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海婷 阮拴平
摘?要:?在獼猴桃生產中,由于大多數果農習慣性地注重地上部病害的防治,常常忽視根部病害造成的地上部表現,導致防治時間晚、防治效果差,最終造成損失。結合生產實踐,對獼猴桃根部病害發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期為果農提供參考,以減輕危害,減少損失。
關鍵詞:?獼猴桃;根部病害;原因;防控措施
文章編號:2096-8108(2022)04-0044-02??中圖分類號:S663.4??文獻標識碼:B
Causes and Comprehensive Countermeasure of Kiwi Fruit Root Diseases
SHAO Haiting?1,RUAN Shuanping?2
(1.Meixi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 Baoji 722300,China;
2.Meixian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Team, Baoji 722300,China)
Abstract:?In kiwi fruit production, most fruit growers habitu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boveground diseases, and often ignore the aboveground performance caused by root diseases, resulting in late control time, poor control effect, and ultimately los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the causes of kiwi fruit root diseas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ruit grower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harm and reduce the loss.
Keywords:?kiwi fruit; root disease; reason; prevention and countermeasure
春季隨著氣溫升高,獼猴桃樹開始萌芽,
但有部分果樹出現萌芽率低、癟芽多、葉片小、黃化、卷曲、自封頂、葉片薄等,嚴重果園部分樹體去年還在掛果,第2年主干就枯萎死亡。根據近年實地調查發現,發病果樹樹皮皮下失水、發褐,枝條干枯,主干基部腐爛,根系發黑、枯萎,均為根部出現問題。 下面就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控措施,以期為果農提供參考。
1?主要原因
1.1?秋淋積水時間長,根系腐爛
受2021年7月—9月份秋淋天氣影響,一些地區地下水位上升,部分田塊持續積水超過1~2月,造成根系直接死亡。果園大水漫灌、頻繁灌水、持續陰雨、或灌水后又遇上連陰雨等,土壤嚴重板結缺氧,導致果園土壤含水量過高、透氣性差,造成根系長期缺氧、腐爛,較輕的會造成果樹葉片萎蔫脫落,嚴重的出現獼猴桃葉片脫落,果樹漚根、爛根、死亡。
1.2?施肥燒根
近年來秋季集中開溝施肥,單株深施生糞約?80~100 kg,部分果農將生糞每畝(667 m?2)用量超過了10 t,且多數為深施,結果造成了燒根;夏季將未發酵人糞尿、沼液直接給果樹沖施,每畝(667 m?2)沖施超過15 m?3,也會造成了燒根;速效性化肥(含縮二脲)每株單次集中施用超過2.5 kg,且窩施于根系40 cm以內,都會造成了燒根。
1.3?秋季使用主干營養液過量
部分獼猴桃果園因樹體黃化,在秋冬季采用主干注射營養液,但對4 a以下幼樹、弱樹使用,或用量超過規定劑量,或用時未扎進木質部,最后造成了燒傷樹皮或死樹,2020-2021年部分果園因此受損嚴重。
1.4?不良耕作導致的根腐病
