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張娟
十年改革創新,十年砥礪前行。
一張張照片,見證著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
一個個瞬間,記錄著城鄉社區工作者帶領居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故事。

? 2017年11月3日,民政部在北京市東城區東華門街道韶九社區舉行了全國首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特別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頒證儀式。圖為時任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黃樹賢(左)為韶九社區頒發全國首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特別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

? 2018年12月,民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指導意見》,對規范、加強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目前,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實現全覆蓋,并普遍根據實際需要由城鄉居民修訂完善。圖為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泉口街道瀏河社區運用開放空間會議技術訂立居民公約。

? 自2017年12月起,民政部共確認了51個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各實驗區圍繞實驗主題,扎實推進各項實驗任務,為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示范。圖為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之一的山東省招遠市打造的農村智慧社區信息平臺。

? 2019年2月28日,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在湖北省武漢市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18年“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此次發布的王波、左文學、付秀秀、任紅梅、米培蓮、湯亞平、楊春敏、熱先古力·托乎提、徐江麗、路亞蘭等10位先進模范,是城鄉社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

? 2020年下半年開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集中開展新一輪村(居)委會換屆選舉,這是村(居)委會任期由3年改為5年后的首次換屆。目前,全國村(居)委會換屆工作順利完成。圖為2021年12月16日,貴州省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召開第十一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大會。

▼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國城鄉社區工作者不顧安危、不講條件、不計報酬,義無反顧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作出了重要貢獻。圖為2020年2月24日,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區工作者豐楓和同事幫居民買了近100份藥,他將部分藥串成兩串掛在自己身上。

? 2021年6月29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圖為“七一勛章”獲得者、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左三)帶領社區工作者開展工作。

?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堅持有事多協商、遇事多協商、做事多協商,村(居)民理事會、村(居)民議事會、村(居)民決策聽證會、民主評議、網絡對話協商等議事協商形式廣泛發展,進一步促進了基層民主健康發展。圖為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黨員、居民代表召開居民議事會。

▼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扎實推進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壯大社區服務人才隊伍。“十三五”期末,全國社區工作者達到433.8萬人。圖為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區“全能服務”窗口。近年來,第一社區積極推行“一專多能、全能服務”,每名社區工作者充分掌握八大類83小項業務知識,實現了單個社區工作者辦最多的事、上門群眾跑最少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