漸漸變暗。
我們縮進被籠里用身體取暖,
不時,松林傳來夜梟的叫聲。
秋天在嶺上采擷黃金
風兒吹刮,跨過
河堤。在屋檐下,我們沖水、泡茶,
用厚重的瓷缸。雞燉在瓦罐里,
竹籃裝滿豆角、葫蘆。
柿子高掛樹梢,那么鮮紅,
秋天在嶺上采擷黃金。
這時,母親總會
在灶臺邊忙碌,
一會又坐下,用鐵鉗將柴火送進燃燒的
爐膛里。門口弟妹們嬉戲,
為一點小事爭得面紅耳赤。
秋分清涼,茅草枯黃,
晚稻已經熟了。
遠遠地望見,父親肩背
木鋸、刨子、斧頭,
乘著暮色回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