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讓文明之光照耀未來

2022-08-01 09:22:40施芳
人民周刊 2022年13期
關鍵詞:博物館

人民日報記者 施芳

中國國家博物館外景 王哲 攝

天安門廣場東側,中國國家博物館靜靜矗立。南來北往的人們來到這里,觸摸歷史、思考未來。

從開館之初的9名館員、1萬多件館藏文物,發展成為擁有140多萬件藏品、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國博走過的110年歷程,與國家的發展休戚相關,凝結著幾代國博人的孜孜以求,也見證著五千年文明的生生不息。

原中國革命博物館美工部設計組組長周士琦:

依靠救濟金和助學金完成了學業,1951年,19歲的周士琦從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畢業。畢業前夕,他和同學們制作了一塊匾,上面寫著“堅守崗位 永不掉隊”八個隸書大字,作為給母校的留念,也成為他一生的誓言。

畢業后,周士琦在中央美院展覽工作室當設計師,1955年調入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承擔黨史陳列的設計工作。“不了解黨史,就干不好這份工作”,周士琦利用業余時間到中國人民大學開辦的馬列主義夜大學,系統學習了中國革命史、馬列主義原理,一學就是兩年。

1958年,中央決定在北京建設包括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在內的十大建筑。從設計到建成,工期不到一年,施工人員采用了邊設計、邊備料、邊施工的方法。“工地日夜施工,這么短時間完成這么大的工程,靠的就是艱苦奮斗?!敝苁跨撠熉撓当本┙ㄖO計院,每天騎著自行車,在籌備處、設計院和工地之間來回跑。在梁思成、張開濟等專家主持下,兩個博物館最終采用“目”字形布局,通過比較大的院落和柱廊,把相對較小的建筑格局延展開來,同人民大會堂形成交相輝映的效果。“先生們對于博物館空間結構、尺度比例的思考很周詳,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敝苁跨钣懈杏|。

與此同時,中國革命博物館的“中國革命史陳列”和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中國通史陳列”也在緊張籌備。博物館發端于西方,新中國的博物館事業基本從頭起步。周士琦按照中國傳統家具的樣式重新設計了陳列柜,把中共一大代表的頭像等重點圖片懸掛在中式屏風上,開國大典這一展區擺放著28面紅旗,寓意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所走過的偉大歷程,“中國的博物館不能照搬國外經驗,必須要體現中國風格”。

周士琦近照 孫龍攝

畫家董希文是周士琦大學一年級時的老師,多次應邀為革博作畫。為了創作水粉畫《長征》,他專門沿著長征路線去采風。一路氣候多變,他把雨傘架在三角架上,這樣遇上雨天也不耽誤畫畫。館方給他一筆經費,用于購買水粉顏料、畫筆和紙。畫作完成后,他將剩余的紙、顏料、洗干凈的畫筆如數交還。周士琦收到這些物品,深受感動,用這些紙、筆和顏料臨摹了董先生畫的雪山,留下了永久的紀念。

為了解文物的文化內涵,周士琦經常深入一線去體驗生活。在設計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展覽時,他來到江西萍鄉,在紀念館的辦公室住了下來。辦公室臨近路礦工人俱樂部、劉少奇與路礦當局談判的大樓、礦井等,基本保留著歷史的原貌。這些給周士琦提供了靈感:展覽序幕采用工人口號“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與工人斗爭的照片、礦車等生產工具、黑色三角形模塊等組合在一起,紅布和三尺布(礦工用于擦汗、圍身)從展板上部垂下,極具震撼力。

“設計師只有對紀念對象與主題作深入理解與準確把握,將設計構思與藝術技巧相結合,才能創作出富有特色的展覽?!泵慨斀邮忠豁椩O計任務,周士琦都要下一番苦功夫。在為宋慶齡故居紀念館設計展覽時,他同宋慶齡的秘書、司機乃至花匠等工作人員一一溝通,閱讀了《宋慶齡研究論叢》《宋慶齡往事》等大量書籍,還反復到故居實地體驗。位于河北樂亭的李大釗故居原先陳列著一尊李大釗坐像,“李大釗是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犧牲的,坐像不能充分表現這位革命先輩的精神”,在周士琦建議下,故居用立像替換了坐像。

