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蘭 劉靜 黃偉忠 牛驤 許小江
丁蘭,紹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312000,電話:0575-88602593,E-mail:yiding_006@163.com
劉靜,黃偉忠,牛驤,許小江,紹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導讀:為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開展了大棚瓠瓜—南瓜栽培模式研究,經實踐第1茬瓠瓜每667 m2產量5 000 kg,第2、3茬南瓜每667 m2產量2 000 kg,第4茬瓠瓜每667 m2產量3 500 kg,每667 m2總產值2.5萬~3.0萬元。該模式采用嫁接苗、灌水浸泡、施用微生物肥料等方法緩解和克服連作障礙影響,提升了大棚利用率,經濟效益顯著,為當地瓠瓜、南瓜生產提供了參考。

瓠瓜
瓠瓜、南瓜是浙江省重要的設施蔬菜,紹興市均有專業化程度較高的種植基地。近年來,紹興市瓠瓜和南瓜種植面積穩定增長,2021年,面積達2 581.51 hm2。紹興拱架栽培瓠瓜、南瓜在全省頗具特色,有越冬、早春、夏秋季栽培方式,一年兩季或三季,產品銷往杭州等周邊地區[1~3]。近年來,嫁接技術和微生物農藥的推廣應用,有利于南瓜和瓠瓜提早上市、提高品質和產量,抗重茬、抗病蟲害能力的提高[4~9],為瓠瓜和南瓜的輪作栽培提供了可行性。筆者開展了多年的瓠瓜、南瓜輪作栽培模式研究,經實踐第1茬瓠瓜每667 m2產量5 000 kg,第2、3茬南瓜每667 m2產量2 000 kg,第4茬瓠瓜每667 m2產量3 500 kg,每667 m2總產值2.5萬~3.0萬元。該模式采用嫁接苗、灌水浸泡、施用微生物肥料等方法緩解和克服連作障礙的影響,不斷提升大棚利用率,經濟效益顯著,為當地瓠瓜、南瓜生產提供了參考。
瓠瓜選擇抗逆性強、早熟、短棒、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如浙蒲9號(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發財短瓠1號(杭州良峰蔬菜種子有限公司選育);南瓜選擇早熟、耐高溫、抗病性強、綜合性狀良好的品種,如翠栗5號、翠栗318(紹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
第1茬瓠瓜于11月中旬播種,12月20日定植,翌年2月底3月初始收,6月1日結束采收。第2茬南瓜于6月10日直播,7月20~30日陸續采收。第3茬南瓜于8月10日直播,9月15日采收。第4茬瓠瓜于8月底9月初播種,9月20日定植,10月底至12月上旬采收(表1)。
每茬蔬菜的主要栽培技術參考數值見表2。

