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紫涵
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名挑山工被肩上的重物壓彎了腰,汗水從他那黑黝黝的肌膚上流下來,滴落在青石板上。可他并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向上攀登,山頂離他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讀完《挑山工》,這幅畫面浮現在我腦海,揮之不去。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馮驥才,他和畫友去泰山寫生,發現挑山工雖然肩上挑著重物,但走得并不慢。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可并不比游人走得慢,原因是什么呢?挑山工說:“我們哪有什么近道……我們得一個勁兒往前走。”什么叫“一個勁兒”?“一個勁兒”就是奮勇攀登,就是不懈努力,就是認準目標。正因為有了這個勁兒,挑山工才走得快。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人像挑山工一樣具有“一個勁兒”。比如奧運冠軍劉翔,認準目標一個勁兒地每天在操場上練習下蹲、起跑、跨欄,魔鬼式的訓練,終于讓他在奧運會上奪得了金牌;比如默默奉獻的科學家們,他們日以繼夜地在研究室里工作,把一顆顆衛星送上了太空,讓一個個高科技產品進入尋常百姓家……
我不禁問自己:我是不是也有“一個勁兒”的精神呢?不,沒有,我怎么可能比得上他們呢!記得有一次,媽媽叫我打掃房間。一開始,我還覺得做起來挺輕松,可沒多久,就覺得辛苦撂了挑子,等著媽媽來做。學習上,我也好不了多少,缺少一往無前不怕難的勁頭。
馮驥才從泰山回來后,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被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但他仍然一步步地向上攀登。
馮驥才把這幅畫掛在他的書桌前,因為他需要它。我也把這幅畫掛在了心里,因為我也需要它。
(指導老師:祝湘農)
點評:
文中沒有詳細介紹《挑山工》一文的主要內容,而是巧妙地抓住挑山工身上具有“一個勁兒”的精神來發揮,列舉劉翔和科學家們的例子,并通過與“我”正反對比,構思巧妙,是一篇別出心裁的讀后感。結尾言簡意賅,別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