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義
(珠海光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珠海 519080)
Zemax 是一款非常優秀的光學產品設計與仿真軟件[1],可以幫助光學光程師將想法轉化為理論模型,減少在光學設計過程中需要進行重復打樣的流程,加快了產品的設計時間,降低了產品設計成本。Zemax 被廣泛用于設備光路模擬,如醫療[2-3]、3D 顯示[4]、手機鏡頭設計[5]、光學元件設計[6],同時它也是光學問題分析、產品異常排查的工具,實現光學像差[7]和鬼像分析[8],以及和其他軟件進行數據通訊[9],可以指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向。
光纖準直器是一種常用的光無源器件,是其他器件的基礎元件。光纖準直器是將光纖放置于透鏡的焦點位置,從而將從光纖輸出的光束進行準直的器件。光纖準直器對的使用,可以低損耗的方式,在光纖準直器之間插入其他光學元件,從而實現復雜的光學結構和性能要求。光纖準直器的應用非常廣泛,如高功率激光器[10]、光通訊、光纖傳感[11]、激光武器[12]、生物醫療[13]等領域。
隨著對器件尺寸需求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集成,全膠工藝的需求,以及激光器輸出頭、激光武器、LiDAR的收發部分對光纖準直器的點精度要求越來越高。雷平順等[14]對多模準直器的Zemax 建模進行了分析,賈大功等[15]用傳輸矩陣的理論對點精度進行優化。但與實際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基于產品工藝的應用層面,在深入了解影響光纖準直器的點精度的各種因素的基礎上,使用Zemax 建模進行分析,并對模擬結果與行業的真實情況加以討論。在實際應用上,分析了一款光纖準直器,并提出了改進的方向,同時進行了實際驗證,測試結果表明,模擬結果與測試結果趨于一致。對實際的生產和設計有很好的指導價值。
為了符合工業生產工藝的實際應用情況,設計光纖準直器的透鏡焦距為1.91 mm,選用光通訊行業常用的單模光纖CorningSMF-28,光纖準直器的工作波長為1 550 nm,作為光纖準直器模型的基本條件,并以此進行光纖準直器點精度分析。
在Zemax 序列模式下,將系統參數中的入瞳類型設置為物方空間NA,并輸入NA 的值為0.14(根據CorningSMF-28 的光纖規格)。由于模擬的產品為準直器,光束處于準直狀態,故像空間不存在焦點,需要勾選無焦像空間,以此保證Zemax 軟件的正確運行和優化。波長設置為1.55 μm。其他參數(如視場、環境、偏振等)都保持軟件默認值。
在對光纖準直器的透鏡進行光學設計時,采用光通訊行業常用的C 透鏡(C-lens),這樣更加具有行業代表性。C 透鏡由于其玻璃原材料價格便宜,曲率加工工藝比較簡單,并且其曲率和材質的選擇多樣性,在滿足G透鏡(自聚焦透鏡)光纖準直器的幾乎所有的光學參數不變的前提下,且對光學性能回波損耗、長工作距離應用和高功率應用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使其基本取代了原來通訊行業的G透鏡。
在Zemax 的鏡頭編輯器中,設置準直器透鏡的曲率半徑為-1.42 mm(對應Surf 3 的Radius 參數,負號由Zemax 中約定的符號法則決定)、透鏡長度為2.98 mm(對應Surf 2 的Thickness 參數),透鏡材質選擇N-SF11(對應Surf 2 的Material 參數)。為了提高光學準直器的回波損耗,光通訊行業基于工藝和產品的性能考慮,光纖準直器會設計為8°角,即將光纖出射面和透鏡入射面都設置為8°面(對應Surf 1和2的YTangent參數0.141)。光纖準直器的具體參數設置如表1所示。
表1 光纖準直器的參數Tab.1 Parameters of the collimator
