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峻峰

“水文村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這里有我的許多回憶,尤其是這幾年村里變化很大,路變寬了、房子變漂亮了、水渠也做成水泥的了,我明顯感覺到水文村越來越好了。再加把勁的話,它一定能夠發展得更好!”韶關市協和紡織廠總經理余杰明望著正在加種巨菌草的田野激動地說。
據了解,余杰明出生于馬壩鎮水文村,在自身事業有成的同時,他一直不忘家鄉的發展,始終關注家鄉的變化,一心想要為家鄉做點什么。這次借著鄉村振興的大潮流,余杰明主動聯系了水文村委,表示其想返鄉投資發展的決心,而這正與該村黨組織書記的振興心愿一拍即合。
該村黨組織書記表示,水文村村口靠近高速,交通十分便利,村里文化底蘊厚實,自然資源豐富,鄉親們也通情達理?,F在村里正積極盤活閑置土地,規劃更進一步的發展。不過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性、整體性很強的‘大工程’,單單依靠政府和村委的力量是不夠的。尤其是在國內經濟形勢復雜、疫情仍然反復的當下,鄉村振興工作更顯任重道遠、壓力重重。在馬壩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鎮黨委書記吳偉中帶領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員多次下鄉,幫助尋找政策幫扶和資金支持,提供指導意見,而積極尋求鄉賢的力量,正是一個打破困境的發力點、突破口。為此,水文村時常關注鄉賢動向,不斷推動鄉賢反哺桑梓、澤被鄉鄰。
目前,馬壩鎮水文村正聯合龍崗村,攜手打造田園綜合體。該項目占地面積約2800畝,目的是為了做大做強當地的特色農業,同時借助兩條村的紅色革命遺址,以及附近的張九齡紀念公園等旅游資源,打造一個“農業+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實現農戶致富“有力氣”、旅游觀光“有人氣”、鄉村發展“有生氣”,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新勢能。
據該廠高級技術指導員介紹,水文村現新種植有優質蛋白菊20畝、巨菌草150余畝,這種經過改良的優質蛋白菊一般能長到2米多高,不僅開花顏色鮮艷、香氣撲鼻,還富含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可以食用或藥用,同時也有土地治理的功效。
該鎮黨委書記吳偉中在采訪中說道,如何發揮好“鄉賢”這一支鄉村振興生力軍的作用,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自全面開展鄉村振興以來,馬壩鎮積極尋求社會各方力量來支持振興工作,不斷探索適合當地的振興發展新思路。初步種植蛋白菊以及巨菌草是為后續打造田園綜合體中的養殖牧場、研學基地所做的鋪墊,發展種養業既能為當地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促進當地經濟效益提升,也能通過作物治理土壤獲得生態效益,實現一舉多得。
鄉賢余杰明和水文村的故事只是馬壩鎮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接下來,馬壩鎮將加快建設位于水文、龍崗村的田園綜合體,并以之為抓手,著力推進馬壩鎮西南片區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項目,連線成片、多面開花,以期輻射到其他區域,帶動曲江區乃至韶關市的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吸引更多的鄉賢回歸家鄉,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