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蔚 陸一萍 徐 楠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畫晚晴新。”富春山水,歷來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而位于富春江南岸的杭州市富陽區春江街道春江村則以一道“特殊”的風景讓人刮目相看。
2021年11月23日,春江村被民政部辦公廳確認為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春江村的議事協商有何“妙招”,“新”在何處,竟能成為村級議事協商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先進做法和經驗?
在春江村,有一棵260 多年的古樟樹,被巨型鋼架結構保護著,勾勒出一幅樹與人共生的好風光。古樹的背后是春江村看似最為“尋常”的一次“不尋常”的民主實踐。
時間回撥到2020年7月13日晚上7 時許,村民小組長李群的農家小院里熱鬧非凡,只見來參會的人員搬著板凳,自然地圍坐一圈,“小隊會”的如約而至,仿佛給仲夏的夜添了“一把火”。
“胡明祥屋前古樹已腐爛,給鄰里村民造成安全隱患,能不能對古樹進行加固?”在春江村俞家埠小隊會上,村民胡德平拋出了這樣一個話題。爾后,村干部、區人大代表、街道議事會成員和村民,紛紛加入提問和討論的隊伍。
會后街道和村兩委多次進行實地踏看,8月10日制定古樹加固的實施方案,9月3日相關工程動工,9月13日古樹加固工程完工。
如今的古樟樹旁立上了一塊亮眼的展示牌——“春江小隊會議事成果展示點”,上面詳細介紹了古樹加固的來龍去脈。
“以前晚上睡覺都不踏實,現在打開窗,看著這綠綠的葉子,蠻高興呢!”胡明祥笑著說。古樹不語,卻見證著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土壤里落子生根,發芽散葉,開花結果。
“小隊會”,是以村民小組(小區樓道)為單位,由村(社)委確定時間、地點、人員,每年定期輪流召開的一種晚間村(居)民議事模式和會議形式。

富陽區春江街道積極踐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形成了濃厚的民主議事氛圍。
“新時代‘小隊會’于2018年3月發源于春江村,經過4年多的實踐,已成為一種人大街道工委主導的較為成熟的民主議事模式。”作為“小隊會”從探索創立到逐步提升完善的親歷者,富陽區人大春江街道工委主任金慧軍感慨萬分,“目前,‘小隊會’由點及面,在春江街道全面推廣實施,為努力打造踐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富陽樣板’注入活力。”
4年多來,“小隊會議事法”不斷迭代升級,逐步構建起活動規范“五個確定”“三個落實”,流程規范“議事十法”,形成了“問題反映—集中回答—分頭交辦—跟蹤落實—結果反饋”的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為提高問題解決率,“小隊會”啟用三色管理督辦新模式,堅持每周分析研判,“顏色”落實到人。同時,為營造好議事民主氛圍,人大春江街道工委積極打造“小隊會議事走廊”,評選“小隊會十大金點子獎”,設立“小隊會議事成果”展示點……
金慧軍介紹,春江街道“小隊會”已累計召開223場,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和街道議事會成員共參加992 人次,收集意見建議1454 條,解決落實1262 條,解決率達85%以上。近幾年來,街道“越級訪”斷崖式下降并持續低位運行,街道信訪生態持續優化。
人人盡說春江好,議事民主春江妙。如今,“小隊會”已經“跳出”春江街道,“跳出”富陽,“跳出”浙江。富春江南岸的這片民主沃土,孕育出一番別樣的民主新風景。
“春江中心小學前面的空地,經常有大貨車無序停放,不僅影響師生安全,也給家長接送車停靠帶來了困難,建議整改。”在富陽區春江街道人大代表聯絡中心站內,春江村村民俞棟鳴正饒有興致地拿出手機,掃描墻上的代表二維碼,“我醞釀這個建議很久了,現在能通過掃一掃向代表提意見,實在太方便了。”
在另一頭,杭州市人大代表雷波群的手機上跳出了俞棟鳴的這條建議,她馬上予以答復并轉交相關部門。如今,學校前的這塊空地劃好了車位,改成了一個小型臨時停車場。
當下,這樣的“云上”故事時常上演。如果說“小隊會”是人大春江街道工委的“流動聯絡站”,那么“聯民橋”就是“云上聯絡站”。
2021年,富陽區人大推出“聯民橋”數字化改革場景應用,應用包括“一窗、一碼、一圖、一題、一庫”。“一窗”,即人大展示之窗,向選民群眾宣傳展示區人大及聯絡站工作實況。“一碼”,即代表碼,以碼拓寬代表和群眾的聯系通道。“一圖”,即聯絡站地圖,實現聯絡站全面上云。“一題”,即意見主題,選民群眾的身邊小事形成全閉環跟蹤辦理。“一庫”,即社情民意庫,歸集群眾和代表的意見建議,形成社情民意庫。
作為“聯民橋”的試點之一,春江街道人大代表聯絡中心站鉚足干勁。
“目前,‘聯民橋·人大工作之窗’可通過互聯網實時動態展現聯絡站動態,讓群眾在線直觀、具體地了解聯絡站工作;人大代表均已賦二維碼,并制成卡片,方便群眾即時聯系代表;浙里辦和區人大微信公眾號開設了‘聯民橋·代表在身邊’欄目,方便群眾通過手機找到云上代表聯絡站與代表聯系。‘聯民橋’系統已成為群眾向人大代表反映問題的重要渠道。”人大春江街道工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據統計,2022年以來,群眾通過“聯民橋”反映問題達30 余件,辦結23 件。人大春江街道工委組織開展代表主題活動、立法征求意見等主題意見征集4 次,收到意見建議36 條。
如今,春江街道人大代表聯絡中心站成功入選全省首批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培育對象。
6月6日上午,省人大監察司法委主任委員朱恒毅在春江街道人大代表聯絡中心站調研時強調,要進一步完善基層示范點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載體支撐,不斷豐富實踐內涵,把基層示范點完善好、提升好,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6月16日,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印發培育打造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的指導意見,基層單元建設“路線圖”正式出爐。緊接著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出臺了迭代升級人大代表聯絡站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的意見,這也為進一步擦亮“小隊會”這張“金名片”注入了新的內涵。
“下一步,我們要持續擴大‘朋友圈’。積極引導各方服務力量投入到‘小隊會’這一與群眾零距離面對面的平臺中來,充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和街道議事會成員的專業特長與工作優勢,借勢借力廣泛開展群眾需要的各項惠民服務,如‘家庭醫生’‘平安宣傳’‘司法科普’等,著眼法治聯建、文明聯創、文化聯誼,不斷擴大可提供服務的‘朋友圈’,用代表惠民服務發揮基層單元作用,有效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方位落地。”金慧軍說。
數字化改革在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的建設中具有重要牽引作用。春江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將繼續聚焦“數智”突破點,盤活用好“聯民橋”應用系統,在參與立法監督、主題活動、運行管理、民意處理、民生實事、“小隊會”議事督政等六個方面不斷創新,拓展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高效路徑,使代表同人民群眾之間的聯系實現“全天候”“零距離”。
“除了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邊提升,常態化開好新時代‘小隊會’,我們還將全力做好‘人民參與監督’‘人民參與決議決定’‘人民參與議事’這三篇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文章,讓群眾真正成為新城、街道、村(社)建設和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創造者。”金慧軍信心滿滿。

圖為富陽區春江街道春江村村民俞棟鳴在代表聯絡站掃描墻上的代表二維碼反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