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不僅貓、狗或者昆蟲們會通過氣味來互相辨認、進行“社交”,人類也會因為對方的氣味而受到吸引,進而產生志趣相投,甚至是怦然心動的感覺。換句話說,氣味越相近,越容易“看對眼”。
沒想到,一直以為是比喻性質的“臭味相投”居然是有科學依據的!近日,刊登在《科學進展》上的一篇論文表示:不僅貓、狗或者昆蟲們會通過氣味來互相辨認、進行“社交”,人類也會因為對方的氣味而受到吸引,進而產生志趣相投,甚至是怦然心動的感覺。
研究團隊是來自以色列國家人腦成像與研究所的三維科學家們。他們研究發現:人類會下意識尋找與自己身體氣味相近的人。換句話說,氣味越相近,越容易“看對眼”。
研究團隊的一名科學家說:“當我們第一次與他人見面時,有時會立即產生強烈的共鳴,這讓我們覺得彼此已是多年的好友了。”她想知道這是否與體味有關,因為之前的研究發現,人們見面時會下意識地嗅一嗅氣味,例如,握手后把手放到鼻子旁。

“臭味相投”實驗現場
她和同事招募了20 對同性、非戀愛關系的朋友,一半是女性,一半是男性。實驗中,參與者不能食用味道大的食物,睡前需要使用無香肥皂洗澡,且睡覺時需要穿特制的統一T恤。之后,T 恤會被送入專門的氣味分析設備(俗稱電子鼻)中,通過其氣味感覺單元分析氣味之間的各種分子組成的相似程度。在經過6 個月的實驗后,科學家們發現,親密朋友之間身體氣味的化學特征相似度更高。
科研團隊認為,這種現象可能與友誼或感情在生理層面的意義有關。因為越來越多的研究表示,人類可以僅從體味中推斷出同胞的情緒狀態(比如恐懼或快樂)。相似的體味會誘發相似的大腦活動模式,從而產生親近的情感,而接觸陌生人的體味則可能誘發相反的大腦反應。當然,長期生活在同一地區、一起吃飯等經驗也會反過來影響雙方的體味,使其越來越趨于一致。
接下來,上述科學家和同事招募了17 名素未謀面的人,并用電子鼻分析他們的體味。然后,每個人輪流與其他同性參與者進行非語言游戲。結果發現,氣味相似的兩組人更有可能在游戲中相互產生好感。
在實驗中,電子鼻采集的體味數據被錄入計算模型中后,能夠以71%的準確率預測兩人之間積極互動的情況。這意味著體味蘊含著可預測陌生人之間社交互動質量的信息。
這些發現很有意義,因為研究表明,人們傾向于同年齡、種族、教育、宗教、外貌、性格和價值觀等與自己相似的人成為朋友。
另一名研究人員說:“人類在社會交往決策中依賴于其他更占主導地位的因素。盡管如此,我們的研究結果確實表明,鼻子在我們選擇朋友方面所起的作用比以往更大。”
曾有基因公司聲稱,可以幫客戶找到“臭味相投”的對象。依據理論就是:人類在自然情況下,會通過鼻子尋找和自己基因相配的人,因為人類喜歡免疫系統和自己不同的人身上所散發的味道。不過茫茫人海,用鼻子聞顯然太慢,現在這些歐美基因測試公司可以幫你采集DNA,進行更有效率的“基因相親”。
威爾士加的夫大學的提姆·雅各布教授解釋稱,每個人的免疫系統和他身體的氣味都獨具特色,但就同一個人來說,其免疫系統和氣味的類型是非常相似的。兩個人的氣味相差越大,他們免疫系統的差異可能也會越大。從養育健康下一代的角度來說,具有不同免疫系統類型的人相互結合是最好的選擇——這樣生育出的孩子將會從父母那里繼承到更為有效的免疫能力。
事實證明,氣味可以勾起你的回憶,改變你的情緒,甚至幫你找到最佳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