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富汗東部遭遇強烈地震,造成的遇難人數已達1100人,傷者超過1650人。美聯社形容,此次地震是“阿富汗20年來所遭遇的最致命強震”。眼下,這場地震令阿富汗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當地時間6月22日凌晨,阿富汗東部遭遇強烈地震。據報道,地震造成的遇難人數已達1100人,傷者超過1650人。這是20年來在阿富汗導致遇難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也是阿富汗塔利班(簡稱阿塔)從去年夏天掌權以來面臨的第一起重大自然災害。遭受長年戰亂、經濟困境和饑餓之苦的阿塔在積極展開自救的同時,也向國際社會發出求助信號。
20年來最致命強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阿富汗此次地震震級為6.2級,震中位于阿富汗東部城市霍斯特西南40多公里處,震源深度約30公里。
美聯社形容,此次地震是“阿富汗20年來所遭遇的最致命強震”。
阿富汗東部的霍斯特省、帕克提卡省受災尤其嚴重。帕克提卡省官員說,僅在這兩個地區,地震及山體滑坡就已造成至少1000人死亡。
不幸的是,由于震區一些村莊位置偏僻,不少人仍被困在廢墟下,因此死傷人數可能還會上升。現場畫面顯示,房屋變為廢墟,村莊幾乎被完全摧毀。信號塔等基礎設施受損,加劇了救援工作難度。
阿富汗水資源管理專家納吉布拉·薩迪德指出,地震發生時,當地正遭遇季風大雨,使得由泥石等材料建造的老舊房屋尤其容易受到破壞。此外,地震發生在凌晨時分,震源深度較淺也導致影響更致命。
積極自救
這場地震還波及附近的多個國家。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印度約有1.19億人感受到地面晃動。
阿富汗臨時政府代理總理穆罕默德·哈桑·阿洪德于6月22日召開緊急會議,要求有關機構立即趕赴現場,利用一切資源挽救生命,為受災民眾提供一切必要援助。
阿臨時政府國防部表示,國防部已派出載有救生設備和醫務人員的直升機前往災區,數十支醫療救援隊也在前往災區的途中。但據報道,救援工作因地形崎嶇、山體滑坡、風雨天氣、缺乏醫療資源、基礎設施受損及余震等挑戰而受阻。
與此同時,阿臨時政府還在推進善后工作,包括將向遇難者家庭支付10萬阿富汗尼(約合7600元人民幣)補償,向傷者支付5萬阿富汗尼(約合3800元人民幣)。
艱難求援
這場地震也發生在阿富汗經歷危機的時刻。美國去年夏天從阿富汗撤軍后,拒絕承認塔利班政權,且拒絕解凍阿富汗中央銀行逾95億美元海外資產,使飽受戰亂的阿富汗重建資金匱乏,經濟和人道主義危機加劇。
眼下,這場地震令阿富汗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阿富汗外交使團呼吁所有國家、國際組織、個人和基金會慷慨解囊,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就連以往很少公開露面的阿塔最高領導人阿洪扎達也罕見發聲,呼吁國際社會盡力幫助受這場巨大悲劇影響的阿富汗人民。
據稱,阿富汗3800萬人口中,有超過60%的民眾依靠國際援助生存。
災難的發生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示,將向阿富汗伸出援手,幫助阿富汗民眾渡過難關。
6月2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文和普什圖文都有句諺語叫“患難見真情”。阿富汗地震災情牽動著中國人民的心。阿富汗是中國的友好鄰邦,中方愿根據阿富汗方面的需求,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中國政府援助阿富汗首批抗震救災物資已于6月27日運抵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機場。中國駐阿大使王愚、阿臨時政府國家災難管理與人道主義事務部代理部長吳拉姆·加烏斯出席了物資交接儀式。
王愚在交接儀式現場說,中國政府第一時間決定向災區提供50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接下來還將陸續運來救災物資。這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親誠惠容的具體實踐及和衷共濟的中華精神。
加烏斯說,阿方由衷感謝中國在地震發生后第一時間向阿方表達慰問并提供緊急援助物資,中方行動是兩國人民上千年友好情誼的最好體現。這批物資是阿目前最急需的物資,為當地受災民眾抗擊災情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美國白宮發言人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正在關注事態發展,并指示美國國際開發署等機構評估美方應對方案。
但在西方制裁阿塔的背景下,外國援助能否抵達災區被打上一個問號。有觀點認為,鑒于大多數救災援助可被歸為人道主義援助,而非發展援助,因此應該可以免受制裁影響。不過,兩者之間仍然存在灰色地帶。援助機構在向阿富汗輸送資金時,如果被認為有可能觸及塔利班相關賬戶,可能會觸發風險。
而在救援物資不足的情況下,阿富汗災區的人道主義情況引發擔憂。“這確實增加了很多生存負擔。”聯合國駐阿富汗人道主義協調員阿拉克巴洛夫在談到地震時說,“我們今天并不樂觀。”
(《參考消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