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鄧玲玲
北京工業大學醫院藥劑科,北京 100124
象形圖是簡單、清晰的圖形符號,其以圖片的形式傳遞藥物的劑量、注意事項和用藥警示等信息。作為藥物咨詢的補充,藥物象形圖被視為是一種有效的工具,有助于幫助患者理解用藥信息[1]。我國于2007 年開始接觸象形圖的概念,開始研究象形圖在藥學服務和改善患者藥物依從性方面的應用[2]。
高血壓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在高血壓的治療中,良好的藥物依從性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可以更好地實現健康效益[3]。
本研究選擇硝苯地平控釋片作為代表藥物進行基于象形圖的用藥指導,旨在比較口服硝苯地平控釋片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在藥師調劑處方藥物時提供和不提供象形圖進行用藥指導,對患者藥物依從性和滿意度的影響。
選擇2020 年6~12 月于本院門診就診的高血壓患者,即醫師處方開具硝苯地平控釋片(Bayer AG,國藥準字J20180025,30mg)口服30mg,qd的高血壓患者136 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8 例。觀察組:男性33 例,女性35 例;年齡22~78 歲,平均年齡(58.0±13.7)歲。對照組:男性39 例,女性29 例;年齡36~80 歲,平均年齡(60.0±15.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年齡在18~80 歲者。②患者意識清楚、思維正常、能夠全程與藥師進行自主交流。③用藥者為患者本人。④未曾用過該藥物者。⑤ 自愿接受隨訪,可獨立完成問卷調查者。⑥ 之前未接受過象形圖用藥指導者。
排除標準:①存在認知障礙者。②有嚴重精神疾病史者。③患者與藥師交流不暢,無法獲取用藥信息。④口服藥物有障礙者(如鼻飼患者)。⑤ 不愿或不能接受隨訪調查者。
1.2.1 制備象形圖用藥指導標簽
藥物標簽通常是患者獲得所發放藥品后可獲得的信息。設計不當的藥物標簽可能會對藥物的解釋不佳,導致患者使用不當,從而對患者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如一些識字率不高的患者可能不了解藥物標簽上基于文本的藥物治療信息[4-5]。提示信息的質量和形式必須符合患者的教育水平[6]。此外,如果患者無法閱讀和理解標簽的語言,則會進一步加劇患者誤解的風險[7]。為保障患者用藥安全,美國藥典委員會(USPC)網站[8]提供了標準的象形圖庫,其中共包含81 幅象形圖片,涵蓋給藥時間、給藥途徑、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多種信息。在每個圖片下都有簡要注解,有助于理解記憶和防止曲解。
硝苯地平控釋片是一種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常用藥物,其具有獨特的滲透泵工藝,能夠使藥物近似恒速釋放,有助于患者維持較穩定的血藥濃度。根據本研究患者用藥醫囑及硝苯地平控釋片的用藥方法,從圖庫中選擇3 幅象形圖片組合作為本研究使用的1 組象形圖用藥指導標簽,并對原圖片下方的英文說明進行了注解并添加了相應的注意事項(見圖1)。

圖1 硝苯地平控釋片象形圖用藥指導標簽
1.2.2 提供藥學服務
對照組患者取藥時,只在窗口提供簡單的藥學服務,按照醫囑交代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觀察組患者取藥時,將制備的象形圖用藥指導標簽粘貼于藥品外包裝上,藥師結合象形圖進行用藥指導,同時交代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
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取藥2 周后進行電話或窗口回訪,通過問卷方式回訪記錄患者是否漏服、是否按照醫囑時間服藥、是否咀嚼或掰開服用等,比較兩組患者藥物依從性。同時患者為藥師服務打分,比較提供/不提供象形圖用藥指導的兩組患者對藥師服務的滿意度。
1.3.1 患者藥物依從性情況
依據Morisky 問卷法[9]自行設計藥物依從性問卷,共有5 項:①在過去2 周里,您是否有1 次或幾次忘記服藥?②您是否按照醫囑規定時間晨起服藥?③治療期間,您是否有過咀嚼或掰開該藥物服用的情況?④治療期間,當您覺得血壓已經得到控制時,您是否停止過服藥?⑤ 您是否覺得堅持用藥計劃很困難?
1~5 題的備選答案為“是或否”,答“是”計0 分,答“否”計1 分。其中第2 題反向計分,答“是”計1 分,答“否”計0 分。5 分為完全依從,4 分為部分依從,0~3 分為完全不依從。藥物依從性(%)=(完全依從病例數+部分依從病例數)/ 總病例數×100。
1.3.2 患者滿意度情況
患者為藥師打分,藥師服務計為0~100 分。①滿意:80~100 分。②一般:50~79 分。③不滿意:0~49 分。統計兩組患者對藥師服務的滿意度,滿意度(%)=(滿意病例數+一般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組間差異。計量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比較不同分組間的差異。P<0.05 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本次研究共回訪136 人,收到有效回復問卷136 份,有效應答率為100%。
取藥2 周后,觀察組患者藥物依從性(98.53%)高于對照組(76.47%),具有統計學差異(P=0.005,χ2=10.791)。見表1。

