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莎琳
呂波和胡蕓原本是一對幸福的夫妻。可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呂波失去一條腿。面對殘疾的丈夫,面對車禍后的巨額賠款,胡蕓的心態變了,她向丈夫謊稱要理財,從而卷走呂波車禍賠償的50 萬元。夫妻之間,一起特殊的經濟糾紛就這樣出現了……
那么,這些賠償款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可以追回嗎?
1988 年,呂波出生在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一個小鎮。2003 年,他初中畢業后先在本市打工,3 年后跟著朋友一起去深圳闖蕩。
呂波為人豪爽,喜歡交朋友,在深圳打工期間勤勤懇懇。轉眼到了2013 年,呂波快滿25 歲了,父母給他在鎮上建了房子,希望兒子可以早日結婚生子。于是,2013 年春節后,呂波沒有回深圳,而是留在了家鄉。
父母到處托人給兒子介紹對象。經過幾次相親,呂波和隔壁鎮上的女孩胡蕓戀愛了。胡蕓長得不算漂亮,可是端莊大方,說話做事頗為得體。相處1 年后,在雙方父母的催促下,兩人在2014 年國慶節結婚。
起初,呂波和胡蕓都在黃石市打工,雖然收入不高,可好在他們住在自家建的房子里,沒有還房貸的壓力,小日子過得還算安穩。2016 年初,兒子出生了。因為要帶孩子,胡蕓便做起了全職主婦,家里的開銷都要靠呂波不高的收入,經濟壓力突然增大。
夫妻之間,需要相互理解和扶持,才不會漸行漸遠。
初為人父,呂波明白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他拼命工作,有時一天打幾份工,幾乎每晚都是疲憊不堪地回來。這一切胡蕓都看在眼里,她在心疼丈夫的同時,也努力學習怎么開網店,做微商,盡力幫丈夫分擔一些。
勉強維持了3 年,兒子要上幼兒園了,胡蕓決定繼續工作。呂波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多賺錢,改善家庭條件,為兒子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2019 年春節后,呂波來到武昌一家物業公司應聘保安,被順利錄用,工資每月5000 多元,公司提供員工宿舍,還包工作餐。胡蕓在大冶市區打工,每月也有3000 多元收入。呂波在武漢的生活十分單調,他每天兩點一線來往于單位和宿舍,生活上節衣縮食,從不亂花錢。雖然和家人分居兩地,但一有空,呂波就回家看望妻兒,夫妻倆對漸漸好轉的生活現狀頗為滿足。
這樣的情形維持了將近兩年,誰知天有不測風云,原本平靜的生活一下被打亂了。2021 年1 月中旬的一天,呂波在崗亭處執勤,四處巡查時,身后一輛小轎車突然失控撞向了他……肇事司機是名66歲的老太太,她錯把油門當成剎車。老太太一時不知所措,還是呂波的同事打電話叫來救護車,才把呂波送到附近的醫院搶救。

胡蕓聽說呂波出了車禍,急忙把孩子送回娘家,再趕到武漢的醫院。呂波躺在病床上,胡蕓一進門,看到呂波的右腿空蕩蕩的,立馬淚如雨下,失聲痛哭:“我當初就不該同意你來武漢打工……”
因為車禍造成重傷,呂波的右腿被截肢了,他在醫院的病床上躺了3 個月,那年的春節都是在醫院度過的。那段時間,是他人生最晦暗的時刻。
住院時間,肇事方請了護工照顧呂波。漸漸地,胡蕓去醫院少了,呂波的父母和姐姐來醫院的次數都比胡蕓多。胡蕓向他們解釋說,自己不僅要工作,還要帶孩子。胡蕓每次去看望呂波,都特別關心賠償的事情,并進行法律咨詢,保持著和肇事方、律師的聯系。
出院后,由于身體原因不能繼續工作,呂波便回到鎮上的家中和妻兒一起生活。這時,胡蕓的代理律師也找好了。2021 年5 月,他們向武漢市武昌區法院起訴。法院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經司法鑒定,呂波為七級傷殘,工傷傷殘鑒定為五級。呂波的誤工期為180 天,護理期90 天,營養期90 天,后期治療費為8000 元,最后交通事故賠償約100 萬元,工作保險和單位賠償約50 萬元。兩項一起合約150 萬元,10 個工作日內到賬。
呂波的銀行卡上一下有了這么多錢,胡蕓便有了些想法。她對呂波說這筆錢可以用來理財,銀行有50 萬元以上存款就能成為VIP 客戶,有專屬的理財經理服務,還可以享受各種待遇。
“錢生錢,死錢才能變活呀!”胡蕓的這句話讓呂波心動了。他考慮到自己截肢后只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家里上上下下都要靠胡蕓照顧,自己又不懂理財,如果胡蕓能把這筆錢打理好,那生活就有保障了,于是,他便前前后后給胡蕓一共轉賬50 萬元。
呂波過去性格開朗,發生車禍后變得沉默寡言,情緒很不穩定,對生活心灰意冷。漸漸地,他隱約感覺妻子對自己的態度沒有以前好了。但他想,自己沒了工作,妻子掙錢養家壓力大,有點情緒也可以理解。
兩人就這樣各打算盤地生活了半年。2021 年11 月底,一天晚飯后,呂波問胡蕓那50 萬元的理財情況如何,不料胡蕓卻支支吾吾的不說重點。呂波繼續追問,胡蕓干脆不管不顧地說:“那筆錢早就被我一分不剩地轉移走了,至于收益,你就不用過問了!”
