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科,何嘉寧,孫 旦
1.諸暨市東白電力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暨陽分公司,浙江 紹興 311800
2.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諸暨市供電公司,浙江 紹興 311800
3.浙江浣江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紹興 311800
電力系統的發展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電力行業的發展方向,自動化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提升了施工成效,還為電力系統的整體平穩運行提供了保障[1]。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其在應用的過程中依然面臨諸多的不利因素,影響了電力系統的高效發展,基于此,有必要對其展開更為深入的研究,新形勢下電力系統自動化的應用。
對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而言,電力行業是至關重要的產業之一,對于國家的發展有著一定的支撐作用,直接關系到社會中各行各業的建設成效[2]。現階段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社會運行對于電力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使得電力行業整體的發展面臨全新的挑戰。為了更好地與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電力系統也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加大力度進行更新升級,并開始朝著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當前,我國電力行業在供電方面依然難以完全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于電力的需求。未來,電力行業應建立更加高質量的電力系統,以推動社會和經濟的平穩發展[3]。
若想充分發揮電力系統自動化的作用,要始終遵循目標導向,從具體的要求出發,促進電力系統的長效穩定運行[4]。綜合現階段我國電力行業發展的具體狀況,可以將電力系統自動化要求分成數據提供、數據分析、精細化和智能型等方面,如圖1所示。

圖1 電力系統自動化的要求
2.1.1 電力系統自動化需要高效收集和整理各種信息數據
涉及的數據內容廣泛,不僅包含設備的運行數據,還包含各個環節的數據參數。應用電力系統自動化能夠幫助工作人員充分了解設備的運行及系統的應用情況,以便從數據層面著手支撐電力系統的高效運行[5]。
2.1.2 電力系統自動化需要高效落實數據分析
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精確定位設備和系統當前所面臨的問題,進而針對問題采取相應的優化調整措施。工作人員需要開展審核工作,從而在極大程度上提升部件運維的實效性,進而更加高效地滿足新時期電力系統的實際運行要求。
2.1.3 電力系統自動化需要朝著精細化的方向發展
在后續的應用中,需要按照分區的形式管理和控制各種電力設備,以更直觀地展現電力系統各個環節的實際運行成效;還可以探索出良好的運行方式,進而促進各個分區協調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最大限度地減少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的成本投入,最終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
2.1.4 電力系統自動化需要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從本質上來看,電力系統自動化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減少由人力監管工作不合理所導致的誤差,提升電力系統整體管控工作的效率及準確性。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應當保障自動化技術的智能化水平較高,一旦電力設施產生故障,可以第一時間暫停設備,以免事故的影響不斷擴大,帶來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
2.2.1 自動化仿真技術
合理使用自動化仿真技術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精簡電力系統的復雜流程,同時減少在運行過程中的各種成本投入。針對以往的電力系統,工作人員需要在運行階段通過實驗室模擬各項參數和數據并完成分析工作,在保障符合有關標準之后才能夠正式投入運行。使用自動化仿真技術之后,能夠針對各種數據信息開展集中統一的采集工作,并利用互聯網向終端設備傳遞數據。與此同時,終端設備能夠分析及處理數據,進而得出最終的處理結果。該技術的靈活應用能夠促使電力系統構建起切實可行的防御機制,還可以提升電力系統的維護成效,以減少故障的產生,從根本上提高故障修復的效果,這對于電力系統整體的持續平穩運行有著重要意義。
2.2.2 人工智能技術
盡管自動化仿真技術的引入能夠減少故障產生的可能性,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如果電力系統在運行中產生故障,需要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精準定位故障,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以往對故障進行定位時,大多是在相關設備和人工操作的基礎上全方位開展對于區域范圍內各種設備及線路的排查工作,工作人員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承擔著較大的工作壓力,還會對故障修復的實效性造成負面影響,進而滋生一系列資源浪費現象。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幫助工作人員直接向控制中心及時反饋運行數據,然后再由控制中心分析處理具體的數據,最終實現對具體故障部位的科學定位。與此同時,該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向故障處理工作人員傳遞故障信息,以便工作人員及時響應,有針對性地解決故障,在降低故障修復成本投入的基礎上迅速恢復到正常供電的狀態,以減少損失[6]。