獼猴桃為肉質根系,木質化差,受長期施用未腐熟土糞、過量施用化肥、田間排水不良、旋耕機旋耕過深造成機械損傷等的影響,導致根部受害,感染根腐病。根腐病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主干莖基部及根頸部受害后,出現圓形或近圓形水漬狀病斑,后期逐漸變為暗褐色,導致皮層內外、木質部壞死腐爛,地上部葉片萎蔫,整株死亡。
1.5?根結線蟲危害
在我縣秦嶺北麓、渭河灘地部分砂土園地,長期施入未腐熟有機肥,使得根結線蟲病發生較重。主要表現為地上部葉片生長緩慢,葉色淡綠,易黃化;主干增粗慢,內膛主枝少,樹勢弱;開花期易發生花腐病、掛過量少;后期果實膨大慢、果實小、產量低。地下部氣生根、側根上產生大小不一的圓形或紡錘形瘤狀物,逐年嚴重,病根后期發黑腐爛而死亡。
2?綜合防控措施
2.1?農業防控
2.1.1?嚴格檢疫、杜絕病苗
建園時禁止從根結線蟲發生病區調運苗木,杜絕根結線蟲苗直接進地。
2.1.2?修排水渠,果園生草,減少灌水
易積水園地按照起壟栽培要求,壟上栽培,田間修排水溝。通過果園生草、地面覆蓋稻殼、鋪設防草布等措施,減少灌水。在獼猴桃營養生長期可采用滴灌、噴灌等措施灌水。果實成熟期應適當控水,減少灌水次數,保護根系。休眠期根據田間墑情,采用免灌。整個生育期杜絕長時間積水、漚根。
2.1.3?改善根系生長環境,生糞腐熟,嚴控施肥量
秋季對購買的生糞可用EM菌、枯草芽孢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發糞寶等菌劑集中堆漚腐熟,或購買生物菌肥進行堆肥發酵。施基肥時對弱樹可采用環狀溝施,每株施入生物菌肥5 kg,促進發根。春季對弱樹、小老樹、旺長樹,生長期增施生物菌劑或生物有機肥每株2.5 kg,以主干為中心,不用化肥,以促發新根。膨大期購買化肥應選擇有固定場所、證照齊全的正規農資店購買,避免購買串鄉的低價肥、全元素肥、全營養肥。對盛果期樹,要控制化肥用量,增加生物有機肥每株1.5 kg,減少化肥傷根。施用化肥采用多點施于樹冠外圍枝條投影處,施肥后避免高溫期中午澆水而導致生理性萎蔫,減少傷根。獼猴桃葉片大,葉片噴施農藥微肥,一定要到當地正規農資店,選擇當季適宜使用的農藥微肥品種,切勿一味聽信抖音、快手主播宣傳多種農藥、微肥不同元素混配,避勉造成藥害,以防葉片干枯、根系受損。
2.1.4?減少旋耕,保護根系
生長期保持果園生草,要做到生長季節(4月—8月)不旋地,以減少對根系的破壞。應將田間雜草控制在8~10 cm以內;堅持對黃化樹做到從根系治理,輔助采用樹干營養液;4 a以下樹禁止使用主干營養液;仔細閱讀樹干營養液使用說明,嚴控使用時間及濃度。
2.1.5?嚴控掛果量,協調果樹生長
健壯長果枝留果3~4個、中果枝2~3個、短果枝留1個果或不留。按4 m×3 m株行距栽植的果園,每株留果中華系獼猴桃320~350個,美味系獼猴桃380~400個果,每畝(667 m?2)掛果量2萬枚。
2.2?生物防控
在獼猴桃病蟲害防治中,已取得農藥登記的產品較少,通過試驗等形式驗證后,部分藥劑在實踐中效果較好,可推薦使用。
2.2.1?根腐病
3月底至8月上旬在干旱少雨時節,每畝?(667 m?2)可選用13%井岡霉素水劑30~40 g或5%大蒜素微乳劑550~650 mL或5億CFU/g多粘類芽孢桿菌KN-03懸浮劑3 000~4 000 mL,間隔30 d,灌根2次,進行防控。
2.2.2?根結線蟲
可用5億CFU/g淡紫擬青霉顆粒劑2 500~?3 000 g/畝(667 m?2)溝施或穴施或10億CFU/mL蠟質芽孢桿菌懸浮劑4.5~6 L/畝(667 m?2)。
2.3?化學防控
2.3.1?根腐病
對不發根或爛根的情況,可用30%甲霜·噁霉靈懸浮劑每株25 mL兌水15 kg灌根或用20%二氯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300~400倍液灌根。生長季3月、6月份在受傷根系的外圍挖深15 cm環狀溝,用0.136%赤·吲乙·蕓苔可濕性粉劑2 g加氨基酸水溶肥50 mL兌水15 kg灌根,以刺激根系產生新根。
2.3.2?根結線蟲
蟲害較輕的果樹每株用線亭50 mL兌水15 kg灌根,也可每畝(667 m?2)用0.5%氨基寡糖素AS600~800 mL灌根,間隔25~30 d,連續灌根2次。發病較重果園每畝(667 m?2)選用21%阿維·噻唑膦水乳劑500~1 000 mL灌根或10%寡糖·噻唑膦顆粒劑2~3 kg均勻撒施后耕翻入土進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