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旭
(甘肅第二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50)
在老舊樓房改造拆除施工中,在對受力的梁、板、墻體部分拆除時,要特別注意其拆除方案的設計要科學合理,拆除措施要因地制宜,拆除過程要安全穩妥。本文主要以某工程改造拆除項目為例,對老舊樓房改造在拆除前和拆除中的相關技術要求以及具體操作方法進行分析,以期為同類項目的改造拆除提供參考。
該舊樓改造工程項目用地面積約2507.7m2,總建筑面積約15378m2,大廈始建于1986年,塔樓17層,裙樓4層(前期已拆除),塔樓高度57.1m。1~4層主樓為商場,5~14層為寫字樓和商務酒店,15層管道設備房,16層為花圃用房及消防電梯機房,17層為水箱及客梯機房,地下1層為設備房[1]。
原塔樓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層高:1 層4.8m,2 層4.5m,3 層4.0m,4 層3.5m,5 層及以上標準層3.1m。根據建設單位規劃方案,改造后建筑面積總計為47005m2,地下2層,地上29層,塔樓高度115.0m[2]。
項目場地四周兩條主干道,另外兩邊相鄰原有建筑,作業區域受限,在拆除工作施工前,項目場地四周原建筑及市政道路全部搭設安全防護棚,防護棚立面及平面增加鋪設隔音布及防火布,并設置噴淋降塵。安全防護棚平面布置圖(陰影區域)如圖1所示。

圖1 安全防護棚平面布置圖(陰影區域)
原建筑裙房及部分懸挑結構、1F~6F 東側及南側所有陽臺結構、塔樓內大部分砌體隔墻及吊頂已經拆除完畢。根據拆除設計圖紙要求,舊結構塔樓分兩批進行拆除。
第一批拆除范圍:剩余所有砌體隔墻及吊頂裝飾、四部電梯、屋頂通風設備、地下室設備等,15F板面標高以上所有結構構件(結構外圍剪力墻及結構柱保留1.5m高),2F、4F、6F、8F、10F、12F、14F 樓層所有梁板及陽臺結構構件,1F、3F、5F、7F、9F、11F、13F、15F 樓層所有陽臺結構及部分梁板結構開洞,局部結構柱切角及局部剪力墻開洞[3]。圖2為塔樓拆除立面示意圖,虛線為需整體拆除(除承重墻、柱結構以外所有構件)的樓層,實線為局部拆除的樓層。

圖2 塔樓拆除立面示意圖
由于舊塔樓外部結構拆除需搭設整體腳手架,后方可從屋頂開始施工,為加快施工進度,在外架搭設完畢之前,首先拆除4、6、8、10、12、14層部分結構板,嚴禁拆除次梁及主梁,具體拆除范圍見圖3和圖4所示。臨時拆除樓板的鋼筋保留不割斷,樓板拆除至梁側樓板支座負筋處,支座負筋端部與梁邊緣的距離根據現場情況并結合原結構圖紙確定,鋼筋待整體拆除時進行切割。

圖3 塔樓8、10、12、14層臨時拆除樓板平面區域圖

圖4 塔樓4、6層臨時拆除樓板平面區域圖
(1)首先進行隔墻、電梯、消防電氣及屋頂設備等的拆除;(2)塔樓原電梯井位置作為此次拆除垃圾通道;(3)外架搭設與拆除樓板同時進行并高出作業面一層;(4)每層拆除前首先要拆除所有門、窗;(5)按舊樓拆除立面圖示意自上而下,由板到次梁,由次梁到主梁,由非結構構件到承重結構構件的原則逐層拆除;(6)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包括對人、材、機及周邊環境等;(7)能夠再次利用的材料,應盡可能保持其拆除的完整性,包括:鋼筋、鐵管、木材、門、窗、以及舊電氣設備等。
嚴格按設計要求及相關規范進行施工,該舊樓拆除工程按設計要求分兩次進行,先拆除附屬結構,暫時保留承重結構,故增加了拆除工作的難度,所以必須確保暫時保留的工程結構安全和作業人員的安全,防止噪音及揚塵污染,是該拆除施工工作的重點[4]。
