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俊泰
(甘肅恒路交通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70)
部分干線公路達不到二級公路技術標準,局部不滿足四級公路技術標準,與國家公路網規劃目標國道達到二級及以上標準不符的國道,在進行改擴建時復雜路段路線的布設和選定尤為重要。復雜地形條件下國道的改擴建,必須結合國家路網規劃、地形地質、文物、水源地、投資等,并充分考慮沿線地方政府意見,進行走廊帶和局部方案的定性和定量比選,再綜合各種因素確定最終推薦方案。
甘肅省慶陽地區G211 線舊路建成年代較久(2001年),路面車轍、網裂、縱橫裂縫、路基沉降等病害較多;橋涵荷載等級低,過往車輛均需限載通行(20t);邊坡防護和邊溝水毀、防排水設施不完善,且其中無日天溝上下山段地形高差大,技術指標低,大型車輛通行行車安全性差,交通事故頻發,通行能力及服務水平低下,給過往車輛和沿線居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項目改擴建迫在眉睫。本文就該國道改擴建工程復雜路段路線方案的比選進行介紹。
根據收集的基礎資料和實地調研情況,并根據相關部門的有關要求,從建設必要性、技術可行性、實施可行性、經濟合理性等方面,結合工程實例對改擴建工程復雜路段的路線方案進行了比選。該段路線為過境早勝鎮后跨越無日天溝路段,無日天溝上下塬段地形高差227m,舊路平縱指標較差,平曲線最小半徑24m,最大縱坡9.5%/155m,存在3.9km 長大縱坡,安全性較差,已不滿足使用要求,且受沿線滑坡、寧正煤田礦區核桃峪礦井影響,在原線位附近布線較困難。綜合以上因素,設計時對該段路進行了2 個走廊帶(即舊路走廊和新線走廊)方案比選,并對推薦走廊帶中無日天溝跨越段進行了局部方案比選。
4個備選方案,分別為方案K、方案E、方案B和方案C,路線方案比較見圖1,造價及工程數量比較見表1。
路線于甜永高速早勝立交附近與G327 線分設,沿早勝鎮現狀G211 線前行,途經劉家坳,后從曹家村附近展線下塬跨越無日天溝,于現狀G211 西側坡面展線上塬,于徐家村處接G211 線,路線長30.2km。塬面采用設計速度60km/h、上下塬采用設計速度40km/h,加寬及新建段路基寬8.5m,路基寬大于8.5m 的路段維持原路基寬度不變。工程總投資52455.1568萬元。
方案K的主要特點:
(1)老路利用率高,單公里投資??;
(2)路線靠近周家鎮、宮河鎮,能更好地服務和帶動兩鎮區發展;
(3)路線走廊符合正寧縣地方政府意見;
(4)路線穿越早勝鎮,對鎮區行車安全存在一定影響;
(5)路線沿寧正煤田礦區核桃峪礦井中間位置穿過,辦理同意手續存在一定難度;
(6)線路走向較G211線整體走向繞行約7.561km;
(7)路線線形指標低,運營服務水平不及新線走廊;
(8)沿舊路走廊布線,施工過程對舊路保通影響較大。
路線于甜永高速早勝立交附近繼續利用G327 線至早勝鎮北側,之后向南利用早勝鎮規劃外環路布設,至胡家村后沿山坡展線下塬,跨越無日天溝后展線上塬,然后利用已建甜永高速宮河連接線至宮河鎮東,路線長22.639km。塬面采用設計速度60km/h、上下塬采用設計速度40km/h,加寬及新建段路基寬8.5m,路基寬大于8.5m 的路段維持原路基寬度不變。工程總投資48306.3740萬元。
方案B的主要特點:
(1)結合早勝鎮規劃,利用G327 線后走外線方案降低了對城鎮交通的干擾,為早勝鎮后續發展預留了空間;
(2)路線沿甜永高速北側布線,減少對寧正煤田礦區核桃峪礦井的影響;
(3)路線整體順捷,符合整體走向,較舊路方案順捷7.561km;
(4)路線利用G327 線、甜永高速宮河連接線長約7km,工程造價相對較省;
(5)路線線形指標較高,行車安全性較好;
(6)早勝塬面與宮河塬面增加一條連接通道,有利于帶動區域發展;
(7)采用新線方案,對舊線G211 線無影響,有利于施工保通;
(8)需以17m×50m 大橋(最大墩高70m)跨越無日天溝,橋梁規模大;
(9)路線穿越平子鎮史家村、付家村時存在部分拆遷;
(10)路線偏離宮河鎮、周家鎮,帶動鎮區發展作用減弱;
(11)該走廊方案不符合正寧縣地方政府意見。
比選結論:經綜合比較,研究中將單公里造價低、符合地方政府意見的舊路走廊方案K 作為推薦方案。方案比較見圖1,工程數量比較見表1。

