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冰冰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5G 的高速發展,萬物互聯的時代悄然而至。越來越多的事物和互聯網聯系起來,互聯網的力量正呈指數增長。與此同時,伴隨著互聯網技術與應用的蓬勃發展,相關的網絡安全問題層出不窮。萬物互聯時代,如何筑牢網絡安全“基石”,防范不法分子的惡意攻擊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
近年來,掃地機器人等智能化家居設備開始走入我們的生活中。因其便捷的操作,解決家庭清潔難題而成為上班族或是現代家庭的常用家電用品,并在2020 年迎來銷售爆發性的增長。根據有關零售市場數據,2020 年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達79 億元,同比2019 年增長了23.31%,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掃地機器人消費市場。另據瑞銀數據預測,2025 年全球以及中國的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分別達130 億美元和50 億美元,未來三到四年將有兩到三倍的增量空間。

然而隨著掃地機器人市場越發火熱的同時,其存在的威脅和風險也日益凸顯。在2021 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展區中,工作人員展示了一臺普通的掃地機器人如何秒變竊聽、偷窺工具:“這是市面上常見的一款掃地機器人,其對外的端口存在漏洞,通過該漏洞,攻擊者可獲取掃地機器人的控制權,控制其運動軌跡,還可以錄音、拍照等。”工作人員所說的端口是設備與外界通訊交流的出口,攻擊者通過開啟端口的漏洞來進行入侵,利用特殊的請求或者指令觸發之后就可以提升權限,從而對用戶造成威脅。
面對智能化家居設備(如掃地機器人等)窺探用戶的個人隱私的現象,相關工作人員建議:“在購買物聯網智能設備時,要盡可能選擇有安全保障的產品”。對于設備廠商來說,要對產品安全進行嚴格把關,做好產品安全檢測,確保產品不會泄露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和畫面。對于用戶來說,首先在產品的選取時不應貪圖便宜,要選購安全性高的品牌產品;其次要及時查看產品的各項零部件,確保產品不會竊取個人隱私;對于執法部門來說,要加強對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產品的相關漏洞加增竊聽器或攝像頭、侵犯個人隱私等行為的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