(1)外架搭設考慮防止噪音及揚塵污染措施,外架掛密目網之前,先在里面掛設隔音布,外面掛密目網,高出作業面一層設置噴淋降塵;
(2)原建筑塔樓電梯井安裝垃圾通道,電梯門口全封閉,內部安裝成品建筑垃圾下料通道,一層設置垃圾臨時儲料場,采用臨時分類,渣土車及時運走;
(3)按照設計要求,遵從自上而下拆除,先拆除裝飾,非承重墻,二次結構,周圍懸挑部分,然后再由板到次梁,由次梁到主梁,由非結構構件到承重結構構件,由水平構件到豎向構件的原則逐層拆除;
(4)拆除后的臨邊分別設置1.2~1.5m高防護欄桿,水平洞口一律采取硬質防護,可臨時承重,并懸掛警示標志,確保安全防護;
(5)為了確保結構安全,在第一批拆除時,主梁靠柱根部留500mm暫不拆除,由于作業空間受限,該工程全部使用風鎬人工拆除;
(6)為了避免拆除工人出現窩工現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上下整層錯位局部拆除樓層可同時進行,作為工作面調節,錯位拆除樓層不得超過3層;
(7)結構拆除時,外架搭設完畢再進行拆除。
4.4.1 主樓的拆除
外架搭設,根據拆除設計原則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拆除部分外墻空調欄板,外架搭設完畢后進行拆除;同時,結構加固施工按設計拆除圖紙及相關規范進行施工。先拆除17層屋面保溫層防水層,15、16、17層管道設備、15層以上門窗、消防電梯機房設備、水箱及客梯機房設備;再自上而下拆除吊頂、非承重墻、地面裝飾、二次結構、周邊外圍懸挑部分;再自上而下由板到梁、由次梁到主梁、由非承重結構構件到承重結構構件、由水平構件到豎向構件逐層拆除。電梯井設備拆除完成后,安裝垃圾通道,每層電梯門全封閉,靠安裝垃圾通道處留檢查孔,以防垃圾堵塞通道。外架密目網里側掛設隔音布,外架拆除作業層水平及以下鋪設防火布,作業層以上設置噴淋降塵措施,做好防噪音、防塵、防火措施。
4.4.2 裝飾部分的拆除
根據工作面確定人員數量,工作順序不能交叉,拆除的材料要分類整理堆放,并及時運走,不能造成堵塞,確保安全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拆除作業時凡與外架相連桿件及室內臨邊及水平防護,嚴禁改動及拆除。
4.4.3 水電、消防、電梯設施的拆除
電梯拆除必須持證上崗,由專業的安拆公司或施工隊伍進行拆除施工,并由專業人員統一指揮,對已拆除的材料及設備必須及時運到指定地點存放,做到有條不紊[5]。
4.4.4 懸挑結構外部裝飾的拆除
在進行懸挑結構拆除前,首先需拆除外部裝飾,站在外架操作層上先將最外側從上到下分段拆除。拆除后的材料迅速搬運至一層,運離現場,拆除過程中,應隨時對外架與結構間縫隙利用木方模板進行硬防護,防止拆除過程中建筑垃圾掉落至下層發生危險,并設置專人在外圍警戒線外看護、指揮。
4.4.5 門、窗、水電暖氣設備的拆除
拆除建筑結構前首先要拆除門、窗、水電暖氣設備等。拆門窗必須用手錘把門框、窗框四周砌體抹灰層打酥,然后把門窗框撬開或輕輕打開,保護門窗玻璃不破壞,完整取出,運至指定位置。對于較大設備不方便搬運時,將設備按元器件拆解后運輸。水、電、暖氣設施的拆除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并應注意保護其完整性。對于較大的玻璃窗利用玻璃刀分解后進行運輸,嚴禁砸碎后運輸。拆除前必須切斷水、電、暖氣的使用。
4.4.6 屋頂的拆除
