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的江西省景德鎮市,天氣晴好,萬里無云。
7∶30,試飛站灑水車對機場跑道進行除塵,試飛站機務在機庫進行試飛前最后一次飛行檢查。
7∶50,AC313A由牽引車牽引出庫至開飛島位,即將開始藍天首秀。AC313A沿用AC313“吉祥鳥”方案,沿用原涂裝方案中的紅藍配色和線條走向,將其機身上半部分的銀灰色替代成純凈的白色,降低金色占據的面積比例,在增強整體視覺通透的同時,提升整體協調性和視覺舒適性。
7∶50,航空工業昌飛型號制造總師陶沖和機務人員對AC313A進行開車前檢查。
8∶50,AC313A首飛正式開始。AC313A首飛行政副總指揮、航空工業昌飛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德朋下達首飛放飛指令。

AC313A開車啟動,伴隨著發動機陣陣的轟鳴聲,AC313A從跑道上滑行至指定區域,進入飛行慢車狀態,當旋翼進入額定轉速,試飛員提總距,發動機功率增大,直升機旋翼椎體上揚,“吉祥鳥”AC313A如同雄鷹展翅,輕盈地騰空而起,翱翔于藍天之上……
AC313A首先進行有地效懸停,懸停飛行是直升機區別于固定翼飛機的最重要飛行狀態,在地效范圍內,直升機離地高度較低,能夠最大程度保障飛行安全。無論是高山峽谷的狹小平地,還是在高大建筑物的屋頂平臺,直升機通過懸停均能起降自如,實施人員救援、水炮滅火、索降等定點作業。



隨后,直升機下降高度,進入近地面機動飛行科目,包括前飛、后飛、左右側飛、懸停回轉。相對于懸停飛行,近地面機動能夠直接、快速地調整直升機到達目標位置附近。
最后,AC313A進行增速,開展標準起落航線飛行,起落航行飛行時間短,動作多、連貫性強、準確要求高。

9∶18分,AC313A圓滿完成首飛科目,順利著陸并平穩地滑停在跑道上——“吉祥鳥”首飛成功!
AC313A是在AC313基礎上研制的一款13噸級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機。該型機全面采用MBD三維設計技術,整機外形優美流暢,整體風格穩重大氣,寬體機身結構具有更大的使用空間。
AC313A重要的改進之一是更換了一型國際第五代水平的新型渦軸發動機,提升了傳動系統功率和壽命可靠性,升級了機電、航電、飛控、操縱等系統,增裝了健康監測系統(HUMS)、旋翼防除冰等機載設備,最大外吊掛起飛重量13.8噸,灑水能力5噸,可運輸28名乘員。

AC313A直升機具備目視和儀表飛行能力,可滿足高原、高溫、高寒等復雜地區和氣候環境的使用要求。該型直升機瞄準了我國當前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中的薄弱環節,通過配裝搜索燈、消防吊桶、電動絞車、空中廣播等任務設備,具備突出的執行消防滅火、搜索救援的任務能力;通過改進設計,該型機具備優異的高原性能,可以有效地彌補我國西藏等高高原地區應急救援和物資運輸需求的缺口。
針對不同客戶使用需求,通過定制化設計,AC313A還具備執行緊急醫療救護、應急指揮、綜合執法等任務能力,在加裝應急漂浮系統后,還可以執行海上救援任務,可滿足我國全疆域全天候多用途的需求,將有效提高國產大型民用直升機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和高質量供給能力,更好地支撐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AC313A直升機的研制模式也實現了創新,以航空工業直升機所和航空工業昌飛為主,聯合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大慶航空救援支隊,并與中國民用航空江西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通力協作,按民航最新適航標準要求開展各項研制工作。

幾方共同組建高效協同的型號研制工作團隊,通過理念融合、人才融合、服務融合、標準融合、工作融合的“五個融合”工作模式,共同推進型號設計、試制和試驗試飛等工作,研制團隊克服疫情影響,堅持雙線作戰,確保型號工作順利開展。
AC313A直升機的研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是航空工業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我國應急救援能力建設,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滿足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需要而研制的一款重要裝備。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地域分布廣,發生頻率高。近年來,我國發生的災害和事故的關聯性、衍生性、復合性和非常規性日漸凸顯。從這些災害和事故的救援情況看,傳統的救援方式和手段受空間和時間限制,已成為實施有效救援的主要障礙。
而航空應急救援具有響應速度快、救援范圍廣、機動能力強、救援效率高等獨特優勢,可最大限度打破空間限制、突破時間極限,為實施應急救援提供更高層次的響應平臺。構建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日漸成為民眾的迫切企盼和國家高效應對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的必由之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近年來,國家以及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及規劃、加快應急產業發展意見、森林防火規劃等眾多應急救援、消防滅火等系列體系建設方面的制度、條例,為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供了指導性意見和政策支持。

2010年3月18日,中國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機AC313在江西省景德鎮市成功首飛。該型機最大起飛重量為13.8噸,可一次性搭載27名乘客或運送15名傷員,最大航程為900公里,具有高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適性,可廣泛用于人員和貨物運輸、搜索營救、搶險救災、城市和森林消防、反恐維穩、近海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定期乘客往返運輸、醫療救護、旅游觀光、公務飛行等航空領域。
AC313由航空工業自主研發,填補了中國大型民用直升機研制的空白,標志著中國和美、歐、俄一樣具備了自主研制大型直升機的能力。該型機于2012年按照適航標準取得型號合格證(TC)和生產許可證(PC),2013年通過航空器評審(AEG)并投入運營,在森林滅火、海上執法等任務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為進一步提升AC313直升機應急救援能力,特別是突破在高原、海洋、森林、草原等特殊環境以及特殊氣象條件下的使用限制,根據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需要,航空工業昌飛、直升機所聯合對AC313直升機進行全面升級,迎來一款新型民用直升機——AC313A。

AC313A與AC313雖然型號名稱中只有一字之差,其實由內到外進行了完全顛覆性的改變,事實上可以算是一架全新設計的直升機!這型直升機的成功首飛,也將AC313系列直升機的整體技術水平從國際第三代直升機水平提升至第四代,對于該系列直升機未來的發展更是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首飛后,AC313A直升機研制工作就從試制階段轉入試飛階段,按計劃將在“十四五”期間完成適航取證,并交付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