當年革博舉辦了許多在全國有影響的專題展覽,有的展覽一票難求。1963年,雷鋒逝世一周年之際,革博推出紀念展。周士琦在前言部分設計了一個木雕花環,表達人們對這位英雄模范的崇高敬意。在焦裕祿紀念展上,周士琦將焦裕祿生前用過的自行車、破藤椅突出處理,并畫了松樹作裝飾,以表現共產黨人高潔的品質。

“周先生總是熱情地去幫助年輕人成長?!敝袊鴭D女兒童博物館陳列部部長王瑞回憶,有一回,周士琦托人給她捎來一張紙條,上面工工整整寫著關于展覽審美的幾個注意事項,末尾蓋著一枚印章?!霸S多人都收過他寫的紙條,看了很受用?!鄙鲜兰o80年代,在國家文物局和中國博物館協會組織的陳列展覽培訓班上,周士琦一連上了5期課,當時的學員如今大多成為全國各大博物館陳列展覽的骨干。

周士琦已年逾九旬,但每天依然忙碌,不時要接待登門求教的設計師,為各地新建博物館的方案作評審,“看到年輕的朋友不斷取得新成果,真為他們感到高興”。

原中國歷史博物館科技部主任 周寶中:

周寶中出生于1935年,讀中學時正逢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工業建設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推進。置身火熱的年代,當一名工程師,成為周寶中和同學們的共同理想。1954年,他進入中國礦業大學選礦專業學習,畢業后在中科院的研究所從事分析化學研究工作。

1973年,來自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一則調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中斷7年的中國通史陳列計劃恢復,歷博正加強文物保護科技工作,開始探索用現代科技手段對文物進行更有效保護,急需科技人才。

由于學業和工作繁重,周寶中在北京讀大學及工作期間,從來沒去過位于端門的歷博老館和1959年建成的新館。當在歷博庫房里看到一件件精美的珍貴文物時,他的內心被深深震撼了。

“如果不同意你隨時可以調離”,人事處負責人言語誠懇。“來了就要干出一番名堂來!”周寶中暗下決心,一頭扎進了這個全新的領域。

缺人缺設備缺場地缺經費,工作遠比料想的更困難。當時,技術組僅有10人,有上世紀50年代從民間手工作坊招聘進館的老師傅,他們掌握青銅器、陶瓷、木器、書畫等文物的傳統修復技藝,也有從館內其他部門轉崗的專業人員。實驗室由大樓底層約30平方米的宿舍改造而成,沒有排風設施,工作人員在使用揮發性有機溶劑時,只能敞開窗戶通風,或者到戶外花園里去處理。文物保護通常需要進行材料質地分析,沒有分析儀器,周寶中就得跑到大學實驗室找朋友幫忙。

當時沒有企業專門生產文物保護和修復所需的設備、工具和材料,一切都得自己操辦。大家用超聲波潔牙機、超聲波清洗器給文物除銹、去污,將雕刻刀、打磨機、吹風機、畫筆和各種刷子,都拿來用于文物修復。大家還想了不少土辦法,橡膠碗適宜調拌石膏,他們把籃球一剖對開制成橡膠碗,做完石膏模型,將剩余石膏清除后,橡膠碗可以重復使用。為保護館藏吐魯番出土的唐代餃子,工作人員因陋就簡,選用有機玻璃板材設計制作密封的陳列盒,讓文物在高純氮氣的微環境中妥善保存。

周寶中近照 受訪者供圖

1991年,歷博成立科技部,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已有30余人,實驗室搬進了新建的400平方米輕鋼結構建筑內,配置金相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實體顯微鏡、熒光能譜儀等儀青銅基體合金成分分析、腐蝕產物的成分分析、金相檢測、X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鑄造工藝等測試研究工作,清除局部有害銹,采用緩蝕、封護等技術處理,且保留古舊的青銅器本色,成為大型青銅器修復的成功案例。歷博還邀請中國計量研究院,采用當時最先進的電子稱重儀,準確測定后母戊鼎的重量為832.84公斤。1995年,后母戊鼎在全面修復后,被放置在可調控環境的特制陳列柜中展出。