呂波一聽,頓時火冒三丈。畢竟這些是自己未來的活命錢啊,他已經失去一條腿,下半輩子都要靠這些錢生活。兩人大吵了一架,胡蕓帶著兒子回了娘家,呂波因為沒人照顧,只好回到自己父母家。
夫妻倆分居的這段時間,呂波不停地要求胡蕓返回50 萬元,隔三岔五就去胡蕓娘家討說法,爭吵不斷。讓呂波寒心的是,胡蕓不僅拒絕還款,還要求呂波繼續給自己轉賬。
呂波失望到了極點,感覺生活無望,想到了離婚。他聯系之前委托辦理交通事故賠償官司的律師,咨詢離婚的事情,律師告訴他:“因人身傷害收到的賠償為個人財產,但150 萬元的賠償也有一部分是夫妻共同財產,比如說公司發給你的停工留薪期的工資等。而且你在拿到錢后給女方轉了50 萬元,該50 萬元已經成了夫妻共同財產。所以,你就算起訴離婚,最好的結果也只是分50 萬元的一半。”
律師的話猶如一盆涼水倒在了呂波身上。之后好幾天,他仔細琢磨律師的話,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2021 年12 月15 日,呂波把他的苦惱告訴同事,同事們都很同情他。其中一個同事建議呂波再去咨詢一下別的律師,并介紹了自己認識的一位張律師,代理過很多棘手的離婚案件。呂波仿佛看見了一絲曙光,第二天就趕到武漢,和張律師約談。
張律師雖然之前辦理過很多離婚案件,可還是第一次接待截肢后安裝假肢的客戶,對呂波的遭遇很是同情。認真了解全部情況后,他安慰呂波:“別擔心,你的官司是可以打的。”
首先,關于150 萬元賠償問題。毫無疑問,該150 萬元為呂波的個人財產。《民法典》明確規定,因人身損害獲得賠償或補償為個人財產,這種賠償或補償款具有極強的人身依附性,呂波所有的賠償均源自于自己身體受到的傷害,這些賠償都是對呂波的個人賠償,并不包括其妻子。
其次,呂波向妻子轉賬的50 萬元財產權性質是否發生了轉變。不管這筆錢是放在妻子賬戶還是呂波賬戶,因是夫妻關系,其賬戶都是共同的,財產性質并沒有轉變。呂波向胡蕓轉賬50 萬元,就好比呂波將自己的錢從左口袋放到了右口袋,個人財產依然是個人財產。
呂波聽了張律師的分析,覺得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可以放下了。接受呂波的委托后,張律師派其助理夏律師加急處理了這個案件。12 月26 日,呂波騎電動車跑了幾十公里和夏律師一起去當地的法院立案。他們撰寫的起訴狀的訴訟請求為:判決離婚,希望原告撫養孩子,被告(女方)每月給2000 元撫養費,并盡快返還之前的50 萬元。
2022 年1 月19 日,法院開庭審理。胡蕓沒有請代理律師,獨自出庭。出庭時,胡蕓痛哭流涕,訴說這幾年自己獨自帶孩子,照顧家庭的種種艱辛。即便呂波受傷致殘了,她也沒有嫌棄他,除了讓呂波轉錢,自己并沒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當法官和律師問她那筆錢的去處時,胡蕓閉口不提,并且堅決不同意離婚。休庭后,張律師和法官多次做胡蕓的工作。
呂波因受傷,心情一直不好,即使住在父母家中,也經常發脾氣。他在辦理離婚期間承受著巨大壓力,每天都會給張律師發很多信息。
張律師回到武漢后,繼續和呂波、胡蕓保持聯系。2 月21 日,張律師再次詢問胡蕓50 萬元的去向,胡蕓先是轉移話題,之后又吞吞吐吐。張律師嚴肅地對她說:“你如果不告訴我真相,我也幫不了你了。”胡蕓沉默了許久,這才說出,50 萬元全部被她用來還債了。
原來,胡蕓一人在家帶孩子時,因為無聊,鄰居經常喊她去打牌。剛開始她手氣不錯,贏了些錢,接著玩上了癮,不知不覺開始輸錢。她不甘心,想盡快回本,于是找人借高利貸,結果越輸越多……胡蕓悔不當初,說自己現在實在沒錢還給呂波。
從胡蕓躲閃的眼神里,張律師看出這些話其實都是借口。于是,他從孩子角度和夫妻感情角度勸說胡蕓,可是胡蕓依舊不為所動,張律師于是嚴肅告知:“這筆錢是呂波的活命錢,你若堅持一分不還,他不會罷休的。你也知道他現在情緒很不穩定,目前案件還在委托階段,我還能通過溝通來安撫他的情緒,等到庭審結束,我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情。”
胡蕓思前想后,不敢想象呂波會做出怎樣偏激的事情,終于同意離婚,但她堅持要兒子的撫養權。而且,她表示自己一下子沒有那么多錢還給呂波,希望能給5 年期限,她每年還呂波10 萬元。
呂波聽說后堅決不同意,要求胡蕓一次性拿出50 萬元,并且不同意將兒子的撫養權給她,調解再次陷入僵局。
2022 年3 月2 日上午,胡蕓主動和張律師聯系,經過溝通,最終確定雙方離婚條件:男女雙方自愿離婚,女方返還男方50 萬元,于3 月25 日之前支付30 萬元,剩余的20 萬元一年內付清。若女方在上述期限未履行還款義務,則男方有權利要求女方一次性給付所有款項。孩子的撫養權歸女方,男方一次性支付孩子到成年的撫養費13.3 萬元,男方可以經常去看望孩子。
當天下午,兩人去法院簽署了離婚調解書。胡蕓沒有食言,在3 月25 日將30 萬元還給了呂波。
(除律師外,文中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