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蘇高速公路聯網營運管理有限公司 徐海北 圖 江蘇高速公路聯網營運管理有限公司
十四五開局之年,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交控”)瞄準交通強國發展戰略,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以高速公路數字化、網絡化為支撐,服務公眾“快速暢行 品質服務”體驗感,以視頻感知能力建設為著力點,推動“高速大腦-數智營運”建設行穩致遠。

“高速大腦-數智營運”平臺頁面
遍布高速公路的視頻監控,是監督路網運行狀態必不可少的“眼睛”,更是“高速大腦”的重要視覺“感官”,對于提升高速營運效率至關重要。目前,江蘇路網共布設監控點位5700余處,由于高速公路建設時期不一致、監控設備標準不統一等問題,當前路網運行管理仍存在監控盲點。為此,江蘇交控率先提出“全覆蓋無死角”目標,通過視頻加密工程,消除路網監控盲區,真正把全面感知的愿景變為現實。
江蘇路網原有視頻線路6000路,江蘇交控計劃通過視頻加密工程,在三年時間內增加至3萬路,并開發一套自主創新產品、輸出兩套視頻加密標準、打造三個特色示范亮點,加強系統自主研發水平,提高建設和營運效率。
當前,各視頻廠商的軟硬件及核心算法等標準不統一,在增加后期平臺更新迭代工作難度的同時,也提升了運營成本,降低了路網運營管理效率。江蘇交控自主研發硬件設備及操作系統、整合算法廠商的核心產品,打造一套自主可控的視頻事件檢測產品,建成全網視頻AI分析大數據平臺,實時接入、匯聚、分析各類視頻檢測事件,自動檢測、及時預警,更主動地發現事故,有效提高路網的公眾服務效率和水平。

“視頻加密”幫助事件檢測更及時
江蘇交控統一外場設備建設標準、視頻聯網對接標準,統籌推進全路網視頻加密工作。在外場設備建設標準方面,確定攝像頭布設原則,高度、像素及相關供電網絡等標準,統一全路網外場感知設備的建設規范;在視頻聯網對接標準方面,重點針對品牌標準差異、私有協議、對接困難等問題,編制路公司平臺與攝像頭的對接標準、江蘇省高速公路視頻匯聚中心平臺與路公司平臺對接標準等,打通不同攝像頭品牌之間的數據壁壘。兩套標準的建立,推動視頻加密建設工作快速發展。
由于視頻加密工作涉及面廣、工程量大、技術難度高,經過多方的調研、考察、論證,江蘇交控在寧杭高速、宿淮鹽高速等路段率先開展試點建設工作,打造了一批特色示范亮點。在G15沈海高速鹽城段開展視頻拼接數字孿生技術的試點工作,利用人工智能、三維GIS技術、實時渲染引擎等關鍵技術,實現試點路段全景建模,實時監測路況、事件等信息,為全路網視頻智慧化應用探索新經驗。在宿淮鹽高速淮安南指揮調度中心引入集視頻、圖片、數據于一體的混合云存儲系統,實現對于重大事故、突發事件的重要視頻圖像和AI分析數據的備份存儲,不僅保障了數字資源的安全,更極大地提高了路網應對突發情況的分析研判能力和效率。在寧杭高速南京段東廬山服務區路段探索實現全時段AI場景分析,為路網安全暢通提供技術保障。
高速公路營運不僅要“眼睛”看得清,“大腦”更要轉得靈。在“視頻加密”基礎上,江蘇交控“高速大腦”建設整合了路網調度、服務、收費、稽核等多個營運業務領域的數據,在交互分析后,為營運業務提供“腦力”支撐,讓調度管理更智能,讓便民服務更貼心,做到“快速暢行、品質服務”。
感知體系是“高速大腦-數智營運”系統建設的前端基礎。路網的感知需要依賴大量的視頻攝像頭、傳感器及車流量檢測器等采集設備,實現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聯通。江蘇交控以“全面感知”為目標,通過加密、完善情報板、視頻監控、ETC門架等感知體系,讓“高速大腦”快速、全方位獲取路網的各類數據、信息等,具備對沿線設施、承載車輛、運行環境等全面、智能、實時、準確感知的能力,能夠主動感知異常情況,為后續自主決策、瞬時響應和精準管控提供數據支撐。
數據是“高速大腦-數智營運”系統建設的核心資源,但隨著數字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路網各業務系統及系統內外部各單位對數據共享應用的需求日益增長,卻面臨著數據源不統一、數據標準不一致、數據多頭對接效率低的問題。江蘇交控大數據平臺建設,可實現調度、收費、客服等營運數據的統一匯聚、治理和分析,并通過標準化接口,為各業務部門提供可調配使用的數據池,打造“網購式”數據服務“超市”新模式,提高業務工作處理效率。
挖掘數據價值,實現綜合管控。推動應用是“高速大腦-數智營運”系統建設的終極目標。江蘇交控借助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手段,深入挖掘數據資源價值,實現路網全域實時監測、指標分析、智能預警、多維研判與主動協調管控。在此基礎上,通過數據云上整合,真正把業務應用起來、數據歸集起來、功能完善起來,實現各層級單位、各業務條線、各管控流程、各功能模塊的云上數據大匯聚、大融合,以“一腦統管”綜合治理,不斷提升公眾快速暢行體驗感。
自“高速大腦-數智營運”建設工作啟動以來,江蘇交控率先啟動一批先導性、基礎性工程建設,初步搭建“數智營運”技術生態,為江蘇路網數字化轉型開好局、起好步。
為夯實數據基礎,實現數據按需、合規、安全流動,江蘇交控完成大數據平臺建設工作,實現監控、收費、公眾服務等五大類十小類營運相關數據的接入、存儲、清洗,平均每日數據接入量達1.7億余條,累計共匯聚178億條數據。完成數據共享接口開發,通過標準化接口統一提供數據服務、產品服務,已經成功為21家路網成員單位及政府部門提供數據服務,目前系統日均共享數據量達1.4億條,累計共享數據量188億條,不僅助力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開展道路運輸安全風險評估工作,還為江蘇省公安廳實現疫區車輛的實時監測和管控提供數據支撐。
為進一步提高“一張網”下的路網稽核工作精準度和效率,江蘇交控以大數據賦能稽查業務,開發江蘇高速公路稽核管理云平臺。平臺內包含異常數據稽核、稽核名單管理、車輛路徑查詢、稽核成效統計等七大塊十一小類功能模塊,實現分析篩選、核查取證、追繳補收、成效統計等稽核追繳工作的閉環管理。稽核管理云平臺建成后服務于江蘇路網21家路橋單位和通行寶公司,日均操作1.8萬次,通過稽核平臺已處理逃漏費車8.9萬輛,持續攔截追繳4.3萬輛,追繳通行費3500萬元,并協助江蘇省交通運輸執法部門限制了1.2萬輛非法營運車輛的通行。