一花獨放不是春。如何把文物保護的科學方法推廣開來,是周寶中極為關注的一件事。上世紀80年代,國家文物局舉辦的博物館領導干部培訓班中,專門開設文保科技課程。6年間,周寶中為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數百名學員授課,親自編寫了《現代科技與博物館》《博物館藏品的陳列環境》《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3篇講義。

除了歷博的館藏文物保護,廣漢三星堆青銅立人像、永濟唐代鐵牛、煙臺秦代鐵權等眾多珍貴文物的修復都傾注著他的心血。上世紀90年代,遼寧綏中三道崗海域發現一艘元代沉船,打撈的瓷器上有大量附著物。為配合水下考古,歷博在海濱工作站專設出水文物修復室,將打撈的瓷器立即進行脫鹽、去除海生物等技術處理,有效地進行搶救保護,開辟了我國海洋出水文物保護修復的新領域。

后母戊鼎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說起國家一級文物西漢長信宮燈的修復過程,河北省文物與古建器。另有占地數百平方米的器物修復室和書畫修復室,還建立了攝影室、圖書資料室。

“文物是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遺存,一定要千方百計保護好”,周寶中像做科研一樣探索文物的科學保護手段。上世紀80年代初,他用溫濕度紀錄儀,對歷博的陳列室和庫房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環境監測,提出了調節博物館室內氣候的具體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環境因素對文物的不利影響。在此基礎上,他寫成《博物館的氣候》一文。在對館舍內外空氣污染和光線輻射調研的基礎上,他撰寫了《博物館的環境保護問題》一文。兩篇文章均被收錄在《博物館學論集》上,為國家文物局制訂博物館藏品保存環境標準提供了重要依據。文中闡明“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這一全新觀點,引起業內極大關注。

主動檢查館藏文物的保存狀況是文物保護部門的職責,周寶中經常去展廳和庫房仔細觀察文物,一旦發現問題立即解決,“重視預防性保護,可以使文物延年益壽”。后母戊鼎是中國現存最大最重的青銅器,被譽為國博“鎮館之寶”。有一回,周寶中在檢查一級品庫房時,發現后母戊鼎的銘文附近和鼎足局部出現淡綠色粉狀銹,并且有擴散趨勢,立即按程序提交了改善保存環境和搶救保護后母戊鼎的報告。為了給這件國之重器“祛病”,俞偉超館長親自主持召開專家論證會,通過了科技部精心制訂的方案。

前后用了4年時間,大家完成了筑保護研究院科技保護部原副主任梁書臺念念不忘。長信宮燈出土時整體完好僅局部有裂紋,后受保存環境影響出現嚴重腐蝕,有害的粉狀銹蔓延導致鎏金層脫落,由于當地技術力量有限,一直沒有得到修復。在周寶中的熱心安排下,梁書臺連同正定文物保管所的兩位工作人員,將長信宮燈和其他9件文物一并送到了歷博。半年后,長信宮燈等文物得到妥善修復。同時,周寶中給他們系統講授了青銅器的修復和保護方法。“感謝周先生的無私幫助,讓我們的青銅器保護水平上了一個大臺階?!绷簳_說。

到北大、北科大等高校開設文物保護課程,參與編寫《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博物館》卷,主編《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文物修復和辨偽》卷,參加重大文物保護項目評審……1996年,周寶中從歷博退休,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國家文物局科技專家組成員,他依然忙碌,“全社會越來越重視文物保護,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今年4月,齊吉祥在給河北省的歷史老師上網課。 王薇攝

原中國歷史博物館群工部主任 齊吉祥:

齊吉祥當上講解員實屬偶然。

那是1959年,為了籌建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相關部門向上級申請100名應屆大學畢業生當講解員。那時高等教育不發達,應屆大學畢業生比較少,最終獲批10多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另外還有40多名應屆高中畢業生。當年7月6日,齊吉祥同北京近10所中學的22名高三畢業生一起到歷博上班,成為第一代講解員。

為了讓這些年輕人盡快勝任工作,歷博將它們分為4個小組,專門安排專家講授歷史等課程。京韻大鼓演員良小樓被請來教他們吐字發音,“她講的‘吐字如珠’,讓我受用了一輩子”。齊吉祥經常一大早就在故宮筒子河邊練聲。一年以后,又送他們到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學習考古學、中國通史、中共黨史等課程?!安┪镳^為培養我們可是下了大力氣”,1975年冬,一次就邀請了吳小如、侯寶林、王曉棠三位泰斗級大家給講解員上課,他們讓每一個講解員都講一小段,聽后一一指出每人的不足。侯大師還特意講,他騎自行車來博物館的路上,哼唱了京劇《楊子榮打虎上山》,他說這就是為了迎風練嗓子?!肮Φ咨詈竦拇髱煟€這么苦練,他傳授的不僅是語言藝術,更是一種精神?!?/p>

“我一下子掉進了專家堆里,能在歷博工作真是幸運。”在齊吉祥的記憶中,當時全國知名的歷史、考古、文物專家幾乎都參與了籌建工作,包括郭沫若、翦伯贊、范文瀾、陳垣、顧頡剛、吳晗、鄧拓等。全國77個單位支援了3萬多件文物,其中包括許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如商代龍虎尊、后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大盂鼎等。“每到一處他們都打開庫房讓歷博的專家挑,一些正在展出的文物,只要中國通史陳列需要,就從展廳里撤下來,直接運到北京,我們永遠銘記各兄弟館的這種無私支援。”

從1958年10月到1959年7月,《中國通史陳列大綱》反復修改了9遍,周恩來總理先后來現場指導過3次。1959年10月1日,“中國通史陳列”獲準公開預展。1961年7月,“中國通史陳列”正式開展,在國內外均產生了熱烈反響,此后長時期被各省市博物館作為基本陳列內容與框架的示范。

開館第一天,齊吉祥和伙伴們穿著嶄新的黃色咔嘰布制服,熱情地迎接觀眾?!澳鞘俏耶敃r最好的衣服了”,站在展柜的玻璃前,他仔細整理著衣服,唯恐有一絲瑕疵。“每天一開館觀眾就涌了進來,一天平均有五六千人”,大家工作熱情很高,“一萬多字的講稿,背得滾瓜爛熟”。

可講著講著,眼看觀眾一個接一個走開,在場的聽得左顧右盼。遇上觀眾問一些講稿上沒有的內容,他只能尷尬地搖頭:“不知道?!?/p>

怎樣才能讓講解吸引人?齊吉祥動腦筋、找癥結,慢慢悟出了必須要因人施講這個道理,馬上動手改寫講稿。他和同事們先后完成外賓講解稿、普通觀眾簡明講解稿、中學生講解稿和中國通史陳列詳細講解稿等多個版本。

“是什么、為什么、給誰講、講什么、怎么講”,這看似平常的15個字,凝結著齊吉祥的不懈追求,他努力探索每件文物相關的知識、故事,多方了解各類觀眾的特點、需求,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吧衔缬修r村干部來參觀,我重點介紹古代的農田水利,他們對大禹治水、協田倍感興趣……”齊吉祥家中,保留著一沓沓泛黃的紙張,上面工整地記錄著為不同團體制訂的講解計劃,講解后的總結與思考。

清代瓷器技藝高超、裝飾華美,深受觀眾喜愛,但原先的講稿只有寥寥數語。齊吉祥請文物專家沈從文、史樹青開出書單,到圖書館借來一摞摞書籍,每天晚上看到深夜。經過一番努力,他在此后的講解中將瓷器的發展歷史、工藝特色、藝術風格娓娓道來,觀眾的問題基本難不倒他了。遇到一時答不出來的問題,他就讓觀眾留下聯系方式,查閱資料后再回復,這讓齊吉祥和很多觀眾成了朋友,“我希望更多人了解歷史、喜歡歷史,體會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