優化前,需要在模型中設置變量,這樣優化器才能運行。在此模型中,由于設計為準直器,變量為光纖到透鏡的距離,當光纖處在透鏡的焦平面,此時出射光是準直光。由于單模光纖輸出的光束為基模高斯光束,考慮到高斯光學的參數,準直光對應準直器出射光束的發散角最小。
設置Surf1 的Thickness 參數為變量。在評價函數中,選擇高斯光束發散角的評價函數,以此對準直器進行優化。打開Zemax 的評價函數編輯器,在出射界面Surf4上,設置優化函數GBPD,其中波長填寫為1(對應之前設置的1.55 μm),ω0輸入0.005 2(對應光纖的模場直徑MFD=10.4 μm 的一半),將評價函數的目標值設置為0,函數的權重設置為1,其他參數保持為默認值。點擊快速優化,系統將自動對光纖到準直器透鏡的距離(也稱準直器的后截距,Surf1的Thickness)進行調整,最終使得光纖經過透鏡后的輸出光逐漸成為準直的高斯光束。光纖準直器的光路如圖1所示。
圖1 光纖準直器的3D視圖Fig.1 3D layout of the collimator
一般認為光纖準直器中8°面(光通訊行業一般設置為8°角)的設計影響了光纖準直器的點精度,其確實是影響點精度的一個因素。但影響點精度的因素還有很多,如透鏡的長度、透鏡球面的偏心問題、透鏡的材質、封裝件與光學件的同心度以及其彼此的裝配公差等。下面將分別討論各個因素帶來的影響。
光纖準直器設計中引入8°角(光纖出射面和透鏡入射面),很好地解決了光纖準直器回波損耗小的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點精度的問題。在Zemax 中設置角度為變量,其他參數按照之前優化的結果保證不變,得到不同的角度對應的點精度的變化,如圖2 所示。可以看出,點精度隨角度的變化是線性的。隨角度的增加,點精度表現為線性增加。這也是為什么普遍認為點精度是8°角設計引起的最直觀的原因。在一些特殊的設計中,如其他的設計已經解決了回波損耗問題、系統對回波損耗要求不是很嚴格、系統對點精度要求特別嚴格時,減小角度是減小點精度最為有效且直接的手段。
圖2 角度與點精度的關系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angle and point error
在C 透鏡球面的加工過程中,透鏡的球面的頂點不一定在透鏡的物理軸上,它會存在一定的偏移。在設計產品時,很容易被忽視,但此模式的影響卻非常大。為了得到單一的偏心對準直器點精度的影響,將光纖的出射面和透鏡的入射面都設置角度為0°。在Zemax 中,對透鏡的偏心設置不同的值,可以得到不同的點精度。如圖3 所示,從圖中不難看出,偏心對準直器點精度的影響非常大,當然最初約定的焦距有一定的關系。焦距越大,點精度與偏心的相關性會減小。由于考慮到實際的應用,不可能通過增大透鏡的焦距來解決點精度的問題。在此,不對其進行詳細展開和討論。為了減少透鏡球面偏心對點精度的影響,需要在透鏡設計規格上增加對透鏡球面的偏心要求。
圖3 透鏡球面偏心與點精度的關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centricity of the lens surface and point error
另外在光纖準直器的元件設計和工藝制作過程中,光纖、毛細管、透鏡、外封固定件的同心度,以及光纖的外經、毛細管內外徑、透鏡外徑、外封固定件的內徑都存在公差,配合起來將存在配合公差。所有元件的同心度和公差都會使其中的光學元件產生偏心問題,同樣也會影響到光纖準直器的點精度。由于其影響與透鏡的球面的偏心屬于同一類,在此將不再重復進行分析和討論。實際使用時,可以利用這些偏心,通過一定的方法,使其相互抵消或者抵消部分,從而制備出較小的點精度。
研究透鏡長度對點精度的影響,需要在8°面存在的情況下,根據2.1 節的分析結論,元件0°,不會產生點精度。在Zemax 中,將透鏡長度設置為變量,可以得到點精度隨透鏡長度的變化。如圖4 所示。需要注意,在透鏡長度變化時,必須保證準直器的出射光束的發散角處于最小的狀態。此過程中,需不斷用之前的評價函數進行優化,保證透鏡與光纖(或者說pigtail)之間的距離會隨透鏡長度而變化,達到光束的準直性。為了方便進行描述和行業的常用術語,將透鏡的長度以節距為單位進行表示。其中0.25P對應一倍焦距長度的透鏡,此時透鏡和光纖不存在間距。