表1 患者藥物依從性比較 n=68,n(%)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97.05%)高于對照組(83.82%),具有統計學差異(P<0.001,χ2=21.902)。見表2。

表2 患者滿意度比較 n=68,n(%)
硝苯地平控釋片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鈣離子拮抗劑類降壓藥,該藥物通過膜調控的推拉滲透泵原理使藥物以零級速率釋放,24h 內近似恒速。本品不受胃腸道蠕動和pH 的影響,服藥后,藥物的非活性成份可以完整地通過胃腸道,并以不溶的外殼隨糞便排出。藥師在門診調劑過程中發現,經常有患者詢問:服用該藥物有完整藥物外殼排出,是不是藥物沒有吸收?藥物是不是沒有發揮作用?還有的患者認為嚼碎有助于藥物吸收而自行咀嚼服用。這些問題都是藥學服務指導的重點內容,但由于基層醫院配備情況不同,有些醫院可能沒有專職的咨詢藥師。傳統的門診藥學服務只是在取藥窗口交代藥品的用法用量。由于門診取藥患者多,藥師服務繁忙,對于一些需要特殊注意的藥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無法確保患者是否充分理解,這些情況極易造成患者依從性差,嚴重者可導致患者用藥療效不佳或引發藥品不良反應。
影響患者藥物依從性的原因還有很多,有些是患者的個人原因,如患者所受教育程度、對病情有無正確的認識、對藥品不良反應有無正確認識。有些則是受限于外部條件,如醫務人員缺乏與患者的溝通,未能解釋清楚用藥方案,藥師發藥缺乏用藥交代等。在影響藥物依從性的諸多因素中,特別強調了藥師的因素,特別是良好的溝通及患者教育,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藥物依從性。
目前,對藥物依從性的評價方法尚無統一標準,臨床常采用的方式有自我報告法,如Morisky 問卷法[9],即采用量表條目的方式檢測患者的依從性,得分越高,提示患者依從性越好。藥片計數法[10],醫護人員可在患者定期隨訪時比較藥瓶中實際剩余的藥片數和應剩余藥片數,以衡量患者服藥依從性,較自我報告法更為客觀和準確,但局限性在于無法證實服藥方法是否正確。詢問法[11],由患者自己報告是否按時服藥、到診及相關措施情況報告用藥量、剩余量,再由醫護人員評價依從性。
本研究采用改良設計的Morisky 問卷法調查患者的藥物依從性,結果顯示:基于象形圖的用藥指導可大大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特別是在不漏服藥和不壓碎用藥方面。在患者滿意度方面,接受象形圖用藥指導的患者對藥師服務的滿意度高于未接受象形圖指導的患者。除此以外,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象形圖用藥指導后,均表示樂于接受象形圖并認為這種方式有助于幫助其記住藥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
本研究中的象形圖僅適用于單一藥品的患者教育,如果患者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則需要為患者設計個性化的象形圖[12]。本研究獲得的有益結果,有助于將象形圖的使用擴大至其他藥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象形圖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可能會導致誤解,USPC 不建議將USP 象形圖用作將信息傳輸給患者的唯一方法。提示象形圖的用藥指導應由專業藥師提供,同時口頭交代也是不可或缺的。未來我們將進一步開展臨床研究,以評估象形圖的長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