2.2.3 電網控制技術
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中,電網控制技術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若想保障供電效果,勢必要確保電網實現大范圍覆蓋。對于不同地區來說,電網也存在不同之處,這使得針對電網開展的控制管理工作也面臨一定的差異性。基于此,若單純通過人工的形式開展電網控制及調度工作,勢必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電力系統的運行成本。若能夠加大電網控制技術的使用力度,可以進一步加速數據信息的處理,更加科學有效地實現對于各地區電網的調度,切實保障供電的有效性與可靠性。某地區供電水平在使用電網控制技術前后的變化如表1所示。

表1 某地區供電水平在使用電網控制技術前后的變化
3.1.1 技術問題
如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極快,各種先進理念和技術也正處在迅速更新換代的過程中,這導致部分技術和理念在新時期往往無法充分適應不斷上升的電量使用總量要求,制約了電力系統的持續安全運行。我國部分地區經濟欠發達,其在電力網絡方面同經濟發達地區之間呈現出不平衡的現象,嚴重影響了電力網絡工作的正常開展,難以充分支撐電力資源的高質量傳輸。
3.1.2 設備問題
除了技術問題,設備問題也是電力系統自動化中較常見的問題之一。
我國電力行業發展多年,使用的設備中存在不少使用多年已經老化的設備,若沒有進行妥善處理,勢必會降低設備應用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進而使其無法與相關標準和技術要求相適應。不同的設備有著不同的功能,為了保障系統整體的高效運轉,要基于功能性的要求配備相應的電力設備,這不可避免地會增加總用電量,進而增加設備負荷,最終為故障的產生埋下諸多隱患。
3.1.3 管理問題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目前部分負責電力生產的工作人員本身沒有對質量和技術管理產生正確的認識,大多將側重點放在產品質量方面,再加上企業欠缺對于員工的教育培訓,導致電力管理工作始終沒有實現預期目標。
工作人員在實踐中沒有將維護和檢修貫徹在設備運用的全過程,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對電力系統自動化相關設備開展定期檢測、維修和更換工作,最終導致諸多設備受到老化影響,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甚至增加了電力系統出現事故的可能性[7]。
3.2.1 優化技術方案
盡管如今我國電力系統的發展已經迎來了全新的階段,但與部分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諸多不足,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現有的技術方案開展優化設計工作,從各方面影響因素出發,確保方案的制定和選用能夠充分滿足電力系統自動化的設計要求,這樣可以在極大程度上降低出現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促進系統的高效運行。例如,工作人員可以選用分布式的設計模式,按照特定的要求將各種工作都劃分成相應的模塊,以免各個模塊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相互干擾和相互影響的現象。同時,還能夠節省接線,功能性較強的繼電器能夠在運行階段最大限度地展現出兼容性及延伸性。唯有真正滿足電力系統的自動化要求,才能夠高效地適應多樣化的系統環境。
3.2.2 更新電力設備
除了優化技術方案,相關人員需要針對電力設備開展更新升級工作。現階段,在我國電力系統整體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電力自動化技術已經實現了進一步的普及和推廣。與此同時,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這也增加了社會對于電力的需求,導致電力系統的建設面臨一定的復雜性。
工作人員在管理各種電力設備的過程中需要全方位落實監督工作,這對電力工程的規范性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電力系統的各個環節對自動化技術存在極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各個區域在發展程度和水平上存在顯著的差異性。
國家應從全局著手,給予相應的經濟支持,為后續更加深入地進行電力系統自動化施工奠定堅實的基礎,以便第一時間針對老舊、失效的電力設備開展相應的維護和更新工作,切實推動系統整體的高效平穩運行。對于部分經濟欠發達的地區,更要加大資金投入,通過保障設備的高效應用推動電力系統的高效運行。
3.2.3 強化施工管理
在施工管理方面,工作人員應針對施工的每一個項目開展監督管理工作,以保障管理流程的科學性和高效落實,真正體現每一個環節和步驟的實際作用。與此同時,企業應搭建完善的網絡平臺,為信息之間的高效共享和員工的深入交流創造良好的平臺,此舉既能夠加強員工之間的溝通,又可以幫助領導層實時動態把控生產方向和工作狀況,盡量同環境變化情況相適應,同時為命令更好地上傳下達提供方便。此外,工作人員應妥善處理安全管理的各項事宜,無論是何種施工,安全管理都是其中比較基礎性的內容,唯有保障安全管理充分落實,才能真正為施工整體的安全提供保障。具體來看,工作人員應加大力度開展安全建設,以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企業應確保各項安全工作的高效落實,并在培訓教育的基礎上加強員工對于安全的重視,還需要完善現行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詳細劃分責任并確保其充分落實[8]。
綜上所述,靈活使用自動化技術能夠為電力系統的高質量運行提供充分的技術支持,對于電力行業的持續平穩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充分意識到自動化技術的重要性,進而為電力系統的穩定供電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