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美術館的概念最早源自十九、二十世紀美國東岸,當時該區天然資源大規模開發,誕生了許多因鋼鐵和石油等原物料致富的大亨,這些個人財富急遽擴張的富商成了建設私人美術館的先驅,因而當代的私人美術館,大多以展示個人收藏為主。
隨著中國的經濟增長、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與藝術市場的日益繁榮,中國的許多巨賈也不再滿足于僅僅構建自己的商業帝國,同樣開始爭相興建美術館等文化設施,作為展示其藝術收藏和文化品位的舞臺。而他們的私人收藏,也在這種公共展示中,成了人們共同的精神財富。本次我們就來看看,入選2021年百富榜的中國富豪中,投建私人美術館的前十位富豪。

10 寶龍美術館
創辦人:許健康
百富榜排名:448
財富:160億元人民幣
關聯企業:寶龍集團
坐標:上海,山東青島


《揚州個園小景》周春芽,寶龍美術館藏
寶龍集團的文化藝術產業鏈條包括寶龍美術館、書藏樓、寶龍畫院、寶龍藝術中心、言午畫廊,分布在上海、杭州、廈門、青島。其中青島寶龍美術館側重展示了中國頂級當代水墨藝術作品,匯聚了黃胄《歡騰的草原》、黃永玉《朝發辰陽》、陳佩秋《翠竹綬帶》、王明明《花鳥四屏》、張友憲《蕉心紅透》等,匯聚了80多位當代中國書畫名家的百余件作品。
2017年開幕的上海寶龍美術館則是一座集中展示近現代及當代藝術的綜合性美術館。不僅致力于開放性地構建中國自近現代到當代的美術體系,還特別著眼國際化藝術展事,傾力構筑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交匯、融合的藝術舞臺,推進國內外藝術家、藝術機構的緊密互動,讓美術館成為聯通世界的文化藝術交流平臺。
在過去幾年里,寶龍美術館推出了“藝術史40×40”“西方繪畫五百年”“寶龍新繪畫大獎入選展”等數十個頗具口碑的展覽。
9 龍美術館
創辦人:劉益謙、王薇夫婦
百富榜排名:164
財富:355億元人民幣
關聯企業:新理益集團
坐標:上海西岸館,上海浦東館,重慶館


《毛主席視察上鋼三廠》靳尚誼,龍美術館藏
龍美術館由劉益謙與夫人王薇創辦,目前在上海和重慶構成了“兩城三館”的藝術架構,是目前國內最具規模和收藏實力的私人美術館。浦東館展出主題多樣的當代藝術、獨具特色的“紅色經典”以及中國傳統藝術如書畫、器物和家具等;西岸館主要展出繪畫、雕塑、裝置、新媒體等當代藝術和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及民國時期美術作品;重慶館則聚焦于中國傳統、革命主題繪畫和當代藝術。不少從業者認為,其藏品數量與質量足以與很多國家博物館媲美。
事實上,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剛剛興起時,劉益謙就開始進入藝術品收藏市場。如今已穩坐國內收藏家大佬的位置。自2009年以來,他接連入手了一批國內拍賣市場上的珍品,其中包括任仁發《五王醉歸圖》、王羲之的《平安帖》、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吳彬《十八應真圖卷》、齊白石《可惜無聲冊》、張大千《桃源圖》、乾隆御制“水波云龍”寶座、乾隆青花“海水紅彩龍紋如意耳葫蘆瓶”、明成化斗彩雞缸杯等國寶級作品。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劉益謙同樣出手闊綽,曾以1.7億美元拍下莫迪里阿尼的《側臥的裸女》,這一價格使這幅畫作成為當時“世界最二貴”的藝術品。

《山水十二條屏》,齊白石,廣匯美術館藏
8 廣匯美術館
創辦人:孫廣信
百富榜排名:151
財富:390億元人民幣
關聯企業:廣匯集團
坐標:四川成都

30年來,成都風格各異的美術館如雨后春筍般相繼涌現,然而真正意義上的近現代美術館卻一直缺席。有著“漂浮的盒子”美稱的廣匯美術館的落戶,填補了這一空白。其建筑外立面大膽采用非比導常的金屬格柵,未來將成為新區地標、打卡地。
作為一家專注于水墨與現代藝術的美術館,其豐富的館藏不容小覷。據了解,廣匯美術館藏有包括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林風眠、傅抱石、李可染、石魯、吳冠中等中國水墨畫大家的珍貴作品600余件,這些藏品均為廣匯集團創始人孫廣信的私人收藏,有人認為其市場估值超過200億元。
7 明珠美術館
創辦人:車建興
百富榜排名:147財富:410億元人民幣
關聯企業:紅星美凱龍
坐標:上海