一次,在和博物館同行交流時,他說:“我把觀眾看作是我的衣食父母,我時刻要琢磨的是,怎么講他們能聽懂,怎么講他們喜歡聽,怎么講他們能記得住?!?/p>

工作中,齊吉祥真誠對待每一名觀眾。后母毋鼎是國博的重要藏品,根據資料,講解員們幾十年間都這樣向觀眾介紹:農民把雙耳鋸下,后來一只耳朵丟失,所以現在大家看到的一只耳朵是原來的,另一只是后來復制的。

2000年9月的一個下午,齊吉祥在去展廳的路上,看見一位老人正在檢票口著急地比劃。齊吉祥趕忙上前詢問,原來他要找一位文保專家,恰巧不在館。

“您貴姓?需要我傳個口信嗎?”

老人的回答讓齊吉祥大吃一驚:“我是吳培文!”原來他就是發現后母戊鼎的人!齊吉祥趕緊拉著老人走進展廳,一通刨根問底,才知道鼎挖出時只有一耳,后來出售時應文物販子的要求,吳培文用油錘將它砸了下來。“如果我對觀眾置之不理,就失去了一次了解歷史真相的機會?!饼R吉祥感慨萬分。剛參加工作時,齊吉祥講解后母戊鼎,只能背講稿上的三句話。2015年7月,他主講過一個關于后母戊鼎的電視專題節目,時長達45分鐘。

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社會教育一直是歷博的傳統。多年來,齊吉祥給全國各個省份的歷史老師都講過課,他們懂歷史,但接觸文物的機會不多,因此聽課的興趣很濃。為了配合教學,群工部制作了歷史教學掛圖和幻燈片,到學校舉辦流動展覽。他們將復制文物時使用的石膏模型收集起來,組建了標本室?!坝斜本┤祟^像、石器、鐵器等模型,歷史老師借去上課用,孩子們很喜歡。”齊吉祥說。

上世紀80年代,歷博成立電化教育小組,配備成套攝像和編輯設備,派人專門到中央電視臺學習攝像和編輯技術,拍攝了《廢品中的瑰寶》等10多部專題片,在多個平臺播放,深受觀眾喜愛。

“沒有小崗位,只有小人物”,齊吉祥在歷博工作45年,從一名普通講解員,成長為知名的文史專家,創下了業內的許多“第一”:第一個評上研究員的講解員,迄今唯一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編過歷史教科書的講解員……

原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主任 信立祥:

“我很幸運,趕上了國博考古大發展的時期。”回顧過往,信立祥無比欣慰。

1979年,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恢復中斷十年之久的考古部建制。為了招攬人才,主任李石英四處奔波。有一陣子,每天一大早,他就等候在人事部或中組部門前。精誠所至,他千方百計爭取到10多個用人指標,調入了孫機等一批專家。

與此同時,信立祥以總分第一的好成績考入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師從蘇秉琦和俞偉超攻讀碩士學位?!跋壬鷤儗W養深厚,讓我受益匪淺。”信立祥說,蘇秉琦眼界開闊,能敏銳地抓住問題的實質;俞偉超思想活躍,思維如水銀瀉地;宿白一絲不茍,教案寫得整整齊齊,每一課稍加整理便是一篇精彩的論文……

1983年,信立祥畢業分配到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考古部。這一年,在山西平朔露天煤礦的建設中,發現了一大片戰國晚期到兩漢時期的墓葬群。受國家文物局指派,36歲的信立祥出任平朔考古隊副領隊。

平朔風大,黃沙直往耳朵、鼻子里灌。考古隊員罩著紗巾,蹲在墓坑里仔細清理文物、精心繪制圖表。冬天凍土堅硬,必須先用炭火解凍,才能用鎬锨挖開土層。白天盯現場,晚上在暗室埋頭沖洗相片,一干就是大半夜,信立祥每天的工作滿滿當當。

