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辰 青木 王盼蜂 柳直
(上接第一版)文章稱:“將中國視為敵對國家是一種適得其反的簡單化。”“美國和中國相互需要。”
美專家:必須“承認并認真對待中國的大國地位”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6日發表長文,采訪多位美國專家分析當前的中美關系。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擔任美國駐華大使的鮑卡斯說,“美國的對華政策應該是緩和緊張局勢,而不是加劇緊張局勢,而佩洛西的訪問顯然加劇了緊張關系”。報道稱,在佩洛西訪臺前,中美元首通話就中美關系以及雙方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交流,并責成兩國工作團隊繼續溝通合作,但現在,這些后續接觸很可能處于危險中。
報道還稱,佩洛西此行還可能傷害美國與許多國家的關系,“雖然美國一些盟友批評中國的軍事行動,但沒有任何國家為佩洛西辯護”。“這次訪問還可能使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處于尷尬境地,因為佩洛西對這些國家的訪問被迅速蔓延的臺海危機掩蓋,這可能對本已復雜而微妙的地區關系架構產生長期影響。”葛來儀告訴《新聞周刊》,“我認為,這不是東南亞國家希望看到的。”
瑞士主流媒體《每日導報》7日批評稱,美國主要外交政客的行為就像“夢游者”:盲目地試探與中國的關系,而不考慮升級的可能性。
曾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等部門任職的分析師保羅?赫爾告訴《新聞周刊》,佩洛西訪臺對美中關系是個最新打擊,其中的核心問題是“對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實質和可信度的嚴重侵蝕”。鮑卡斯和赫爾都表示,臺灣長期以來一直是北京的紅線。盡管白宮一再表示不支持“臺獨”,但美國不斷增加的軍事援助和政治聯系讓臺北“盡可能靠近這條線”,將局勢推向“閃點”。為避角出現這樣的結果,華盛頓必須“承認并認真對待中國的大國地位”。
赫爾稱,由于美國的政治運作方式,拜登將比中國領導人更難采取措施改善關系。“但我認為,如果我們要與世界上最重要的競爭大國建立富有成效的關系,他就必須咬緊牙關。”▲
環球時報2022-08-08