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昀

7月8日,二十國集團外長會在印尼巴厘島召開。
2022年夏天,中國周圍的海面依然算不上平靜。
根據南部戰區的通報和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海軍“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先后在7月13日和16日,也就是短短三天內,分別闖入南海中國西沙領海和南沙領海。
再把目光投向更遠的太平洋夏威夷海域,2022年環太軍演從當地時間6月29日開始,將一直持續到8月4日。
今年的環太軍演,除了規??涨埃€有另一大特點——針對中國的意圖格外明顯。
作為曾經參加過環太軍演的國家,如今的中國如何與太平洋鄰居相處呢?
冷戰結束后,環太軍演一度聚焦反海盜、反恐和加強環太平洋國家的海上安全合作。但是近年來,其已經逐步出現了更加注重大國對抗競爭、遏制威懾中俄的轉向。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韋宗友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表示,在美國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挑戰,并且不再邀請中國參加演習后,環太軍演還有進一步加強美國與相關國家的軍事安全關系,維護美國在亞太海域霸權,保護美國亞太盟友及伙伴安全,應對所謂中國海上安全挑戰等戰略意圖。
在應對日韓、東南亞等國方面,也要區別對待。
韋宗友告訴《新民周刊》,本屆環太軍演再次證明,美國已經將中國視為美國在其所謂的“印太地區”最主要戰略挑戰,也是最強勁的海上安全挑戰。美國接下來會更加重視與亞太盟友及安全伙伴的軍事安全合作。拜登政府提出“一體化威懾”概念,強調借助盟友伙伴力量,共同應對所謂的中國挑戰,即是明證。
對此,韋宗友認為,中方當然應該保持警覺?!安贿^,同時也應當注意到,除了美國少數堅定盟友外,并非所有的環太軍演參加國都希望將演習變成針對中國的排華、反華小圈子,他們參加環太軍演,更多是希望加強與美方的軍事交流,而不是針對中國,更不是反對中國。” 韋宗友說。
在韋宗友看來,一方面中國要保持警覺,但另一方面也沒必要對演習本身作出過度解讀和反應。在應對日韓、東南亞等國方面,也要區別對待。
此前,韋宗友在發表于2022年3月的《拜登政府“印太戰略”及對中國的影響》一文中預測,韓國新總統尹錫悅在外交上可能進一步倒向美國。如今,尹錫悅上臺后,確實能看出其進一步密切與美日關系的一面。在美國的指使下,韓國和日本、澳大利亞都前往西班牙參加2022年北約峰會,可見韓國將對美關系視為外交的重中之重。尹錫悅還表示,要積極參與美國的所謂“印太戰略”,加強與美日印澳四方機制的對話與磋商,甚至在韓美首腦聯合聲明及美日韓三方會談中,首次涉及臺海問題。這也解釋了為何韓國對于2022年環太軍演如此“賣力”。
對此,韋宗友說:“韓國新總統雖然表現出親美的積極姿態,但是韓國朝野對中國的定位與看法,與日本還是不同,并沒有將中國視為主要安全挑戰。”對于韓國在美韓首腦聯合聲明及美日韓三方聯合聲明中首次提到臺海問題,韋宗友認為,這更多體現了美國之施壓,這與日本對臺海問題的關切,還是有所不同。
今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在6月30日于韓國召開的“中韓建交30周年及中韓關系未來”聯合學術會議上,隨尹錫悅上臺而新上任的韓國外交部長樸振發表視頻致辭時稱,尹錫悅當局“力爭將韓國打造成全球中樞國家,實現自由、和平、繁榮的外交價值。韓方將在這一過程中協同發展韓美同盟與韓中關系。韓方將以過去30年兩國關系發展成果為基礎,堅持相互尊重,努力推動兩國關系邁向更健康、更成熟的階段”。從中不難看出,韓國目前除了發展與美國的關系以外,也不忘繼續與中國之交往。畢竟,就經濟層面、朝核問題甚至醫療衛生領域等問題來說,韓國需要與中國密切合作。韋宗友提及,考慮到韓國在朝核問題上還是希望中國發揮積極作用,在涉華問題上,韓國也會投鼠忌器,不會公然站在中國的對立面。

6月29日,西班牙馬德里,北約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韓國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

當地時間7 月11 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東盟秘書處就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發表政策演講并答問。圖為王毅在東盟秘書處與大家合影。
當地時間7月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期間會見樸振。當時王毅也提到今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兩國關系迎來重要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一些現實挑戰。維護發展好中韓關系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反之兩國都會受損,這是過去30年兩國關系不斷向前發展的成功經驗?!爸许n是離不開的近鄰,分不開的伙伴。”王毅說。
與韓國不盡相同,日本近年來內政外交日益右轉,其發展動向值得關注。日本不僅希望突破和平憲法限制,還不斷渲染中國威脅,將中國視為日本的主要安全挑戰,作為擴充軍備的借口。日本一方面強化美日同盟,另一方面積極重振軍備。不過,韋宗友認為,日本雖然將中國視為主要安全挑戰,但是與美國的立場也是有些區別,沒有將中國視為全方位戰略挑戰,沒有采取全方位打壓態度?!爸腥贞P系還沒有完全走向對立。”韋宗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