條件艱苦,大家卻干勁沖天,現場最多時有上千人在勘探。平朔考古前后持續10余年,共發掘戰國、秦、漢至遼、金的墓葬5000余座,出土文物2萬多件,包括雁魚燈、十二銖半兩等珍貴文物,為長城沿線秦漢墓葬形制演變提供了系統而典型的資料。那些年,信立祥一年要在山西待八九個月,最多時達10個月,基本沒操心過家里的事。有一年過春節,信立祥坐火車回到北京已是大年三十,愛人看見他灰頭土臉的模樣,頓時就落淚了。

信立祥近照 徐長青攝

1985年,英國人哈徹偷偷在南海一艘中國古代沉船中,打撈了一大批青花瓷器和金器,并于次年在荷蘭高價拍賣。這不僅在國際博物館界引起巨大震動,也激發了中國建設水下考古的決心。1987年,俞偉超任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他在歐美考察后發現,發達國家均有強大的水下和航空考古力量,而我國長期以來只有田野考古?!氨仨氂^趕上,填補這些空白。”

當年,歷博成立中國水下考古中心,由新招收的大學生以及海南、廣東、福建等沿海省份的年輕考古隊員組成。隊員們在青島、廣州等地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潛水訓練,還跟著外國專家學習使用水下攝影機,用專用紙、筆做記錄。

1991年7月,漁民在遼寧綏中三道崗海域捕魚時,打撈出一批古代瓷器和一些破碎的船板,考古隊員聞訊趕來,用聲吶等設備確定了沉船位置。1992年至1998年間,由水下考古中心牽頭組建的“綏中水下考古隊”,先后對三道崗元代沉船遺址進行6次水下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事發海域能見度幾乎為零,風浪又高??脊抨爢T穿著潛水服,背著近40斤重的氣瓶,一次潛水二三十分鐘,還要拍照、繪圖,體力消耗很大。”信立祥介紹,總計發掘文物2000余件,包括嬰戲圖白釉黑花罐、龍鳳罐、魚藻盆等精品瓷器,這是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的里程碑,獲評1993年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

自1987年在廣東臺山、陽江交界海域被發現,到2019年船上貨物清理完畢,“南海Ⅰ號”的考古工作歷經30余年,備受矚目。在水下考古調查啟動時,俞偉超提議將這條被海水塵封了800年的宋代沉船定名為“南海Ⅰ號”,飽含著對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的殷殷期許?!澳虾"裉枴背鏊奈锍?8萬件,其中瓷器約16萬件(套),為研究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中國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提供了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

1989年,歷博成立航空考古隊,利用租來的小型直升機,開始在長城沿線開展航空攝影勘察。赤峰常年刮大風,停放在跑道上的飛機被吹得東倒西歪,大家找來繩子把起落架和固定樁連接起來。飛機窗口很小,只能打開艙門,人倚靠在欄桿邊系著安全帶,探出身子拍照。雖然辛苦,但眼前的景象讓大家驚喜,“那些在地面上看上去七零八落的大型城址,在高空中能清晰地看到它的布局特征”。

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1997年,中國航空與遙感考古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歷博揭開了海陸空考古的新篇章。

“俞先生是理想主義者,也是實踐主義者,他對考古事業懷有強烈的使命感?!毙帕⑾橐恢睂Χ鲙煼浅>磁澹醾コ活櫮昀象w弱,同考古隊員們一起出海,還帶頭爬上飛機,一路忙著拍照,“飛機一直在劇烈震動,他下來后臉色慘白,吐了一地”。

彩繪雁魚青銅 燈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他很執著,認準的事一定干到底,一輩子最著迷的就是考古?!蓖跉v博工作,老伴宋淑悌默默支持著信立祥的事業,獨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中山懷王劉修墓、平朔戰國秦漢墓葬、班村遺址、連云港孔望山遺址、禮縣大堡子山遺址、?;韬顕z址……數十年來,信立祥一直奔波在考古路上,參與的許多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作為知名的漢畫像石研究專家,他把全國出土的漢畫像石看了1/3以上。他用近7年時間,編寫出版《中國民間收藏漢畫像磚石選集》,其中收錄了全國近80位收藏家的漢畫像磚石3500余件,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