建筑拆除應從上至下,對于屋頂應先將屋頂保溫層、防水層等進行破除。由于防水及保溫層經過長期日曬雨淋,變得堅硬,采用風鎬進行破除。破除防水層及保溫層時應注意防止破碎結構樓板。破碎材料應隨時進行清理,利用小推車通過垃圾通道向下運輸。
4.4.7 樓板的拆除
樓板拆除主要考慮拆除后的臨邊及洞口邊防護,還應考慮路線通道,因此以垃圾通道口為中心,由遠至近的拆除方法,拆除部位要徹底,不留余活,垃圾及時運走,以便防護。該工程樓板體系均為現澆混凝土結構,結構板厚度主要為120mm、150mm。主體結構采用人工利用風鎬進行拆除,拆除過程中外架上的降塵水管并配合霧炮機進行噴水降塵。樓板拆除工作應在內隔墻拆除完成后進行。屋頂樓板拆除前,應將屋頂保溫層、防水層等完全清除后方可進行樓板的拆除。樓板拆除應沿長跨方向逐步破碎拆除。混凝土樓板采用風鎬機于樓板頂部進行破碎,破碎的混凝土落至下層結構層內。一般樓板每破碎1.5m需移動一次,以保證破碎的混凝土墜落距離不至于過大,下層建筑垃圾清理工作應與上部拆除交錯施工,防止同一部位上下同時施工,當整塊樓板全部破碎后,進行下層混凝土垃圾的清理工作。鋼筋采用電焊割除,采用人工搬運方式進行垂直運輸,嚴禁通過垃圾通道運輸。拆除樓板時,應注意隨時清理散落在框架梁上的石子等垃圾,防止樓板拆除完成后,遺落在梁上的建筑垃圾對下部作業人員造成安全隱患。每次下班前,應對所有臨空洞口等位置搭設防護欄桿及懸掛警示牌。
4.4.8 墻體的拆除
該工程的墻體主要包括四種:女兒墻、木隔墻、砌體隔墻、15層以上的剪力墻。屋頂女兒墻為80mm厚鋼筋混凝土墻,承重剪力墻為200mm及250mm厚混凝土墻,采用風鎬在外架作業層上進行先豎向分割破碎,再橫向分割破碎,作業時及時清理外架上的混凝土垃圾,防止混凝土垃圾積累過多,造成外架安全隱患。內隔墻的拆除從墻頂至下逐步拆除,采用龍門式可移動腳手架。外隔墻的拆除參照承重外墻的拆除方法。同一面墻的拆除只能一人操作,嚴禁多人同時拆除同一面墻。拆除的建筑垃圾應隨拆隨運,防止樓板上積累過多的垃圾。構造柱隨墻體一起拆除。
4.4.9 梁的拆除
樓板拆除完成后,進行混凝土梁的拆除,該工程為主次梁體系,應先拆除次梁、后拆除主梁。對于懸挑部分應先拆除懸挑端邊梁,后拆除懸臂梁。該工程次梁最大跨度為4000mm,主梁最大跨度為7400mm。針對同一根主梁上連接的次梁同時只能拆除一根次梁,一般采用隔跨的方式將次梁同時進行拆除。次梁拆除首先從梁跨中進行破碎,此時次梁變換為兩個懸臂梁,然后從兩個懸臂端逐步同時向梁根部進行破碎拆除,最后與主梁側面割斷鋼筋。主梁的拆除應在次梁完全拆除后進行,同一根柱子上連接的主梁同時只能拆除一根主梁。對于跨度≤5m 的主梁,其拆除方法同次梁拆除方法。對于跨度>5m 且<7m 的主梁,在拆除時應在主梁下部設置一個臨時支撐架,支撐柱位于梁跨1/3處,臨時支撐柱采用鋼管支撐架搭設至主梁底部。并與另一端1/3處作為切斷位置,然后逐步向兩端拆除。
外墻拆除先做好外架硬防護層,防止建筑垃圾下落,為防腳手架負荷過大,分塊拆除,每拆除一塊,清除一次飛落到腳手架上的垃圾。拆除15層外墻及外圍結構柱保留高度1.5m,作為安全擋墻。拆除層的腳手架拆除保留高度不得小于1.8m,從而減少揚塵和降低噪聲。樓面拆除時下層應無人操作或逗留。同時,空壓機停放位置盡量散開,并進行消音處理。在人工拆除時,專職安全員必須跟班作業。
綜上所述,在舊樓拆除時,首先要做好拆除方案設計工作,既要做好拆除前的準備工作,又要認真開展拆除施工,保證拆除的順利進行。在拆除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施工原則,注意應急預案的設立;綜合考慮多方因素,保證其拆除施工的安全性、有用物質的保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