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良武

2021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出臺的第一個支持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國務院文件,也是“十四五”時期支持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這個文件,讓“革命老區”這個特定的詞匯再次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
而不為大眾所廣知的老區建設促進會,已經默默存在了30多年。1989年,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在廣東成立,這是國內最早的老促會。1990年,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在北京成立,這是全國性的老促會。各省、市縣的老促會在這30年間也陸陸續續成立,形成了覆蓋全國老區的良好態勢。
但由于各種因素,很多地方的“老區建設促進會”,前面沒有“革命”二字。本文試就“革命”一詞的起源和新時代的意義,探討“老區建設促進會”為何應統一為“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拋磚引玉,希望引來更多真知灼見。
“革命”一詞,最早見于《周易·革卦·彖傳》:“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這里“革命”指的是變革天命,改朝換代。到了近代,孫中山先生把“興中會”“同盟會”改稱“革命黨”,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皇朝的封建統治。后又領導了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二次革命”。可以看到,“革命”一詞在近現代詞義已發生改變。從廣義上講,是指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從舊質變為新質的飛躍;從狹義講,是指社會革命和政治革命。
我們通常所說的“革命”,就是社會意義上的革命和政治意義上的革命。“革命”二字,對于經歷了那個時代的老區人民來說,是融入血與肉的紅色基因,是一面高揚的紅旗;對后人來說,是一種無尚光榮的傳統,對現在的老區人民來說,仍然是鏗鏘有力的動員令。
“革命”二字,對于當代中國來說,是血與火的寫照。“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導全黨在開啟新征程的關鍵時刻,繼續發揚徹底的革命精神,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保持‘趕考’的清醒,以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引領新的偉大社會革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強黨、治軍、育人等問題的現實需要,闡明了革命精神的新時代價值,是弘揚革命精神的思想指針和根本遵循。
少了“革命”二字,“中國老區”的稱謂就缺失了濃厚的底色,就流失了最寶貴、最豐富的精神內涵。“老區建設”也會缺失內在動力,久而之久,將被時間洗刷得模糊不清而淡出歷史。
少了“革命”二字,“老區”的稱謂就少了靈魂。試看:若將“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兩個稱謂中的“革命”二字舍去,其主題思想意義和教育功能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可見,“革命”二字不是可有可無的事。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后的人就會遺忘曾發生的革命歷史,對“老區”望文生義,只見其“老”,甚至誤認為是城市中的某個舊城區或老城區。
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這個時代概念,在這個偉大的精神譜系中,不僅蘊藏著共產黨人“從哪里來”的精神密碼,而且豎起了共產黨人“到哪里去”的精神路標。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是共和國的搖籃。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成立的宗旨,就是不再讓曾經為中國革命事業付出巨大犧牲的革命老區人民“流血又流淚”,努力推動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革命老區,讓革命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
“革命老區”不僅僅是對特定時期、特定區域的特定稱謂,它飽含著深刻的歷史哲理和珍貴的精神財富,是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經典題材和豐厚營養。這種革命傳統是別具魅力的紅色基因,也是我們共產黨的“傳家寶”。所以,“革命”二字不可少,不能缺。
筆者提議在老區前面加上“革命”二字,目的和意義在于:
一是治黨興黨需要弘揚革命精神。南湖紅船,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船精神’是鞭策我們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本質要求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求真務實、一心為民的強大道德力量。”以“紅船精神”為代表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之源,更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牢記初心使命、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的力量源泉。“老區精神”是“革命精神”的精髓之一,是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加快老區發展的巨大動力。“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是弘揚“老區精神”的重要載體。
二是鑄魂育人需要弘揚革命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傳承革命精神有說服力和感染力,要把先輩們的英雄故事講給大家聽,講給年青一代聽,激勵人們堅定不移跟黨走,為實現美好生活而奮斗。對于革命老區人民來說,牢記父輩與先烈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事業曾做出犧牲和貢獻,樹立繼續革命的奮斗精神,創造新業績,在鄉村振興中走共同富裕之路,為實現強國夢做出革命老區的新貢獻。
三是服務老區、建設老區需要“革命精神”作為精神支柱、力量源泉。革命老區作為一個時代的符號,譜寫了歷史的輝煌樂章,也鋪就了一條民族復興的光明道路;老區作為縱橫歷史的坐標,聳立起一座精神高峰,始終鼓舞激勵我們前行。作為服務老區、建設老區的社會組織—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時刻應該牢記責任和使命,“革命老區建設”不單是老干部發揮余熱、奉獻社會,而是不忘初心,為黨和國家當好參謀助手,為社會各界牽線搭橋,為老區建設獻計獻策。老促會的服務對象非常明確,就是“革命老區”。
2016年年初,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中稱,“充分發揮各級老區建設促進會的監測評估作用”,適時組織第三方機構對本意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可見,老促會責任重大,作為根系革命老區而生、伴隨革命老區成長、助力革命老區發展的重要力量,更不應該輕言舍棄“革命”二字。
以上所述,一家之言,一孔之見,懇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