“每當搞清楚一個歷史謎團,真有說不出的高興?!闭f到興奮處,信立祥提高了嗓音,幾乎讓人感覺不到他不久前經歷過一次大手術,目前仍在康復期?!斑€有好多事沒有做完,希望能夠盡快恢復工作?!?/p>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撫今追昔,國博走過110年,從建館以來,一代代館員接續奮斗、薪火傳承。沈從文、傅振倫、王振鐸、史樹青、蘇東海,王宏鈞、孫機、夏燕月、方孔木、王冠英、孔祥星、黃燕生……回看國博群英,名單不斷加長、人員迭代更替,不變的是堅守與執著,以及對文物保護的熱愛與對文明傳承的擔當。

“工作是大家干的”“我只不過做了一些分內事”……采訪中,國博的老專家們非常謙遜、低調。事實上,他們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守望者,也是國博燦爛歷史的書寫者。因為各種機緣,他們成為國博的一員,從此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成為術業有專攻的行家,為開創“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博物館事業持續奮斗著。

“既然選擇了,就一定要干好”,他們始終心懷熱愛,虛心求教,勤于鉆研,在各自領域矢志不渝,從零起步,創造了許多“第一”。工作中不乏挑戰,起初條件也很艱苦,但他們甘之如飴,不向困難低頭,不為外物所惑,其心誠,其志堅,令人敬佩!

在這些老專家的成長過程中,無論專業素養還是人格修養,都深受前輩大師的影響;他們至今念念不忘,并把這份熱忱傳遞給更多的人;無論對普通觀眾還是業內同行,他們都坦誠相待、熱情相助,贏得社會公眾的普遍贊譽。

時光荏苒,老專家們青絲變白發,依然保持著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繼續為保護和傳承中華文明做著最大的努力!

老專家們的奮斗經歷啟示我們:只要心懷理想、腳踏實地、孜孜以求,每個人都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發光發熱……

1912年7月9日,民國政府教育部決定設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以魯迅先生勘選的國子監為館址。

1918年7月,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遷至故宮的端門與午門。

1920年11月,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式成立。

1926年10月,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式開館。

1949年10月,國立歷史博物館改稱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

1950年3月,成立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設址在北海團城,不久遷入故宮西華門武英殿。

1951年6月21日,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更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

1953年,中央革命博物館成立。

1958年10月,在天安門廣場東側修建新館。

1959年8月,新館竣工,成為新中國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

1959年10月,“中國通史陳列”公開預展。

1960年8月,北京歷史博物館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央革命博物館更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

1961年7月,“中國通史陳列”和“中國革命史陳列”分別展出。

1969年9月,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合并為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1983年初恢復兩館原建制。

2003年2月,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兩館基礎上正式組建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0年12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

2011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開放。

猜你喜歡
博物館
開啟博物館奇妙之旅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5:58
去博物館shopping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06
博物館里的“潮應用”
今日農業(2022年4期)2022-06-01 06:12:38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館
『博物館之城』如何建?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3:00
博物館里的“虎”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2
博物館
小太陽畫報(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流淌在水上的博物館
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 01:12:44
去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外文摘(2017年20期)2017-09-30 06:40:48
博物館奇妙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青青久久91|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色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玖玖视频|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高清| 中文字幕啪啪|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91视频区|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 成人国产| 性视频一区|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毛片基地| 不卡视频国产|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专区| 99激情网|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婷婷伊人五月| 色播五月婷婷| 99在线视频精品|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久久福利片| 朝桐光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亚洲色图欧美| 成人韩免费网站| 欧亚日韩Av|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福利一区在线|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91久久精品国产|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九一九色国产|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高清|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在线一级毛片| 欧美一级爱操视频| 婷婷色中文|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91|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国产99精品久久| 欧美成一级|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毛片在线看|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 波多野结衣在线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