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生、武之璋
臺灣《中國時報》7月31日文章,原題:取消訪臺才是理性決定如果佩洛西行程最后 “突襲式訪臺,那后果將比正式安排還要嚴重。美國對華鷹派氣勢太盛。對中國來說,美國既然想測試中國底線,中國就必須明確劃出紅線。
這使佩洛西的亞洲行變成中美競爭下的賽局。屬于經濟學分支的賽局理論曾提出“膽小鬼賽局”理論模型,模擬美國年輕人玩命開車對沖的游戲。如果自己先轉彎而對方沒有,就會被恥笑為“膽小鬼”,如果都轉彎就是和局,都不轉彎,那就同歸于盡。問題的關鍵是,相不相信對方是玩真的。
中美形勢陷入緊張,就是雙方為強調“自己是玩真的”而不斷增加注碼的結果。任何賽局只要賭注加大,本質就會改變。“膽小鬼賽局”的最優解是讓步,除了對方也讓步而成為和局機會,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同歸于盡的命運。避免臺海危機,以及兩軍過手接近擦槍走火,或形勢螺旋升高的戰爭風險算是負責任且合乎理性的決定。
這也表示,美國政府相信中國對一個中國的堅持是玩真的。對臺灣喜歡講狠話、認為中共只是虛張聲勢的毆客或名嘴來說,也到了該深思是不是還要那么幼稚的時候了。(作者羅慶生,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
臺灣《中國時報》8月1日文章,原題:美國執意玩火臺灣必須小心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要是真的造訪臺灣,我們千萬不宴以為是值得高興的事,而是應該視為“美國在臺灣玩火”的危險事。
美國總統拜登在回應記者如何看待佩洛西的訪臺行程時,表示“美國軍方不認為議長此刻訪臺是好主意”,表面的理由是國會是獨立行使權力的機構,總統無權干涉,但言下之意卻隱有反對之意。當然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那也是美國在演雙簧,或是撇清責任。
俄烏戰爭,美國把烏克蘭當作削弱俄羅斯的棋子,已給烏克蘭帶來毀滅性的災難。美國顯然也有意在臺灣如法炮制一番。然而,臺灣一旦發生戰爭,其慘烈程度只會比烏克蘭所遇到的更嚴重,我們真的要成為美國用來削弱中國大陸的棋子嗎?
何況,美國出賣盟友的記錄班班可考,(每次)美國都選擇坐視局面惡化而任其發生。再說回兩岸局勢,從1972年美國總統主動訪華到1979年與臺“斷交”,如今眾議院議長又可能訪問臺灣,美國玩的大國博弈,犧牲了臺灣多少次?我們怎么總是忘記這些歷史教訓?
蔡英文當局為了民進黨的政治利益,對美國的所有決定全部俯首帖耳這哪是親美保臺呢?反而將臺灣推向更易發生戰爭的境地,我們小老百姓看清楚了,應該大聲告訴美國人,臺灣只歡逋朋友,不歡迎戰爭販子。(作者武之璋為藍天行動聯盟主席)
環球時報202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