上海明珠美術館(PAM)是一所民營非營利美術館,為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與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合作創建。由國際建筑大師安藤忠雄歷時兩年親自打造的“光的空間”,令這里迅速成為上海熱門的藝術打卡地,也契合了美術館“藝術點亮生活”的氣質。
作為人與藝術交流對話的場所,明珠美術館致力于打破藩籬,彰顯獨樹一幟的特色;全年舉辦主題展覽和藝術家個展,涉及繪畫、影像、裝置、設計、攝影、書籍、時尚和表演等多元領域;同時組織多層次的、豐富的藝術教育與會員活動,引領城市文化生活。
開館五年來,其所舉辦的建筑大師安藤忠雄“引領”大展、裝飾藝術大家慕夏作品大展、“從泥土到語言——以陶瓷為媒介”“沒有足夠的距離——跨界潮流藝術展”等均受到廣泛關注與好評。

明珠美術館“光的空間”
6 北京時代美術館
創辦機構:華熙集團(CEO趙燕)
百富榜排名:104
財富:565億元人民幣
關聯企業:華熙國際
坐標:北京

北京時代美術館是由華熙國際全資創建的民營公益性美術館,華熙國際是全球玻尿酸原料龍頭的生產商,而背后掌控全球三分之一透明質酸生意的女企業家便是趙燕。
2008年北京時代美術館剛落成不久,汶川地震發生。在館內硬件條件還沒有全部完善的條件下,美術館第一時間聯合中國寫實畫派發起了“熱血五月?2008 ”大型抗震救災創作暨義賣活動,這是北京時代美術館開館的第一個展覽、第一個公益活動。
華熙國際也是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贊助商。展館建筑面積約6000平方米,約672米流動展線,展館主體結構由多個不規則空間構成,既呈現出現代與未來的自由形態,又彰顯了凝聚與開放的視覺張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北京時代美術館
5 X美術館
創辦人:謝其潤、黃勖夫
百富榜排名:95
財富:580億元人民幣(家族整體財富)
關聯企業:正大集團
坐標:北京


X美術館
X美術館由正大集團創始人的孫女謝其潤與前木木美術館聯合創始人黃勖夫在2020年聯合創辦,定位為超當代美術館,主要關注新生代藝術家,著眼于藝術發展的未來。同時這是中國最年輕的私人美術館之一,從館長到團隊都以“90后”為主。
“X”是兩條線的交匯,意指跨領域思想碰撞的無限可能性。秉承嚴謹的學術態度及實驗性的創新思路,美術館聚焦全球語境下中外藝術新力量,同時也囊括其他領域的創意實踐,旨在打造一個關注新文化新思想的藝術機構。因此,除了藝術家之外,X美術館還展示來自建筑師、科學家、工程師、音樂家和設計師的作品。
美術館的首屆三年展“終端>_How Do We Begin?”充分展示了美術館的定位與風格,通過視覺藝術及其他參與了人文進程發展的領域,共同探討千禧時代思潮。
區別于數字時代之前的單向信息輸出,當今的媒體平臺提供了更多的實時交流和沉浸式交互體驗,從XR(擴展現實)、AI(人工智能)到最近開始廣泛應用的5G技術,人類棲息的無形場域在不斷地擴展,也不斷挑戰著人們實時交流、接受信息的方式。正是著眼于這樣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參展的三十三位藝術家所呈現的共計七十余件作品,通過藝術與技術、以及更多跨學科領域的呈現方式,共同探討了在千禧時代,被無限延伸邊界的“共享”與“共生”的社會。
4 復星藝術中心
創辦人:郭廣昌
百富榜排名:91
財富:595億元人民幣
關聯企業:復星集團
坐標:上海,四川成都


