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行
威廉·福克納在1950 年拿到了諾貝爾文學獎,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作家中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在給予??思{的頒獎詞中,瑞典科學院院士葛斯塔夫·赫爾斯多萊姆對福克納小說作品中創新的寫作方法做出了點評。他說??思{是美國作家中一位著名的小說方法實驗家,達到了喬伊斯的寫作高度,他的作品創新性很強,幾乎沒有相似的內容,他好像要通過持續創新來達到小說寬闊的領域。福克納也的確是這樣做的。他的作品不斷地對小說的寫作方法與小說形式進行革新,還取得了重大成果。他在小說中給人留下深刻的寫作印象。
作者在作品《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花》中采用倒敘的寫作手法來闡述故事,在故事開篇中就運用倒敘手法,為整個故事的發展設置懸念,讓小說更加充滿樂趣而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強化讀者的第一印象。如果選擇平鋪直敘的方法,定不會有這樣的效果。在小說開頭,作者首先講到艾米麗的去世和她的葬禮,其次還講到納稅的事以及出現納稅事件以前的尸體臭爛氣味的事,最后才講到艾米麗買砒霜出事。充滿趣味的是,在講買砒霜之前插入了尸體臭爛事件,這就是體現作者采用倒敘手法的地方,令讀者不得不通過他豐富的思考能力去揣摩這兩件事之間的聯系,激發了讀者強烈的閱讀感。另外,作者在小說高潮部分也采用了這種寫作技巧,看似十分巧妙,在艾米麗買砒霜與艾米麗的爭執兩件事的闡述中,貌似零散的敘事結構卻強化了兩個事件的因果關系,激發了閱讀者的自主思考。在小說尾端,故事又講到艾米麗的葬禮,這照應了小說的開端,讓小說前呼后應,結構完整。
典型敘事文學在話語空間與故事空間之間進行了討論和研究。1978 年,著名敘事作家查特曼第一次在他的作品《故事與話語》中提到“話語空間”與“故事空間”兩個觀點。他說故事情節的寬度是時間性的,但在故事空間中的環境和人是空間性的。“故事空間”是指故事發生的地點,“話語空間”是指故事中發生行為的背景。故事空間中的情節與人物的背景都是虛假的,為了體現人物的內心想法、凸顯小說主題、打造人物形象,此段對故事中小鎮與木屋兩個情節站在空間的角度進行分析,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敘事空間在升華主題與構造人物形象上的重要影響。在故事中,“我們”是敘述者,將閱讀者直接帶入故事空間,這里的故事空間就是杰弗生小鎮,讓閱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艾米麗的生活。敘述者“我們”選擇的話語空間是杰弗生小鎮,不僅達到了一個形象真實的效果,還給予了與真實場景相似的情節地點,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熱鬧的小鎮迎來了北方興起的工業文明,軋棉機與汽車間的傳入推動了南方的經濟發展。艾米麗的房間和小鎮的敘事空間是對立的。艾米麗活動的場所給她打造了一個高冷的形象,為透露小說的主題帶來了重要影響。在此時,環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動相互映射,給小說營造了一種獨特的氛圍,也為下文寫艾米麗殺死自己的丈夫共枕眠的變態心理埋下了伏筆。大木屋代表著南方慌亂的貴族傳統文化與艾米麗高冷變態的心靈,作為舊文化的最后堡壘,她不接受納稅,不接受任何適應時代發展的改革,因此,她最終必會被社會摒棄。借助木屋與小鎮兩個敘事空間,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艾米麗的悲慘命運,她既是南方舊貴族文化的戰利品,又是新興工業文明的受害者。