大數據平臺系統架構

“視頻加密”讓車輛路徑識別更精準
為改變高速公路管理人員信息不對稱、被動處置、事后管理的局面,實現路網精準管控,江蘇交控建設“數智營運-決策駕駛艙”系統。系統上線自動監測、路網流量預測、及時告警異常車輛信息等功能,真正做到重大事故處置、堵點疏散、輿情應對、疫情防控“即發現、即處理”。進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算法模型,深度加工數據,實時生成路網暢通率、擁堵率、流量飽和度、輿情分析、服務區入區率等40余類數字化營運指標并實現自動流轉,及時為路網管理工作提供決策依據,真正做到用數字說話,讓營運管理更加精準、科學。
“高速大腦”開發輿情分析功能,每日平均從微信、微博、抖音等各大網絡平臺搜集、分析2000萬條網絡輿情,通過大數據分析,挖掘江蘇高速關鍵熱詞,主動跟蹤、回應社會關切和民眾訴求。提供精準數據,將諸如“全國重點疫區入蘇車輛信息”“上海港集卡向江蘇方向派車信息”等疫情信息庫、統計明細或報表提供給防疫管理部門使用,輔助疫情防控工作。自2022年3月新一輪疫情暴發以來,江蘇交控已向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共享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入口、ETC匝道等數據25.36億余條,向多個地市的交通、公安部門共享當地高速公路出入口信息1.8億余條,有力支持了高速公路和地方疫情防控工作,助力決策者精準研判、快速決策。
以更密的路網視頻服務高速公路安全暢通出行,以更智慧的“大腦”提升高速公路運營效率,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高品質出行需要,“高速大腦”建設已初見成效。江蘇交控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全面完成路網視頻加密工作,以全面感知推動“高速大腦-數智營運”建設邁上新臺階,打造全國領先的視頻加密“江蘇樣板”,在“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大局中奮力作為,為江蘇“交通強省”建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