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運青

他,五十來歲,中等身材,橙色寬松的工作服包裹著消瘦的身軀,肩膀略窄。粗短的頭發灰白相參,因長年風吹日曬,瘦削的臉顯得黝黑,眼角細長,眼神明亮,深灰色的眼睛總是專注地追隨著掃帚,衣袖和褲腿有幾處洗不干凈的污漬……
滂沱大雨的早晨,我在公交站等車。路面的積水沒過了腳踝,街道變成“河流”,滔滔的雨水裹著枯枝、落葉、小磚頭等雜物一股腦門地向低處排水口奔流而去……最后雜物堵塞住了排水口,匯聚起來的水流繞過排水口涌向四面八方,重新涌上街道,積水越積越深……
他披著橙色的環衛雨衣,穿著雨靴,蹚著急流,手里提著一個垃圾袋,快速走到排水口,彎下腰不假思索伸手去抓堵在排水口的雜物,一把把將雜物塞進垃圾袋中……偌大的袋子塞滿了,排水口疏通了!積水形成了一個大漩渦,快速瀉入下水道……但他仍在繼續掏,似乎下面還有東西卡住了……突然,他的手像觸電似的縮了回來,他看了看大拇指,估計是被什么鋒利的東西扎到了。可他緊接著又將手伸入了積水中……路面的積水漸漸變淺了……他雨衣背面的“萬家美”在雨水的沖刷下顯得更亮了……
那天傍晚很冷,我把臉藏在外套的帽子里,漏出兩個眼睛,在校門口等孩子放學。我看到他低著頭,略彎腰,緊緊握著掃把,揮動著臂膀,白手套沾滿塵土,斜陽灑在他的身上……每當有人從身邊經過,他都會停一下揮動的手,過往的人們報以他默契的微笑,心領神會地加快了腳步……他們彼此陌生,但當那把掃帚在彼此的心間稍作停留時,這個城市的風——是輕的,心——是暖的……
春天到了,人行道邊沿的磚縫里長出參差不齊的雜草。他時不時地蹲下身來拔那些雜草,動作熟練麻利,像田間的農人在悉心管理自己的田園……我感覺身邊的一切都靜止了,他所在之處變成了一個小小的舞臺,他就是舞臺上的那個焦點!這時,只見他把掃把扣在左手的手肘處,彎下腰,用右手的食指去摳出塞在磚縫里的小塑料片,轉身投進了他的手推車前綁著的一個大麻袋中,細看發現這個麻袋是用來裝可回收垃圾的,“物盡其用”,他做得細致而周到。
車身上印著碩大的“萬家美”的自裝卸式垃圾車駛過來,停在垃圾桶擺放點的路邊。他首先快速解下手推車上的大麻袋,轉身將手推車推進垃圾車,固定好位置,接著走到車尾右上側處按動綠色的電子按鈕,垃圾車啟動倒垃圾程序,然后他麻利地將倒掉垃圾的手推車拉出來,扣好后車蓋,最后從觀后鏡中向司機示意已完成操作。垃圾車緩緩地駛向了下一個垃圾站點……
估計到了下班時間,他收拾好工具,將垃圾車擺放在垃圾站點,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走到旁邊的公交亭坐下來等車。我看見他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本小冊,很好奇他看的是什么書,忍不住湊過去——竟然是指導垃圾處理、分類的書!不由心動:“師傅,打擾一下,您工作這么辛苦了,還學習呢?”他抬起頭,眼里含著笑:“以前垃圾是一股腦掃在一起裝車拉去焚燒,或者隨便倒在郊區附近空曠的地方。現在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都必須科學地處理垃圾,再說垃圾焚燒也污染空氣。我們要與時俱進,得學會垃圾分類處理。所以,我必須學習,弄懂,吃透,才能更好地工作!這也是我的職責所在。”好一個“職責所在!”
鈴聲響了……孩子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向我走來。我說:“媽媽剛才看見環衛工人辛苦地工作之后還看書學習垃圾分類處理方法,很佩服他!”兒子說:“嘿嘿!媽媽,你知道嗎?我們學校準備舉行“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同學們都在抓緊學習呢!要是我們每個人都懂得垃圾分類,注意環境衛生,那么環衛工人的工作就輕松多了。等我長大了,我要發明一種大型多功能自動掃地機。邊掃地,邊進行垃圾分類,還能把垃圾處理成肥料……環衛工人只需用操控器來操作,就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寶貝的想法真好,有創意,有愛心。只要你努力奮斗,一定會夢想成真的!”
正和孩子說著,回頭已不見那一抹身影。街燈逐漸亮起,映照出他們一天的勞動成果——干凈、整潔、明亮……此刻的他,正趕往回家的途中,哪一窗在翹首盼他歸來?
在這個美麗的海濱小城,菠蘿之鄉,有多少像他這樣的環衛工作者?他們穿梭在城市的風雨中淹沒在城市的煙塵里。是他們的勤勞守護住這萬家的美麗與祥和!是他們讓這座小城有了最樸素、最純粹的靈魂!是他們讓這萬家燈火充滿了愛與溫暖……
點亮萬家燈火,你我皆是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