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評論員 吳凱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2021年,全國各級網絡舉報部門受理舉報1.66億件,同比增長1.8%。當前,我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等統籌推進,特別是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生態亂象,不斷壓實網站平臺信息內容主體責任,建立行業自律機制,深入推進“清朗”“凈網”系列專項行動,網上主流思想輿論不斷壯大,網絡空間持續凈化。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持續強化網絡內容治理,確保信息內容規范、積極向上;不斷加強網絡空間行為規范建設,培育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倫理和行為規范,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不斷加強相關領域保護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網絡內容建設是凈化網絡空間環境的關鍵,是數字化發展治理體系建設的發力點。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日前印發《“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建立健全規范有序的數字化發展治理體系。這將推動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加快數字中國建設進程。我國有關部門已陸續出臺《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章制度,促進網絡空間內容治理,未來還需進一步健全數字化發展治理的法律法規體系。《規劃》強調:“完善網絡實名法律制度,推進社會公眾數字身份管理體系建設,加大數字身份管理體系標準化整合銜接”。這將推動網上網下同心圓中的主體更加統一,網絡空間與物理空間深度融合。《規劃》指出:“鼓勵社會主體依法參與網絡內容共治共管,暢通社會監督、受理、處置、反饋、激勵閉環流程,激活社會共治積極性”。這有利于充分調動億萬網民參與共建美好網絡家園的積極性,有助于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全國各主要網站不斷暢通舉報渠道、營造全民監督范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在各級網信部門的指導下,通過發布監督舉報公告,開展舉報宣傳活動,規范舉報秩序,責任主體開通在線監督平臺,發現問題隨手發、隨時查,使群眾以更加快捷、方便的方式反映問題,提高受理、辦理、處置的時效性和精準性。充分發揮民主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監督力量,夯實完善監督體系,促進各類監督同向發力。同時,為舉報問題類型精準分類,結合營商環境監督,開展專項治理,以精準監督保障網絡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把監督保障執行成果轉化為促進完善發展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