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衍

首飛活動采用現場加視頻的方式舉行,航空工業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郝照平等集團公司領導、地方政府有關領導、客戶代表、鯤龍AG600項目參研參試單位的代表出席了首飛活動。
10時55分,由機長陳明、副駕駛孫康寧、空中機械師張雷和監控觀察員焦連躍組成的首飛機組,駕駛鯤龍AG600飛機從珠海金灣機場滑行起飛,完成等速爬升、平飛減速、松桿飛行、模擬進場復飛等試飛任務,在空中飛行20分鐘后平安降落,飛機狀態良好,操縱系統正常,各系統運行穩定。
鯤龍AG600飛機是為滿足我國應急救援體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迫切需要研制的重大航空裝備,是我國首次按照民用適航標準研制的大型特種飛機,是與運20大型運輸機、C919大型客機并稱的三型國產大飛機之一。
此次鯤龍AG600全狀態新構型滅火機的首飛成功,標志著鯤龍AG600項目全面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也標志著滅火功能型號研制取得重大突破,跨越了又一個重大項目里程碑,是國家自主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建設的重大階段性成果。

在工程化驗證階段,鯤龍AG600技術驗證機相繼實現陸上、水上、海上首飛,關鍵性能試驗試飛和汲投水滅火功能驗證試飛,突破掌握了氣水動融合布局、高抗浪適海船體、復雜高支柱起落架等關鍵技術,為項目發展奠定了堅實可靠的技術基礎。在實用化應用階段,主要是開展全狀態新構型滅火機、救援機研制和適航取證。

此次首飛的鯤龍AG600全狀態新構型滅火機最大起飛重量60噸,最大載水量12噸,填補了國產大型航空滅火飛機的空白。該型機設置增壓艙,采用電傳飛控和綜合航電,配置全任務系統,相比技術驗證機具有更高安全性、更大投水量、更遠航程、更優秀的平臺系列化發展能力。
2018年鯤龍AG600技術驗證機水上首飛成功,習近平總書記簽發賀電,勉勵研制全線“再接再厲,大力協同,確保項目研制成功,繼續為滿足我國應急救援體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需要、實現建設航空強國目標而奮斗”。


航空工業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發揮各級黨組織在型號研制攻堅中的“定海針、壓艙石”作用,不斷加強全局性、戰略性統籌,持續完善項目管理制度,全力推動項目發展。研制全線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和科研生產的重重困難,多線并進、多措并舉、多方協同,全力確保完成各項研制攻堅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國家部委的指導幫助下,在中國航發、中國電科等行業內外相關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的大力支持協同下,鯤龍AG600立足于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實現了包括發動機、關鍵機載系統在內的100%國內自主配套,真正體現了獨立自主創新。一大批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得到應用,有效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和質量提升,展現了突出的示范帶動作用。
來自中國應急管理部的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自然災害形勢復雜嚴峻,極端天氣事件多發,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07億人次受災,因災死亡失蹤867人,緊急轉移安置573.8萬人次;倒塌房屋16.2萬間,不同程度損壞198.1萬間。
自然災害頻發之下,應急救援系統的及時反應尤為重要,應急救援裝備的補足也成為重點。


鯤龍AG600擁有執行應急救援、森林滅火、海洋巡察等多項特種任務的功能,其上半部分是飛機,下半部分是船形結構,飛行速度快、航程長,可以在海上直接降落,從驚濤駭浪中搶回生命。若遇森林火災,它不用減速,可直接俯沖至附近水面,一邊高速滑行一邊快速汲水,隨后迅速騰空飛抵火場,單次投水面積達4000余平方米。AG600所具有的強大救援本領對于我國應急救援裝備建設的重要意義不言自明。


為此,航空工業將以建設鯤龍AG600為龍頭的國產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為己任,加快推動型號研制和市場化應用,積極開展滅火和救援使用模式研究,并推動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示范運營基地試點建設,計劃于2023年具備執行滅火任務能力并投入實戰應用,2024年滅火機取得中國民航適航證并交付用戶使用,2025年救援機取得中國民航適航證并交付用戶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