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馬維佳
有人說,年輕人的“酒文化”,是度數越來越低,顏值越來越高。當喝酒這件事從飯桌上的“必修課”變成了閑暇時的“選修課”,也就愈發令人精神愉悅起來。昏暗的燈光與喧囂的背景音樂不再是外出喝酒的標配,走進一家小酒館,也許和走進一家網紅餐廳沒有太大分別。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于當下的年輕人而言,解憂消愁是面對巨大壓力下的自我調適,自然需要一些儀式感。就連“早C晚A”也被賦予了新的語意——早上一杯Coffee,美其名曰“周一美式,一周沒事”,晚上一杯Alcohol(含酒精飲料),結束一天的疲憊。“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不用擔心喝得酩酊大醉,只需微醺,就能收獲清醒時不具備的輕松與快樂。


走在十全街街頭,一塊粉色招牌映入眼簾,沒有任何文字,只有一只墨藍色的狗吐著綠色的舌頭,就是這兒了。
夜幕降臨時分走進店里,迎接你的是藍調與橙調交織的昏暗光線,仿佛置身于落日沙灘。吧臺后滿墻陳列的酒瓶仿佛在無聲地邀請你——和落日余暉來一場熱情浪漫的約會,如何?
與店名呼應,酒水的命名也繞不開各式各樣的動物——口味偏甜微酸,入口溫潤細膩的,名為“甜狗”;和三五好友一同小酌,“虎朋狗友”是不錯的選擇;若是想要不含酒精的飲料,則可以嘗試“藍蜻蜓”“火烈鳥”……登上二樓小露臺,夜間的風里都帶著夏日的暖意,“酒不醉人人自醉”,大抵如此。
無論是裝修風格,還是進門走過的長長廊道,這家小酒館都可以用“別有洞天”來形容。沿著自動感應燈登上二樓,才另有一番天地。
店鋪整體風格愜意閑適,大量綠植分布在卡座周圍,戶外椅、藤蔓天花板與自然裸露的紅磚墻壁讓人以為誤入了原始山洞,迷你的石板路造景卻又頗有江南風味。
在這里,選擇困難癥不必擔心在眼花繚亂的酒單里迷失了方向,只要把你想要的風味、度數告訴調酒師,就能得到一份開盲盒般的驚喜。正如店內招牌所寫:“三杯入口,萬慮皆消。”在這家輕輕播放著爵士的小酒館里,既可以和吧臺內的調酒師暢談,也可以約上三兩個好友在卡座里聊天。畢竟喝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嘛。

白色的門頭,沒有一絲多余的裝飾,正如店名“氙”一樣——空氣中的惰性氣體,無色無味,摒棄了紛繁復雜,化繁為簡。
這座坐落高新區的小酒館,由于就在警務室旁邊,而被調侃為“喝酒最安全的地方”。簡約大氣的極簡風格,讓一心一意享受酒品風味成了最重要的體驗。即使不喝酒,巴斯克芝士蛋糕、冰搖阿華田也是來客們的心頭好。沙發旁的日落燈一開,就讓角落的空氣變得溫柔起來,仿佛下了班后回到家,窩在沙發一角,小口品嘗夜晚的愉悅。
疫情下,主理人還推出了雞尾酒外賣,延續了店內酒品簡潔干凈的味道,值得嘗試。
喝多了雞尾酒與威士忌,也可以適當換個口味,李公堤的這家老牌精釀酒吧,就是不錯的選擇。
倘若一時間糾結,不知道在眾多品類中選擇喝點什么,可以試喝幾款,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風味。夏日的夜晚,就著晚風,和三五好友坐在店外喝上幾杯。酒足飯飽,逗一逗溫順的薩摩耶,也算是消遣時光。
除了喝酒,這里的漢堡、披薩、薄餅等各色主食也相當正宗。墻上的各色裝飾極具氛圍感,手寫的價目表、世界地圖上的照片,甚至還有立柱上的“飛度酒神榜”……常常光顧的熟客還可以擁有自己的專屬“會員杯”,掛于一側墻上。
在粉墻黛瓦的建筑群落中,有一家外觀看上去與周身無異的小酒館,極具江南水鄉風格的屋檐上立著店名。店內人影幢幢,推開門進去,則全然是另一番風格。
如果用三個關鍵詞來形容這家店的風格,應當是簡潔、線條、高級感。以黑色為主調的空間并不花哨,搭配特別定制的胡桃木黃銅茶幾,于細節處體現質感。在這樣一個富含設計感的空間里,無論是酒還是咖啡,出品都得到了嚴格的把控。
如果有空,還可以來參加店里定期舉辦的咖啡杯測會、威士忌品鑒會、冠軍客座等活動,于閑暇中享受一場專業的體驗,感受別有洞天的驚喜。
平江路的這家酒館,被網友評為蘇州雞尾酒吧的“鼻祖”。
一扇復古小門似乎不太顯眼,輕輕叩開,仿佛進門就是一片未知的異世界。兩層的空間并不算大,但有不少熟客,談笑風生,好不愜意。做舊材質的木制長桌和暗黃的吊燈,墻邊的油畫與同色系的旋轉樓梯,讓人恍惚是不是走進了《La La Land》里男女主重逢的那家有雞肉、啤酒和爵士的Seb’s酒館。
昏暗的燈光下,依舊是熟悉的無酒單模式,調酒師小哥似乎很能把控客人的心思,“只要你來,就有你喜歡的酒喝”。想要和帥氣的小哥聊天,可以坐在吧臺,和朋友一起來,也可以選擇二樓就座。除了喝酒,這里的黑松露羊奶酪美式薯條、美式芝士香腸,用來佐酒墊肚子,都很不錯。

