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國才 曾偉明


近年來,羅定市以省市共建廣東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為契機,積極推進縣域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借助“農村+互聯網”模式,結合本地特色農產業發展實際情況,持續打造并落地“互聯網+農業”的電商發展模式,把農村電子商務作為助力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2021年,全市實現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20億元,其中農副產品銷售額約7700萬元。
打造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的羅定農村電商產業園和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的羅城電商園(夢想小鎮),市下轄17個鄉鎮均已建成鎮級電商服務站,鎮級站點完成占比100%,村級電商服務點154個,村級站點完成占比100%,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硬件建設已完成,并已持續化運營。
立足本地特色農產品,加大標準化、品牌化孵化。通過互聯網+農業,以淘寶、天貓、京東以及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消費市場為驅動力,積極線上推廣“羅定稻米”“羅定肉桂”“泗綸蒸籠”和“羅定魚腐”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以及天子茶、天谷醬油,巴戟雞,豆豉雞,野生菌和沉楠茶等本土特色農產品,推動銷帶貨。目前,羅定市原始蛋雞養殖有限公司被廣東省認定為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企業。“長崗坡食品”、“竹之森制品”等5家涉農電商企業獲得云浮市電子商務專項資金的支持。
加快市、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推進農村流通設施信息化改造,重點打推動物流配送企業與鎮(街道)、行政村電商服務站點業務有效銜接。通過深化與宅云送公司合作,由該公司負責運營S9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無縫將三級物流體系內流通的運單業務與外部合作的快遞公司、企業客戶、個人進行鏈接。目前全市共運行4條鄉鎮物流班車線路,以定點、定時、定線方式每日一個往返,以1個市級電商倉儲物流中心公共服務體系為依托,在全市21個鎮(街)村范圍內建設電商服務末端網絡站點321個,通過電商服務末端站點為群眾解決“下單易,取件難”的最后一公里服務問題。實現定單、數據、場地、車輛、人員、包裹及線路等的實質性整合的市域“一張網”物流體系、鎮村“一站式”物流服務。
全市建立了電商人才培養培訓機制,組織編寫電商教材合題庫,新建技能鑒定系統,制定各類培訓的標準,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分層次、分階段的電商培訓工作。市電商人才培訓實訓基地自建立運營以來,以線上進行電商普及性培訓,線下采取縣內集中培訓、下鄉指導等方式,對鄉鎮街道、村社區干部、返鄉創業青年、農民工、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養殖大戶、電商從業者、電商愛好者、服務站點負責人等群體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209場,累計培訓電商人數880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