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悅

研究表明,運動和大腦之間有緊密的聯系,一些簡單的運動可以讓我們的大腦更健康,讓思維更活躍。
現代社會,很多人變成了“久坐族”,他們長時間坐在計算機面前,進行工作或者娛樂。但是,久坐的生活方式不僅讓我們頸部酸脹、腰背疼痛,而且還會對我們的大腦造成不良影響,讓思維變得遲鈍。研究表明,一些簡單的運動就可以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更為活躍。
散步和跑步已經被證明有助于人們保持頭腦清醒??茖W家研究發現,當人們散步或跑步時,可以暫時減少大腦前額葉區域的活動,這些區域與理性的直線思維有關,減少它們的活動有助于產生更有創造性的想法。
有趣的是,緩慢行走時輕微的腳部壓力也會對大腦的血液流動產生影響。研究表明,當我們的腳落地時,其動脈被壓縮,使血液中產生湍流,可為大腦提供高達15%的額外血液流量。加快行走速度時,流向大腦的血液會進一步增多。目前還不清楚這些額外的血液進入大腦后究竟有什么作用,但一般來說,運動會增加大腦海馬部位的灰質,海馬對記憶處理和空間意識至關重要。
研究表明,嬰兒5 個月大時,就能夠隨著音樂的節奏移動自己的身體。如果他們能很好地跟上音樂節奏,就會非常開心。
科學家認為,嬰兒之所以感到開心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像一臺預測機器,它不斷地對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猜測。有規律的節拍使我們很容易預測即將發生的事情,當我們每次都能猜對答案時,我們的大腦中就會分泌一點多巴胺,而多巴胺是一種與愉悅感有關的神經遞質。
當你跟隨節拍運動時,身體會獲得第二次多巴胺刺激,并且還可能產生一種錯覺,即我們的動作形成了節拍,使我們產生“一切盡在掌控中”的感覺。
呼吸雖然是我們一個不起眼的本能動作,也不需要耗費多少體力,但是在呼吸時,控制胸部和橫膈膜的肌肉會對我們的思維和感覺產生很大影響。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你調節呼吸節奏時,你其實是在控制自己的腦電波,并將它們與空氣進出鼻子的速度聯系起來。這種聯系是通過鼻子內部的感覺神經元實現的,當空氣流過這些神經元時,它們就會啟動。因為空氣包含了外界的信息,處理這些信息,與氣味有關的大腦區域的活動開始與呼吸頻率同步。最近的研究表明,這種同步并不限于處理氣味信息,它還會擴展到與賦予信息意義有關的區域,如有關記憶和決策的區域。
通過呼吸改變思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閉上嘴,以6 次/分的頻率呼吸:吸氣5 秒,然后呼氣5秒。以這種速度呼吸已被證明是讓肺泡充滿氧氣的最有效方式。隨后,吸入的氧氣會從肺泡擴散到血液中,將血氧飽和度提高幾個百分點,從而對大腦功能產生微小的影響。研究表明,這種呼吸頻率也能刺激迷走神經。作為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一部分,迷走神經能讓身體在緊張后恢復平靜。
根據心理學研究,懶散的坐姿長期以來都與消極思維和挫敗感聯系在一起,而挺拔的坐姿則會帶來更積極的心態。實驗還表明,保持身體挺拔有助于減少壓力并更快地從壓力事件中恢復。
最近的研究將保持身體挺拔的物理行為與積極和自信的心理狀態聯系了起來。研究發現,人們在遭受急性壓力時,體內的腎上腺素會激增。腎上腺內部的腎上腺髓質與控制自主運動的大腦運動皮層區域相連,這條神經通路又連接到穩定軀干和支撐姿勢的核心肌肉。
雖然現在還不能確定這些路線上傳遞的是什么信息,但這種聯系可以解釋瑜伽和太極拳等基于核心肌肉的運動的減壓效果。
久坐之后,伸展一下僵硬的肌肉會讓人感覺很舒服。此外,放松緊繃的肌肉似乎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額外好處。
當我們做伸展動作時,會導致筋膜的變化,筋膜是包裹肌肉的結締組織薄片。研究發現,拉伸大鼠組織會導致筋膜內的細胞釋放三磷酸腺苷,這種分子管理著炎癥水平。炎癥是免疫系統的反應,當我們受到壓力或受傷感染時,免疫系統會加速反應。研究人員將卡拉膠(一種引起局部炎癥的物質)注入兩組大鼠的背部肌肉,讓其中一組大鼠做伸展運動,而另一組則保持休息狀態。結果發現,做伸展運動的大鼠不僅炎癥水平顯著降低,而且其細胞中幫助解決炎癥的分子也更多。
其他研究發現,筋膜的結構就像一塊浸透液體的海綿,其中的液體可排入淋巴系統。這意味著拉伸筋膜可以幫助體液流動,讓免疫系統定期清理這些液體,并在炎癥出現時及時應對。
這對大腦也很重要,因為不受控制的炎癥與抑郁癥、慢性疼痛和疲勞有關?,F代生活方式和肥胖也加劇了炎癥的產生,而且這種趨勢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而加速。因此,在緊張的工作中,要學會適時休息,伸展一下我們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