圖1 無日天溝跨越路段路線方案比較圖

表1 無日天溝跨越路段方案造價及工程數量比較
(1)新線走廊方案C:(CK35+800~CK57+765),該方案路線長21.965km,采用設計速度60km/h,路基寬12m的二級公路技術標準。工程投資68186.3772萬元。
(2)舊路走廊方案E:(EK35+800~EK66+005),該方案路線長30.205km,采用設計速度60km/h,路基寬12m的二級公路技術標準。工程投資79439.9172萬元。
(1)新線走廊方案B:(BK35+800~BK58+439),該方案路線長22.639km,采用設計速度40km/h,路基寬10m的二級公路技術標準。工程投資58053.4950萬元。
(2)舊路走廊方案K:(K35+800~K66+000),該方案路線長30.20km,采用設計速度40km/h,路基寬10m 的二級公路技術標準。工程投資65873.0161萬元。
結合對項目區影響路線方案主要控制因素的分析,本文對無日天溝段進行了3 處局部方案比選,具體見表2。

表2 無日天溝段局部方案造價及工程數量比較
路線于甜永高速早勝立交附近與G327 線分設,沿早勝鎮現狀G211線前行,途經劉家坳,后從曹家村附近展線下塬跨越無日天溝,繞避舊路北側滑坡體于現狀G211西側坡面展線上塬,于徐家村處接G211線,路線長30.2km。采用二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40km/h,改建及新建路段路基寬采用8.5m為主,路基寬大于10m路段維持既有寬度不變。最小平曲線半徑35m(回頭曲線),最大縱坡6.9%,平均縱坡4.205%,克服高差225.979m。
方案K的主要特點:
(1)充分利用舊路坡面及坡面整齊地形集中展線上下山,工程投資??;
(2)沿線拆遷工程量小,實施難度降低;
(3)沿線地質條件較好,建設條件適宜;
(4)無日天溝大橋橋位線形條件順適,行車安全性好;
(5)路線平縱面指標較低,運營服務水平較低;
(6)施工過程對舊路保通存在一定影響。
路線于甜永高速早勝立交附近與G327 線分設,沿早勝鎮現狀G211 線前行,途經劉家坳,后從曹家村附近展線下塬跨越無日天溝,繞避舊路北側滑坡體于現狀G211 西側坡面展線上塬,于徐家村處接G211 線,路線長30.205km。采用二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60km/h,路基寬10m,路基寬大于10m 路段維持既有寬度不變。最小平曲線半徑140m,最大縱坡5.95%,平均縱坡4.2%,克服高差225.979m。
比較方案E的主要特點:
(1)路線平縱面指標高,運營服務水平性能好;
(2)與舊路干擾影響較小,施工保暢難度降低;
(3)路線經過區域工程地質條件較差,橋梁規模較大,工程造價高;
(4)橋位處平面線形指標低,橋梁墩高較高,行車安全性較差;
(5)拆遷工程量大,實施難度增加。
該方案線形指標與K 方案一致,采用二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40km/h,路基寬度采用10m,路基寬大于10m 路段維持既有寬度不變。經綜合比較,研究中將工程造價較省的K方案作為推薦方案。
針對部分國道干線公路達不到二級公路技術標準、局部不滿足四級公路技術標準、與國家公路網規劃目標國道達到二級及以上標準不符的國道,在未來會加快改造步伐。針對不同的地形地貌、沿線規劃、基本農田、生態紅線等控制因素,在進行改擴建時復雜路段路線的布設和選定尤為重要,應綜合各個方面的因素選擇相對最優的路線方案,從而建設好滿足區域交通、經濟發展需求的致富路和民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