復星藝術中心
復星藝術中心是由復星集團及復星基金會發起并出資建立的非營利機構,旨在推廣當代藝術,致力于聯結中國與國際的文化藝術,促進公眾對全球當代藝術的關注、理解和參與,同時為優秀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提供廣闊的展示平臺。
2016年,藝術中心上海館在BFC上海外灘金融中心地塊內開幕,建筑外觀最大的亮點——三層金色可轉動幕簾,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既如中國古代冠冕,又似西方豎琴。幕簾每天四個時間配合音樂定點轉動,宛如一座“會跳舞的房子”綻放在外灘沿岸。其所呈現的草間彌生、安藤忠雄、Cindy Sherman、Giovanni Ozzola&楊福東、Alex Katz等國內外藝術家個展,讓我們得以對這做私人美術館的國際藝術視野管中窺豹。
2022年7月,致力于成為西南藝術新地標的成都復星藝術中心揭幕。據復星藝術中心及復星基金會主席王津元介紹,未來成都復星藝術中心將舉辦更多基于在地文化的展覽。目前已邀請翟永明擔任策展人,策劃著名當代藝術家何多苓與毛焰雙人展,呈現兩位藝術家更多的藝術創作,這一展覽計劃在明年呈現。除此之外,未來成都復星藝術中心還將輻射出更多的文化項目,比如文創集市、音樂節、電影節、文藝論壇等。
3 萬林藝術博物館
創辦人:陳東升
百富榜排名:46
財富:950億元人民幣
關聯企業:泰康保險集團
坐標:湖北武漢


萬林藝術博物館
2013年,陳東升在母校武漢大學120周年校慶之際,出資1億元,以父親的名字命名,捐建萬林藝術博物館。2015年,陳東升在開館之際又捐贈給博物館40余件、總價值3000萬元人民幣的中國現當代藝術精品。
博物館開館以后,泰康人壽旗下的泰康空間每年將在此舉辦一至兩次當代藝術展,其他時間則由博物館自主策劃展覽。在商業市場飛速沖刺的時候,泰康空間以長期系列項目支持年輕藝術家的實驗性創作,并觀察研究攝影、繪畫兩種媒介在當代藝術現場的實踐形態。
除了捐建萬林藝術博物館之外,正在籌建中的泰康美術館也是泰康保險集團的藝術布局之一。據了解,這個參照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創設經驗、定位于做“中國MoMA”的機構,將落戶北京798藝術區。盡管還未正式面世,但已令人充滿期待。
2 chi K11美術館
創辦人:鄭志剛
百富榜排名:18
財富:1550億元人民幣(家族整體財富)
關聯企業:周大福、新世界
坐標:上海


chi K11美術館秉承將藝術品從美術館里搬出來的理念
作為香港鄭家純家族第四代傳人,鄭志剛自2005年開始接觸家族業務,而他對當代藝術的推動也獲得業內認可。2008年,鄭志剛創立了藝術購物中心品牌K11,并進一步創立了K11藝術基金(KAF),這一非營利機構旨在為大中華區的年輕新銳藝術家提供資源支持。自2013年開幕以來,chi K11美術館舉辦了包括“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跨界大師?鬼才達利”等及多場當代藝術展,鄭志剛也是策展人之一。
K11購物中心長期展示十三組價值2000萬港元的藝術品,均出自鄭志剛的收藏。他希望將藝術品從美術館里搬出來,放在人們觸手可及的地方。K11購物中心有很多家,但chi K11美術館卻僅有上海一座。
近期,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上海小說家金宇澄的首個美術館個展《金宇澄:景象》正在chi K11美術館展出。本次展覽由“繁花”“城市”“俯瞰”“理想”“我不響”“手”“馬”“阿寶囡囡”8 個主題組成,100 余件展品涵蓋了絲網版畫、銅版畫、手稿、雕塑、裝置等。金宇澄通過細膩觀察與自由奇想,構建新奇多元的圖像敘事,邀請觀眾隨他進入一個真實又夢幻的世界,并在其中建立有關記憶與情感的豐富連結。相信通過這個展覽,廣大讀者會更好地理解他的小說《繁花》。
1 和美術館
創辦人:何劍鋒
百富榜排名:9
財富:2130億元人民幣
關聯企業:美的集團
坐標:廣東順德


《男人和女人體》畢加索

《18.3.67》趙無極(局部)
和美術館(HEM)由安藤忠雄設計,其創始人兼館長何劍鋒是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之子。整個空間設計以“和諧”為主題,在安藤忠雄的設計構想中,從建筑設計到細部工藝,都以多樣化的“圓”呈現,嘗試著創造出融匯中國嶺南建筑文化的嶄新藝術文化中心。
美術館關注從近代文化藝術思潮到國際視野下的當代藝術進程,呈現獨具魅力的展覽和多元開放的文化活動,希望憑借自身的獨特性,建立起傳播樞紐,挖掘跨文化的多元價值。
館內展出何享健家族超過400件的國內外私人藝術品收藏,譬如2019年在倫敦佳士得以1.07億元人民幣成交的畢加索晚年作品《男人和女人體》。除此之外,趙無極、劉野等當紅藝術家的創作,亦收錄在館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