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王瓊,姜昕,鄭靜
毛細支氣管炎屬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臨床癥狀主要為咳嗽、喘憋,因嬰幼兒的免疫抵抗力較差,因此該疾病多發人群以嬰幼兒為主[1]。其中,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誘發的毛細支氣管炎占比較大。病情較輕的患兒經治療后可恢復,嚴重者如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則可能發展為肺氣腫、哮喘甚至死亡,嚴重威脅嬰幼兒的生命健康[2]。目前尚未發現診斷RSV 毛細支氣管炎的有效因子,因此尋找生物標志物十分必要。微小RNA(miRNA)是一類高度保守的小RNA,通過與其靶基因特異性結合,調控人類約30%的基因表達,在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miR-155 是其家族中重要的一員[3]。有研究表明,RSV 肺炎嬰幼兒外周血miR-155 水平升高,且miR-155 水平與炎性因子呈正相關[4]。程序性細胞死亡因子4(PDCD4)在多種腫瘤中發揮抑瘤作用,參與細胞周期、增殖、凋亡等過程。PDCD4受多種miRNA的調控。有研究發現,糖尿病腎病血管鈣化患者血清miR-155 和PDCD4 mRNA呈顯著負相關,且兩者之間存在結合位點,推測可能是miR-155 通過靶向PDCD4 影響糖尿病腎病患者發生血管鈣化[5]。目前,關于miR-155 和PDCD4 在RSV 毛細支氣管炎中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擬探究RSV毛細支氣管炎嬰幼兒外周血miR-155與PDCD4表達的關系,旨在為該疾病的診治提供一定的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2018 年2 月—2021 年2 月上海浦濱兒童醫院兒內科收治的106 例RSV 毛細支氣管炎嬰幼兒為研究組,其中男57 例,女49 例,年齡36 d~36 個月,平均(6.32±1.74)個月。按照《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治療與預防專家共識(2014 年版)》[6]分為輕癥組36 例、中癥組41 例和重癥組29例。納入標準:(1)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RSV 毛細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7]。(2)從發病到入院≤3 d。(3)年齡≤36個月。(4)鼻咽部RSV檢查陽性。(5)雙肺伴有濕啰音和哮鳴音。排除標準:(1)患有先天免疫系統疾病者。(2)伴有心、肝、腎疾病者。(3)2周內服用過糖皮質激素及抗菌藥物者。(4)精神系統紊亂、不能積極配合治療者。另選擇同期在本院兒保門診健康體檢的嬰幼兒65 例為對照組,體檢結果正常,排除2周內服用過糖皮質激素及抗菌藥物者,其中男36 例,女29例,年齡38 d~36 個月,平均(6.65±1.79)個月。2 組性別(χ2=0.042)、年齡(t=1.17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嬰幼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上海浦濱兒童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Trizol 試劑(廣州東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NA 逆轉錄試劑盒(北京泰澤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miScript SYBR?Green qPCR 試劑盒(上海恒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iR-155、U6 引物(廣東文華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PDCD4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上海仁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IL)-6、IL-10、腫瘤壞死因子(TNF)-α ELISA試劑盒(上海廣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R儀(上海凈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1.3 研究方法
1.3.1 樣品采集 采集各組嬰幼兒空腹外周靜脈血3~5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于-80 ℃保存備用。
1.3.2 血清miR-155水平檢測 在血清樣品中加入Trizol試劑提取總RNA。將RNA 反轉錄為cDNA,利用miScript SYBR?Green qPCR 試劑盒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qPCR)反應。反應條件:95 ℃60 s;95 ℃15 s,63 ℃30 s,72 ℃15 s,共40 個循環,以U6為miR-155的內參,其相對表達量采用2-ΔΔCt法計算,引物序列見表1。

Tab.1 qPCR primer sequence表1 qPCR引物序列
1.3.3 血清PDCD4 及炎性因子水平檢測 采用ELISA 法檢測血清PDCD4 及炎性因子hs-CRP、IL-6、IL-10、TNF-α 水平,其試驗操作均嚴格按照ELISA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軟件SPSS 23.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2 組間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2組間比較行t檢驗,多組間比較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采用SNK-q檢驗。Pearson 相關分析RSV 毛細支氣管炎嬰幼兒血清miR-155和PDCD4的關系,以及兩者與炎性因子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嬰幼兒血清miR-155 和PDCD4 表達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兒血清miR-155 水平升高,PDCD4水平降低(P<0.01),見表2。
Tab.2 The serum expression levels of miR-155 and PDCD4 in the two groups of infants表2 2組嬰幼兒血清miR-155、PDCD4表達水平(±s)

Tab.2 The serum expression levels of miR-155 and PDCD4 in the two groups of infants表2 2組嬰幼兒血清miR-155、PDCD4表達水平(±s)
**P<0.01。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 n 65 106 miR-155/U6 1.02±0.18 2.14±0.36 23.339**PDCD4(μg/L)4.97±0.96 2.84±0.41 20.078**
2.2 病情輕、中、重3 組患兒血清miR-155 和PDCD4 表達水平比較 與輕癥組嬰幼兒相比,中癥組血清miR-155 水平上升,PDCD4 水平下降(P<0.05),與中癥組相比,重癥組miR-155 水平上升,PDCD4水平下降(P<0.05),見表3。
Tab.3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miR-155 and PDCD4 in the three groups of infants表3 3組患兒血清miR-155、PDCD4表達水平(±s)

