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萌

7月7日,記者見到了時任呂梁市水利局水保技術推廣站站長、正高級工程師樊秉更。許是長年在戶外工作的原因,樊工面色黝黑,卻神采奕奕。
呂梁市地處晉陜峽谷東岸黃土高原生態脆弱區,這里曾經溝壑縱橫,缺林少綠,土地貧瘠,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嚴重。
20世紀90年代初,樊秉更從太原理工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呂梁水利局,一次老局長帶他到中陽縣下棗林鄉,向到呂梁參加現場考察工作的領導匯報時說:“呂梁地處晉西黃土高原,山區面積占到90%以上,可以說呂梁貧困在山,希望在山,出路也在山。近年來,我們在貧困山區進行水土保持建設,探索出有效的治理模式,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山頂戴帽子,山腰衿帶子,溝底穿鞋子。”這種有效的治理模式,深深印在樊秉更內心深處,引起他濃厚的興趣。
此后多年,樊秉更持續研究并深入探索,在初步治理的基礎上,將老局長提到的治理模式進行改進,大力實施了旱井集雨微灌工程,硬化通向梯田道路,在淤地壩下游實施壩灘聯治、興建排洪渠等配套系列工程,形成了水土流失高效綜合治理新模式。
樊秉更說,三川河是黃河的一條支流,位于呂梁市中西部,曾是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劣、生活水平落后的地方。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他和同事們探索完成了四種淤地壩除險加固新模式:一是將漿砌石溢洪道改為混凝土溢洪道,二是建設豎井式溢洪道,三是修建溢流堰低于設計淤積高程的溢洪道,四是采用頂管穿越法修復水毀涵洞。2020年10月20日,山西省水利廳在柳林縣召開現場會,推廣這四種模式。
采訪快結束時,樊秉更感慨地說:“我從內心深處熱愛自己從事的水保工作,《水保美》正是多年情感的投入,是發自內心的情不自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過的‘抓鐵有痕’,我只要認準的事就緊緊抓住不放,持之以恒,定要抓出成效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