圖4 透鏡長度對點精度的影響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gth of the lens and point error
點精度隨透鏡的節距增加而減小,即隨透鏡的長度變短而增大,且呈線性變化。這也就是設計準直器透鏡的長度不能過短的原因。同時考慮到準直器其他光學參數(如回波損耗等)和產品生產工藝的難度問題,行業一般選擇0.23P左右的透鏡長度進行產品設計。
在對透鏡材質進行分析時,必須保證透鏡的焦距不變,生產工藝的要求,需要保持透鏡與光纖之間的距離一致,且存在8°面的情況下進行討論。光通訊行業選擇了N-SF11 材質做透鏡,但并不是強制的要求。對比常用的幾款透鏡材質,如圖5所示。因為光纖的材質是Silica,理論上是最好的選擇,點精度為0.38°。但Silica 材質由于折射率低,同焦距下對應的曲率最小。而小的曲率半徑會增加元件的加工難度。同時小的曲率半徑,其像差也會增加,從而導致準直器對的插入損耗變高。且Silica材質的成本比較高,成本的控制也是工業生產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圖5 不同透鏡材質對點精度的影響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terial of the lens and point error
總之,點精度的優化設計過程中,需要先分析以上不同的因素對點精度的影響權重,從而著重解決主要矛盾,最終找到優良的設計方案。
一款光纖準直器,透鏡焦距為1.27 mm,材質選取N-SF11。按照通訊行業常規要求,光纖出射面和透鏡入射面為8°角。按照行業原料的加工工藝情況,對光纖、毛細管、透鏡、外封玻管尺寸的公差進行設計,經過計算出其配合公差和元件本身的尺寸公差,得到所有這些原料組合起來的極限偏心為0.041 μm。不失一般性,假設每個原料的公差的分布呈高斯分布,其組合后的極限偏心在0~0.041 μm 范圍內也呈高斯分布。按照如上的模型,將參數輸入到Zemax 中,可以得到點精度在0.48°~2.33°范圍,中心平均值的點精度為1.40°。而此款產品的客戶要求光纖準直器的點精度在1.5°范圍內。這樣的光纖準直器點精度太大,將嚴重影響到工業的生產,會導致很多的產品不良,更加無法滿足產品大批量生產需求。
由于元件的公差是行業的加工能力,很難有所改變。且過嚴的公差要求,將會大大增加物料的采購成本。經過分析,可以將透鏡的入射面修改為0°面,重新進行模擬。可以得到點精度的變化范圍在0.02°~1.89°,中心平均值的點精度為0.95°。如此,將大大優化了光纖準直器的點精度,提高產品的合格率,預計可以滿足了產品的生產需求。實際生產了11 個樣品,光纖準直器的點精度在0.30°~1.19°,中心平均值在0.76°,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由于產品的數量比較少,且假設了偏心按照高斯分布,實際上會存在物料批次差異和裝配工藝影響,實際產品的情況一般都會優化理論模擬結果。
表2 優化后的點精度Tab.2 Point error after optimized
本文基于Zemax 光學建模,設計的C-lens 光纖準直器,在單一變量下,非常全面地分析了光纖準直器的角度、透鏡球面的偏心、透鏡的長度、透鏡的材質、封裝件與光學件的裝配公差對光纖準直器的點精度的影響。結合了具體的產品進行了舉例,在原來點精度比較大的情況上,提出了點精度減少0.45°的優化設計方案,并對比了模擬結果和實際測試情況,闡述了光學模擬的準確性,分析了部分差異的來源。該方法在設計和制作光纖準直器時,對準直器點精度的分析和改善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