敘述時間的錯亂是《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花》中最突出的點,福克納將“現在”“未來”“過去”三者劃清界限,把小說的敘述順序和敘述時間安排得沒有任何聯系卻又相互關聯,上演了一場激動人心的時間表演?!东I給艾米麗的玫瑰花》一共分為五個章節,在小說前文說到,??思{在故事中并非按文章章節的順序來設置時間。故事的開頭說到“艾米麗·格里爾生小姐去世了”,這就將我們帶入了威廉·??思{的時間宇宙中,從全文來看,這句話的時間應該出現在故事的結尾處設置了無盡的懸念。有這么一小段話“除了一個花匠兼廚師的老仆人之外,至少已有十年光景誰也沒進去看看這幢房子了”,從故事的開始到結束,隔了十年的空白時間。第二段??思{通過安排艾米麗的住所把時間線推前,加速、飛快式地展現了一段現實中的過去。第三段將轉到時間線的前中期,安排有關“納稅”的問題和艾米麗的來往,簡短的第一章,讓讀者從時間的結尾回到了開始,又隨著時間回到了中期,簡單的幾個數字,使讀者觀看了一條完整的時間線,看起來十分錯雜。在下面的幾個章節中,??思{也在反復這樣的錯亂時間,時間點不斷地轉換,把故事的幾個重點部分借助時間的頻繁跳轉慢慢展現出來。在這個環節中,作者把時間的轉換非常自然地呈現給閱讀者,比如在第二章中“她就這樣把他們‘連人帶馬’地打敗了,正如三十年前為了那股氣味的事戰勝了他們的父輩一樣”,不僅將連接了第一章結尾的“納稅”問題引發的爭執事件,也把時間轉回到三十年前,繼續對別的時間線進行敘述。為了讓時間線自然地轉換,??思{把故事的延伸揉合成幾個重要的詞,比如:“氣味”“納稅”以及文章后面出現的“瓷器課”“毒藥”等,每一個重要的詞語都刻畫出了艾米麗的悲慘故事,分別獨立成篇而又相互聯系,從不同的時間線上篩選出來,可以構成艾米麗一生的生活寫照。假如把??思{在故事的開端部分給讀者呈現一場精彩的時間表演,那就可以把小說的最后一章節說成表演的閉幕式。在本章的結尾處,時間曲線再次停留在小說的開端,艾米麗去世,但與開篇又有區別,開篇是對艾米麗心理上的描述,主要講人們對艾米麗去世這一事件的想法與感受,而最后一章是對行為活動的敘述,當一伙人到艾米麗的屋里,看到床上有尸體和艾米麗的頭發,敘述瞬間不再活躍,而是根據時間順序依次開展,站在敘述的角度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于是在結尾給閱讀者留下強大的沖擊。從整篇文章來看,《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花》在時間上的不斷轉變把小說的主旨、內容等掌握得相當合適。曾有研究指出,??思{的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花》的寫作特色就是結構的得體使用,就像這篇文章中不斷地轉換時間。本文時間的錯亂導致現在在國內小說三個重要的中譯本中出現錯譯、漏譯、誤譯等。從整體來看,掌握好小說的含義與主旨,不在譯文上出錯,就能夠較好地借助這一時期的寫作特點散發小說的巨大魅力。
福克納還非常重視在小說中設置一些簡單打破的“閱讀障礙”,借助陌生的文學氛圍來奪取閱讀者情感的沖擊和不同的閱讀體驗感。在文學領域,營造陌生化的目的是拉長閱讀者的審美過程與感知過程,但站在文學批評的角度,營造陌生化是為了創造一個不同的文本。有人站在文學批評的角度對陌生化給《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花》帶來的藝術效果進行了深度研究。確切地講,陌生化的寫作方法在這篇小說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擔任了一個重要角色。從小說內容分析,運用了陌生化寫作方法的文章很多,《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花》中的五個章節都設置了若干個并非解答的問題,但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都能夠得到問題的答案。比如在第一章中“對艾米麗這個人的問題”,第二章中問到“氣味”是什么,第三章中人們對“毒藥”有什么用處的疑惑,第四章“荷默·伯隆”的去處,在最后一個章節中,尸體也成為一個謎。閱讀者可以通過這些問題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但??思{并非描述這些問題的標準答案,所有的敘述都是有局限性的,只做輕微的描述,這部小說的最終結局也是一樣,問題的答案都跟著一位黑人仆人一同滅亡,構成了一個隱藏的“閱讀障礙”,但是這樣并沒有對閱讀者理解小說造成影響。這種奇妙的閱讀感受,是一個很好的呈現主旨的形式,福克納借助這種獨特的敘述特點來描繪一個畸形的、悲痛的、傷心的主題,這跟他一直對文學的鉆研與對寫作技巧的不斷創新與研究有著密切的聯系。