Tab.3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miR-155 and PDCD4 in the three groups of infants表3 3組患兒血清miR-155、PDCD4表達水平(±s)
**P<0.01;a與輕癥組比較,b與中癥組比較,P<0.05。
組別輕癥組中癥組重癥組F n 36 41 29 miR-155/U6 1.71±0.26 2.01±0.31a 2.85±0.56ab 75.469**PDCD4(μg/L)4.19±0.62 2.44±0.34a 1.74±0.26ab 276.596**
2.3 2組嬰幼兒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兒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6、IL-10、TNF-α水平均上升(P<0.01),見表4。
Tab.4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表4 2組嬰幼兒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Tab.4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表4 2組嬰幼兒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P<0.01。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 n 65 106 hs-CRP(mg/L)131.39±30.27 225.43±49.36 13.838**IL-6(ng/L)109.61±21.47 196.93±33.85 18.616**IL-10(ng/L)116.96±28.59 189.33±31.47 15.105**TNF-α(ng/L)4.02±1.16 5.67±1.54 7.438**
2.4 血清miR-155 與PDCD4 及兩者與炎性因子的關系 生物信息學網站ENCORI 顯示,miR-155 和PDCD4 之間存在結合位點,見圖1。且Pearson 相關性分析顯示,兩者水平呈負相關(r=-0.790,P<0.01)。此外,血清miR-155 水平與炎性因子hs-CRP、IL-6、IL-10、TNF-α 均呈正相關(r分別為0.561、0.701、0.651 和0.676,均P<0.01),PDCD4 與上述炎性因子均呈負相關(r分別為-0.580、-0.752、-0.713和-0.671,均P<0.01)。

Fig.1 Binding site map between miR-155 and PDCD4圖1 miR-155和PDCD4之間的結合位點圖
3.1 RSV 毛細支氣管炎研究目的及意義 毛細支氣管炎是由細菌、病毒、支原體等多種病原體引發的感染性疾病,RSV 是感染較多的病原體,約占36.32%,該病多發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由于該類人群免疫力差,容易反復感染,傷及肺部[8-9]。因此,探究可以準確診斷RSV毛細支氣管炎以及評估患兒病情發展狀況的輔助指標具有積極意義。
3.2 血清miR-155 表達與RSV 毛細支氣管炎發展及炎癥指標的關系 miRNA 是長為20~25 nt 的小RNA,具有一定的內源性,參與調控細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重要生理過程,miRNA 在基因網絡中與多種靶基因形成調控網,通過降解mRNA 參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10]。多種miRNA在機體炎癥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11]。miR-155 是一種多功能miRNA,其作為促炎基因通過多種調控過程參與炎性疾病的發展[4]。馮瓊等[12]研究表明,與對照組相比,新生兒肺炎患者血清miR-155水平明顯上調,經治療后其水平顯著降低,且miR-155 水平與炎性因子降鈣素原(PCT)、IL-6水平呈正相關,對新生兒肺炎有一定的診斷價值。Arroyo 等[13]研究發現,RSV感染患兒鼻腔樣本中miR-155水平較對照組明顯升高,且過表達的miR-155 與患兒呼吸道疾病嚴重程度有關。在本研究中,研究組嬰幼兒血清miR-155水平顯著升高,且miR-155 水平隨著RSV 毛細支氣管炎嚴重程度加重而明顯上升,與Arroyo 等[13]研究結果一致,提示miR-155 參與了RSV 毛細支氣管炎的發生和發展。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6、IL-10、TNF-α 水平均上升,且其水平與miR-155 水平均呈正相關。這與黃佩等[14]研究結果一致,提示miR-155 可作為輔助指標與常見炎性因子共同監測RSV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發生。
3.3 血清PDCD4 表達與RSV 毛細支氣管炎發展及炎癥指標的關系 PDCD4 是新型的腫瘤抑制因子,廣泛表達于多種組織,在多種腫瘤中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并促進其凋亡。有研究發現,下調的PDCD4可為腫瘤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15]。另有研究表明,冠心病心源性猝死患者心肌組織中PDCD4 水平呈低表達,推測其作用與調控炎癥反應密切相關[16]。Wang 等[17]研究發現,缺乏PDCD4 可上調促炎因子(如IL-6)表達,加重急性結腸炎病情,進而誘發向結直腸癌演變。本研究中,研究組嬰幼兒血清PDCD4水平較對照組顯著降低,且其水平隨著RSV 毛細支氣管炎嚴重程度加重而明顯下調,提示PDCD4在該病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調控作用。PDCD4與炎性因子均呈負相關,推測PDCD4在RSV毛細支氣管炎中可能發揮抑制炎癥的作用。Xia等[18]研究發現,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卵巢組織中miR-155 呈高表達,且miR-155 靶向負調控PDCD4,從而促進人卵巢顆粒細胞株(KGN)的增殖、遷移和侵襲。Liu等[19]研究表明,非小細胞肺癌細胞中miR-155表達上調,PDCD4表達下調,表明miR-155可通過直接靶向PDCD4發揮致癌作用。結合本研究,生物信息學分析顯示miR-155 和PDCD4 有結合位點,相關性分析顯示兩者水平呈負相關,提示miR-155與PDCD4共同參與該疾病的進展。
綜上所述,RSV毛細支氣管炎嬰幼兒血清miR-155和PDCD4水平異常表達,兩者呈負相關關系,且其水平與炎性因子密切相關,有望成為早期檢測病情發展的輔助生物標志物。但本研究樣本量偏少,且缺少機制方面的研究,下一步研究將擴大樣本量,補充動物實驗,為RSV 毛細支氣管炎的診治和病情評估提供更加詳實的數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