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少希 賈文文 邱菊 李群真 郭樹繁
(河北省中醫(y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現(xiàn)階段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咽喉炎已得到臨床廣泛應用,治療效果已得到明顯提升,尤其是對于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而言,因中醫(yī)具有不良反應小、安全性高的特點,可有效避免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所帶來的不良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更利于老年患者的治療〔1,2〕。而中醫(yī)治療講究辨證論治,依據(jù)辨證分析結果確定治療方案,辨病與辨證相互結合,對于不同癥型的患者,實施不同的中醫(yī)治療方案,以最大化的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良性預后〔3,4〕。結合中醫(yī)治療辨證論治的特點,盡早明確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中醫(yī)證型特征,并觀察其可能的影響因素,對選擇合理治療方案,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目前,研究指出,慢性咽炎的不同證型與患者飲食習慣相關〔5〕。但因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多伴基礎疾病,甚至部分合并多種疾病,導致患者中醫(yī)證型可能存在較大變化,或受多種因素影響,但目前相關研究還尚未見,具體影響因素還需進一步探索。本研究擬分析老年慢性咽喉炎中醫(yī)證型特征情況及其影響因素。
1.1一般資料 前瞻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河北省中醫(yī)院就診的150例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齡60~82歲,平均(71.26±3.14)歲;病程3個月至6年,平均(3.10±1.17)年。納入標準:①慢性咽喉炎符合相關診斷標準〔6〕;②年齡≥60周歲;③患者意識水平正常,可配合研究;④患者接受中醫(yī)四診。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者;②合并精神障礙者;③伴有視力、聽力等障礙者。研究實施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中醫(yī)證型判定方法 參照《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學》〔7〕中相關標準進行中醫(yī)辨證分型,主要采用面訪為主要調查方法。在自然光線下,使患者處于平靜狀態(tài),對患者進行望、聞、問、切,采集中醫(yī)四診數(shù)據(jù),由兩名或兩名以上副主任醫(yī)師判斷患者的舌脈。中醫(yī)癥型包括肺腎陰虛證、脾胃虛弱證、脾腎陽虛證及痰凝血瘀證。
1.3基線資料調查方法 自制基線資料調查問卷,詳細詢問患者及其家屬基線資料,記錄一般情況,內容包括:(1)年齡:劃分為>75歲,≤75歲;(2)性別;(3)體重指數(shù)(BMI):劃分為正常(BMI≤23.9 kg/m2)、肥胖或超重(BMI>23.9 kg/m2);(4)病程:劃分為>2年,≤2年;(5)扁桃體炎;(6)是否喜好辛辣;(7)有無飲酒史;(8)有無吸煙史;(9)合并高血壓:參照指南進行判定〔8〕;(10)合并糖尿病:參照指南進行判定〔9〕。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Shapiro-Wilk正態(tài)性檢驗、χ2檢驗。
2.1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中醫(yī)證型特征分布情況 150例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中,檢出最多證型為肺腎陰虛證〔55例(36.67%)〕,后依次為痰凝血瘀證〔42例(28.00%)〕、脾胃虛弱證〔28例(18.67%)〕、脾腎陽虛證〔25例(16.67%)〕。
2.2不同臨床特征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中醫(yī)證型特征比較 不同性別、BMI、飲酒史、吸煙史、合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不同中醫(yī)證型特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年齡≥75歲的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脾腎陽虛證占比高于年齡<75歲者;病程>2年、合并扁桃體炎、喜好辛辣的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痰凝血瘀證占比高于病程≤2年、無合并扁桃體炎、不喜好辛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臨床特征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中醫(yī)證型特征比較〔n(%)〕
辨證論治是中醫(yī)認知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通過辨證論治的效果可驗證治療方案是否正確,辨證不統(tǒng)一則易導致治療思路出現(xiàn)偏差,影響治療效果〔10〕。現(xiàn)階段中醫(yī)對于慢性咽喉炎的病機尚未完全分辨清晰,病理病機較為復雜,無統(tǒng)一的量化標準,辨證分型尚依賴于經(jīng)驗判斷,分型鑒別可能存在一定偏差〔11〕。因此,盡早明確老年慢性咽喉炎的中醫(yī)證型特征及其發(fā)病影響因素,對后續(xù)中醫(yī)治療方案的合理選擇至關重要。
本研究結果表明肺腎陰虛證、痰凝血瘀證是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的主要中醫(yī)證型特征,分析原因可能與慢性咽喉炎的發(fā)病病機主要集中于本虛標實,以肺腎陰虛較為常見,虛火上升,脾虛失運,咽喉失養(yǎng),痰瘀互結、痰瘀致病,氣機受阻,氣滯引起血瘀等有關。此外,本研究結果表明年齡≥75歲可能是脾腎陽虛證的影響因素,病程>2年、合并扁桃體炎、喜好辛辣可能是痰凝血瘀證的影響因素。逐個分析可能的原因,年齡≥75歲:祖國醫(yī)學認為,年齡越大的患者因年事漸高,腎中陽氣逐漸衰退,腎陽先衰,火不生土,無法溫煦脾陽,脾陽受傷,從而逐漸發(fā)展為脾腎陽虛證〔12,13〕。對此,建議年齡較大的慢性咽喉炎患者可適當晨起鍛煉,合理調整飲食,如多食韭菜、大棗、桂圓等,少食生冷食物,如冷凍食品、冬瓜等。病程>2年:痰凝血瘀為本虛標實之證,慢性咽喉炎會反復發(fā)作日久,余邪滯留咽喉,久則經(jīng)脈瘀滯,咽喉氣血壅滯而為病〔14〕。因此,慢性咽喉炎各癥型日久可逐漸向痰凝血瘀證型轉歸,符合中醫(yī)“病久必淤”的理論。對此,建議醫(yī)務工作者多為慢性咽喉炎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叮囑患者遠離潮濕環(huán)境,多參加戶外活動,如步行、慢跑等,飲食方面常食紅糖、絲瓜等活血化瘀的食物。合并扁桃體炎:伴有扁桃體炎的患者可分泌多種、大量的炎性分泌物及有害病菌,繼而導致慢性咽喉炎反復發(fā)作,纏綿難愈,余邪滯留,日久不去,氣血阻滯,痰濁內生,氣滯血瘀,痰瘀互結,脈絡閉阻,從而出現(xiàn)痰凝血瘀證〔15,16〕。對此,建議合并扁桃體炎的慢性咽喉炎患者可及時服用消炎藥物進行治療,多喝水,多食用綠色蔬菜和水果,保持生活作息規(guī)律。喜好辛辣:好食辛辣的患者脾胃受損,痰凝結于咽喉,加之過食辛辣,極易引起肺胃蘊熱,邪熱搏結,上蒸咽喉,煉液成痰,阻滯咽喉氣血而引起痰凝血瘀證〔17,18〕。對此,建議在為慢性咽喉炎患者進行合理治療的同時,還需多關注患者的飲食方面,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調理計劃,告知患者忌辣,戒煙戒酒,適當可采用活血化痰藥物。
綜上,肺腎陰虛證、痰凝血瘀證、脾胃虛弱證、脾腎陽虛證是老年慢性咽喉炎患者主要中醫(yī)證型特征,其中肺腎陰虛證占比最高,年齡≥75歲可能是脾腎陽虛證的影響因素,病程>2年、合并扁桃體炎、喜好辛辣可能是痰凝血瘀證的影響因素,臨床可針對上述影響因素制定合理干預方案,以更好地提高老年慢性咽喉炎中醫(yī)辨證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