??思{在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花》中采用的敘事技巧十分特殊,結合了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的寫作手法,在文章的開頭部分,是用第三人稱“她”描繪事情的,但在中間部分,出現了“我們”,然而,站在表象的角度來說,“我們”就包含了“她”。雖然文章開頭使用的是第三人稱“她”,在文章第二部分要結束才出現“我們”,但是“我們”的視線里有“她”,“她”是“我們”關注的對象。在安排時間的時候,作者并非采用統一的時間敘事手法,而是在傳統的時間敘事手法上推陳出新,選擇了跟主角有關的幾個時間點,運用倒敘的寫作手法對艾米麗的命運重溫了一遍。于是,站在敘事的角度使用第一人稱考驗自己、重溫自己,這確實加大了閱讀者對小說故事的理解難度,閱讀者可能在沒有進入狀態的階段無法理解和掌握故事情節,重復閱讀的興趣與意義也就凸顯了出來。考驗自己是指我正在面臨這件事,重溫自己是指事情忘了再去回顧??简炞约簲⑹碌暮锰幘褪悄軌虬验喿x者的思想帶到現在的故事中,讓她體會到我現在正在經歷這件事。然后,重溫自己敘事便有很多的角度,可以任意選擇一個時間線,這便能夠增強文章的藝術表現力,使小說具備歷史的寬度和廣度。
作者的復雜心理跟他的生活環境與家庭背景有著密切關系,由于他生活在美國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他的曾祖父曾是一個種植園的園主,??思{十幾歲時經常聽聞家鄉的人說他曾祖父的豐功偉績,這對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內心有些許自豪感,并在他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中能夠找到某些足跡。在傳統的田園生活中,他十分留戀,但他始終知道南方傳統觀念的黑暗與腐朽,這也正是他想要抵制的。北方的工業革命給南方的傳統觀念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甚至被完全取代,他也知道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但他對工業文明給傳統優秀文化造成的打擊感到無奈。這種雙重的爭議在他的小說里都有出現,正像他站在諾貝爾頒獎臺上說的,榮譽、自尊、憐憫、愛等情感會一直成為一個優秀的作家值得創作的題材。這篇小說的價值與意義也是如此。
在故事中,作者始終不斷地對聚焦類型進行轉變與切換,對讀者的考驗相當嚴格,需要讀者在故事的字里行間尋找行為線索,不能遺落任何一個段落里提到的關鍵信息。而讀者本身又必須要做到對人稱代詞、敘述者的敘述角度非常敏感,才能切實體會到作為一名敘述者來講所指的不同群體真實的內心態度,才能更好地理解這個故事。雖然整體故事的敘事角度令人出乎意料,不斷變換的人稱代詞與敘述故事的視角使讀者對整體故事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也存在理解障礙,但若僅設置成固定模式下的敘述聚焦,則往往會造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單薄,故事情節自然也就喪失了該有的趣味性;倘若設置成外聚焦,或者是從仆人的視角,而不是外人的內聚焦,故事就會失去其神秘感和閱讀難度,而變得平淡,讀者不需要推測情節,以致失去閱讀的趣味,喪失了閱讀的熱情,也就使最后揭開真相的結尾不會那么令人震驚以及引人深思。
福克納憑借短篇小說《獻給艾米麗的玫瑰花》走向了寫作的高潮,小說的敘事技巧和題材的選擇都非常獨特,給人一種超乎想象的感受。平凡的筆觸下描繪出震撼人心的情節,在奇特的文學領域打造了一個人物的悲慘命運,利用自身豐富的想象力吸引讀者興趣并留下深刻意蘊。奇特的寫作手法給讀者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閱讀感受,最終讀者都被他的藝術魅力所震撼。在沒有固定的敘事模式下,??思{運用不同的敘事角度復雜多變的敘事時間與豐富的敘事空間,高度展現了其敘事方法的巧妙,強化了文章的審美觀,體現了美國南方底層農民的最后一次抗爭,也表達了??思{對南方雜亂的文化環境的同情,最后贈上一支玫瑰花對此表示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