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明
省委人大工作會議上,吳政隆書記強調,“要牢記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切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涵蓋了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各個環節。堅持好完善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全省各級人大要認真貫徹落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這一主要民主渠道作用,不斷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實現形式和路徑,使人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真實、生動、具體地體現在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確保黨和國家機關在決策、執行、監督落實各個環節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
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在黨的領導下形成、發展和實現的,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全面落實黨的領導,全過程人民民主才能有序推進,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實踐充分證明,在我們國家,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有能力有威望把廣大人民群眾有效地組織起來,積極穩妥地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統籌好各方利益和訴求,凝聚起全社會共識,形成最大公約數,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保證全過程人民民主始終在法治軌道上平穩有序地運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民主不是裝飾品,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來。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忠實代表人民意志,把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人大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立法決策中充分體現人民意志,把人民群眾的權利保障和具體利益放在最優先位置,通過法規制度保證人民群眾的權利應享盡享,讓制定和修訂每一部法規都能有效匯集民意、集中民智、贏得民心。在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上充分尊重人民意愿,著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根本利益行使好重大事項決定權,使作出的決議決定符合人民群眾的意愿,真正讓人大成為代表人民決定國家事務的權力機關。在有效監督上充分維護人民利益,聚焦人民群眾重大關切,充分發揮各種法定監督形式的特點優勢,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發揮好代表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加強代表工作能力建設,在深化“兩個聯系”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職,使發揮各級人大代表作用成為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制度化常態化邀請代表參與立法調研、起草、論證、評估和列席常委會會議參加審議、詢問、評議等工作,推動常委會與代表聯系更加密切,提出意見建議的途徑更加暢通。豐富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拓寬聯系渠道,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更好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健全代表議案處理和建議辦理工作機制,以高質量辦理成果彰顯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政治、法律和社會效應。
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工作機制。建立公民旁聽人民代表大會、人大常委會會議制度,不斷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審議制定法規,審查批準計劃、預算,決定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出任何決議決定等,都要通過調查研究,通過座談、論證、咨詢、聽證、懇談等方式,最大限度吸納民意、匯聚民智。推進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建設。加強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使立法民意的“直通車”班次更多、線路更廣、覆蓋更全,保證基層群眾原汁原味的意見建議更加順暢直達立法機關;推進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代表聯系點等平臺建設,使之成為人大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民意窗”“連心橋”,及時收集、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訴求;發揮好人大民意征集機構職能作用,推進網上民意征集平臺建設,主動征集人民群眾意見建議,厚實人大依法履職的民意基礎。
強化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通過制定完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法律法規,以完備的法規制度設計保障人民群眾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另一方面要不斷完善人大及其常委會高效運行的制度機制,按照新修訂的地方組織法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議事制度、工作規則,完善權力機關決策機制、立法機制、監督機制、代表工作機制和人大機關運行機制,確保人大作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發揮。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新征程上,我省各級人大將以依法履職盡責的生動實踐,最大限度匯集人民智慧、凝聚人民力量,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