表1 茬口安排
①播種育苗 11月中旬播種,砧木品種為全能鐵甲,委托浙江順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嫁接苗,瓠瓜嫁接苗具有耐低溫、抗病力強、產量高等優點,比自根苗可提早種植,有效減輕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的發生。如不購買商品嫁接苗,可自行嫁接育苗。具體方法:砧木品種選擇全能鐵甲或思壯12號(寧波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比瓠瓜苗提前3~5天播種。砧木2葉1心、接穗子葉展開露心時,采用頂插法進行嫁接,嫁接后利用小拱棚進行遮蔭、保濕管理。小拱棚內溫度保持25~28℃,嫁接后第1天不通風,第2天早晚通風,每次通風時間15 min;第3天后通風次數和通風時間逐漸增加,如果葉片有萎蔫情況,及時噴水保濕;第5天去掉遮陽網;第10天后按苗床常規管理,嫁接苗生長期間,要及時除掉砧木品種萌發的側芽,以免影響接穗生長。
②整地施肥 12月上旬整地,清除田間雜草、殘株,深耕細耙土壤,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雞糞)2 500 kg、45%挪威復合肥(N-P-K=15-15-15)25 kg作基肥。將基肥撒施,翻入土壤后作畦,6 m寬的大棚作2條邊畦,寬1.6 m,1條中間畦,寬2 m,溝寬20 cm,溝深15 cm,畦上覆蓋透明地膜待播。
③定植 12月20日定植,2條邊畦每畦定植1行,中間畦定植2行,株距45 cm,每667 m2種植970株左右,定植后及時澆水促進緩苗,分別搭建小拱棚和中棚。
④田間管理 植株長至6~7片葉,用40%乙烯利水劑14 mL對水20 kg噴施生長點,促進主蔓著生雌花。瓠瓜生長期間,白天溫度保持25~28℃,夜間12~15℃,空氣濕度75%,注意及時通風、換氣、散熱、除濕。植株伸蔓后撤去小拱棚,然后用粗6 mm、長4.8 m的鋼筋條和尼龍繩搭半圓形拱架,供植株爬蔓,3月上旬撤去中棚。主蔓選留第1批瓜,每株同時掛果3個;第1批瓜采收后改為側蔓結瓜,選健壯側蔓第1節留瓜,每條側蔓留1瓜后摘心,每株同時掛果2~3個;修剪掉莖基部老葉、黃葉,增加棚內通風透光。用早瓜靈(氯吡脲)輔助坐果,使用方法是將早瓜靈9 mL對水0.5 kg,于雌花開放當天用早瓜靈液浸小瓜,浸后可摘除花瓣作記號,以后隨著氣溫的升高,逐步降低使用濃度。瓠瓜膨果期根據植株長勢追施葉面肥2次,每667 m2將益施幫(先正達公司出品)50 mL對水20 kg后進行葉面噴霧。病蟲害防治采取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白粉病可用43%氟菌·肟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5~7天噴施1次,連續2~3次。
⑤采收 2月底至6月1日陸續采收,采收完畢后及時清理殘株、雜草。保留原畦,去除地膜、拆掉棚架。灌水淹沒畦面,保持5天,然后排水自然控干,供下茬南瓜種植。
①整地施肥 播種前每667 m2分別噴施欣躍慷地菌清(寧夏五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500倍液、撒施45%挪威復合肥(N-P-K=15-15-15)25 kg于畦面,并翻耕入土,施后覆蓋地膜待用。
②播種 種子用溫水浸泡4~6 h,撈起甩干用紗布包裹,置于室溫下催芽,露白后播種。播種前1~2天,大棚內灌半溝水,自然控干。第2茬南瓜于6月10日、第3茬南瓜于8月10日直播,為避免高溫直射,一般選擇傍晚時分播種,邊畦每畦播種1行,中間畦播種2行,株距50 cm,1穴1~2粒,每667 m2種植870株左右,播種后澆透水、覆蓋遮陽網。播種后2~3天出苗,出苗后揭掉遮陽網。
③田間管理 植株長至4~5葉,用40%乙烯利水劑10 mL對水20 kg噴施生長點,促進主蔓著生雌花,主蔓選留3個瓜。用西葫蘆高效坐果王5 mL對水110 mL輔助坐果,于雌花開放當天均勻涂抹小瓜。兩茬南瓜栽培正值高溫時節,此時大棚內溫度超過35℃,為緩解高溫強光對植株生長的影響,要及時注意遮蔭、降溫、通風。南瓜生長期間,注意及時澆水,保持棚內土壤濕潤;不施追肥或追施1次葉面肥,葉面肥選擇益施幫,用法同瓠瓜。注意病蟲害防治,斜紋夜蛾用20%蟲酰胺懸浮劑2 000倍液防治,煙粉虱用20%啶蟲脒可溶性水劑2 0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5~7天1次,連續2~3次。
④采收 第2茬南瓜于7月20~30日陸續采收,第3茬南瓜于9月15日采收。第2茬南瓜保留原畦、地膜、拱架,采收后及時清理殘株、雜草,灌半溝水保持1~2天,之后排水自然控干,供下茬南瓜種植。第3茬南瓜采收后,保持原畦,去除地膜、棚架,灌水至畦面淹沒保持1天,之后排水控干,供下茬瓠瓜種植。
①整地施肥 播種前每667 m2分別噴施欣躍慷地菌清(寧夏五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500倍液、撒施45%挪威復合肥(N-P-K=15-15-15)25 kg于畦面,并翻耕入土,施后覆蓋地膜待播。

表2 每茬蔬菜主要栽培技術的參考數值
②播種育苗 在露地或棚外于8月底9月初選用50孔穴盤和金色3號(杭州錦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基質進行穴盤育苗。種子用溫水浸泡8~12 h,洗凈甩干后用濕布包裹,置于28℃條件下催芽。露白后播種,每孔1粒、種子平放,播后覆蓋1層厚0.3 mm的基質,并澆透水,注意不能露籽,澆水后覆蓋舊薄膜保濕,2~3天出苗后揭掉薄膜。苗期只澆水,保持基質濕潤,15~20天待苗長至2葉1心即可定植。
③定植 9月20日定植,定植前1天棚內灌半溝水,自然控干,第2天定植,每畦1行,株距和種植密度與第1茬瓠瓜相同。
④田間管理 植株長到6~7葉,用40%乙烯利水劑8 mL對水20 kg噴施生長點,留瓜方法與3.1相同。瓠瓜膨果期追肥1次,選用益施幫葉面噴霧,用量用法同3.1。瓠瓜生長期間,晝夜溫差大,注意及時閉棚保溫。注意病蟲害防治,斜紋夜蛾用20%蟲酰肼懸浮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用43%氟菌·肟菌脂懸浮液1 500倍液噴霧防治,蔓枯病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5~7天1次,連續2~3次。
⑤采收 10月底至12月上旬陸續采收。采收后清理殘株、雜草,去掉棚架、地膜;灌水浸泡后排干水分,如此循環2~3次,自然控干后用微耕機翻耕待播。
該模式一是茬口安排緊湊,產品上市時間或早、或晚、或是夏季高溫供應淡季,銷售價格相對較高,經濟效益顯著;二是對種植密度、施肥次數和用量、激素使用時間和濃度、每茬坐果個數等均有標準,栽培管理水平相對較高,果實品質和產量有保障;三是減緩連作障礙措施有效,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為害下降。

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