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康
獲獎等級:二等獎
項目名稱:數字化集成賦能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改建工程精細化施工管理
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改建工程,北起余杭區喬司樞紐,南至蕭山區紅墾樞紐,全長約23.6公里,總投資136.5億元,由杭州市交通運輸發展保障中心、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小塔塔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參建完成。
該項目運用“BIM+IOT+GIS”技術對項目建設進行數字化管理,取得多項成果,榮獲了2021年度中國公路學會交通BIM工程創新獎二等獎、第十屆“龍圖杯”全國BIM大賽施工組二等獎、第十二屆“創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應用大賽工程建設綜合BIM應用類二等獎。
基于BIM模型,項目開發了頂推施工監控中心,通過可視化及預警功能協助頂推施工,從頂推應變、頂推距離、頂推偏位三個方面,實現了工程數據的“一屏統攬”。
首先,在頂推施工之前,BIM團隊積極與頂推監測單位溝通,通過鋼桁梁頂推過程中受力的不利點位布設應變傳感器,依托頂推監控中心對應變數據進行匯總并設置閥值預警,實現了頂推應變的可視化及預警功能。
其次,基于BIM模型,項目引進了北斗定位技術,通過在鋼梁導梁前端布設的定位點,利用北斗定位基站實現了基礎點與定位距離的實時傳輸,通過實時數據驅動BIM模型實時移動,實現了頂推距離的可視化。
此外,在BIM模型中,項目創建主橋線型導入監控中心,通過代碼設置定位線。基于北斗定位實時接收定位點數據,通過與BIM模型對比,計算出橫橋向偏位差,實現了頂推偏位可視化及預警功能。
基于施工圖算量BIM模型,該項目根據計量規則自動匯總編制工程量清單,支持在線可視化的協同清單復核審批,以及動態計量支付審批,實現了業主、監理、審計、施工等各方工程數量、計量費用、變更費用的“所見即所得”,大幅簡化、優化計量支付流程,提升了工程計量的標準化和智能化水平。
自動匯總清單,多人協同復核:根據計量規則自動匯總編制工程量清單,實現項目零號清單數量和費用的“所見即所得”。
報表自動生成,全部線上流程:計量支付全過程報表,實現了線上審批留痕、一鍵簽名簽章、審批者有據可查、報表快速打印歸檔,以及計量報表冊及質保資料的自動歸集。
中間計量清單,在線可視審核:基于BIM模型的可視化交互和動態剖分,提高了中間計量部位的透明度。
工程進度質檢,數據融合應用:實現BIM模型、構件目錄樹、零號清單自動抓取,三者之間數據互通互聯,優化了工程質檢。
←頂推距離可視化
→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改建工程線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