當下的年輕人走進一家酒館,不僅僅是品嘗美酒的風味,也是為美好的質感、氛圍而消費。在這家小酒館,主理人對雞尾酒的情懷與熱愛便可盡數體現。無酒單模式,對選擇困難癥和喝酒小白都很友好。來
一杯IBIZA特調,將你想喝的口味告訴調酒師,便能收獲一杯口味與顏值兼具的雞尾酒,何樂而不為?
這里的門頭很小,也許很輕易就擦肩而過。店內的燈光暗得剛剛好,足夠讓你看清店內陳設。滿墻的拍立得相片、一塵不染的陳列酒品,讓客人的消費體驗直線上升。“我有酒,你有故事嗎?”一張老照片的背后,也許就是一群酒友舉杯共飲的美好回憶。

夏天的夜晚,如果喝膩了雞尾酒,也可以來這家日式清酒吧品味一番。門頭與墻面融為一體,高級的黑金配色與周圍的喧鬧區隔開來,讓人目不轉睛。
走進店里,是獨立的清酒零售柜,再往里走便是吧臺。店內的酒類相當之豐富,160+酒水種類給足了顧客想要的獨特性與適配度,就連雞尾酒也是用日本清酒和燒酒調制而成。點單前倘若不知道要喝什么,也可以先行品嘗,再做選擇。
在這里,安靜的氛圍讓人不忍心打破,連說話也是柔聲細語。“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于淮海街喧囂的氛圍中享受獨一份小眾靜謐的微醺,著實浪漫。

喝酒對于年輕人而言,本就是一件輕松、愉悅的事情,這也是NOD希望通過酒品與服務提供給客人的感覺。侘寂風的裝修風格力求還原“返璞歸真”的原始狀態,水泥原墻上沒有過度的裝飾,香薰蠟燭、燈飾與綠植的搭配恰到好處。在這里,靈魂的釋放與自由出走,是短暫逃離生活壓力的宣泄口。
夏日的到來,讓店內酒品的口味更加清爽合口,卻又不會隨波逐流。經典之外的特色,則始終是店內產品研發的一大方向。酸甜口的葡萄金湯力是許多人的選擇,無酒精特調的能量杯、起風了則適合許多不愛喝酒精的客人。當然,各人有各人的喜愛,萬一最愛的永遠是下一杯“未知”的體驗呢?

墨綠色的門頭神秘而特別,在這里,點上一杯雞尾酒,拋掉“打工人模式”,開啟一個微醺的夜晚。
這里面積不大,卻格調十足。進門一排玻璃櫥柜展示著店主鐘愛的手辦與周邊,弧形大屏幕放著電影,小沙發與絲蘭的搭配相得益彰。除了坐在吧臺和調酒師聊天,臨窗而坐,也可享受一番高樓林立、萬家燈火的美景。
在拉丁語中,Carpe Diem意味著“抓住當下,及時行樂”,似乎完美映照了年輕人的“喝酒哲學”。在這樣的微醺圣地,任何人都可以拋開生活的壓力,任自己去探尋關于夜晚、關于美酒、關于蘇州這座城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